摘 要:識字寫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量較大,特別是新教材,對學生識字的要求更大了。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只有采用形式多樣的指導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記效果的提高。只有因地制宜、靈活多變的選擇恰當?shù)淖R字方法,才能使學生更加熱愛語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快樂。
關鍵詞:興趣 游戲 實踐 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225-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識字寫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由于在生活中口語的積累,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義,識記生字的字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那么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孩子也會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
1 營造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
參與是學生智力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教師必須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如,我在教《稱象》的識字中“象、像”等,看似簡單,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要將字形與表象統(tǒng)一并非易事。教學中利用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使枯燥無味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表象統(tǒng)一起來,誘發(fā)了學習的興趣。還有識字是會意識字,即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可啟發(fā)學生仔細看圖后用自己的話來理解字的意思。如上小下大為尖,不正為歪。還有如教“木”字,就展示樹木圖;教“林”字,就展示樹林圖,因為“林”字是由兩個“木”字并排在一起構成的。“獨木不成林”有了兩個木便可以表示有較多樹木的地方就是“林”了。這些方法既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也讓學生學得滿懷信心。
2 開展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鞏固
心理研究表明:遺忘總是先快后慢。在識字教學中,學生學過的字很快就會忘記,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學,喜歡學,有主動學習的意愿,能夠主動識字、快樂識字。對低年級兒童,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應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兒童就會對學習有興趣,主動地輕松快樂地學習。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例如:漢字加減法(“禾+火=?”秋)、猜字(王小姐和白小姐一起坐在石頭上)、超級組合(如把日和月分開,人和云分開,人和王分開,然后讓他們把字重新組合起來)。這些游戲與活動穿插在識字教學中,避免了枯燥記憶,同時在游戲中開展比賽,訓練口語交際能力。在培養(yǎng)多種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識字興趣,學生尤其對根據(jù)字理猜字的游戲興趣極高。
3 引導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能力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方法。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識字經(jīng)驗,我們也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右邊的撇忘掉,我在教學中抓住這一重要筆畫,引導學生想象著微風吹來了柳枝是什么樣子呢?有的柳枝細些,微風中輕輕飄起來了,有的柳枝粗些,微風中還是直直的。多么形象的語言,學生再也不會將那“微風中飄起來的柳枝”給忘了。學生掌握了這些記憶方法后,遇到相類似的事,也會運用自己的方法形象地記住了。同時,在教學中還經(jīng)常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自主選擇方法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后,提問:“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你覺得哪些筆畫容易寫錯,要提醒大家注意。你看哪幾個字的偏旁是一樣的,哪幾個字的結構是一樣的?”這樣既能讓大家分享識字樂趣,又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自學能力。
4 打破常規(guī),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借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特別喜歡色彩艷麗的圖片,根據(jù)這一特點,我每天早晨都在黑板上貼兩三張漂亮的圖片,并在圖片的下面把圖片的內容用漢字表示出來,學生早讀時很愉快地讀記。與此同時,我還讓他們自己搜集圖片,貼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讓家長指導寫出圖片內容的漢字,引導他們識字。利用廣告牌、站牌、宣傳匾、標牌等識字。引導學生利用上街、旅游等機會,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店面上寫的字。不知不覺中學生既認識了字,又增強了生活的能力。
利用電視、課外書識字。學生平時喜歡看電視、課外書,要有意識地問他們認識了什么字,并講講所看過的故事。這樣既讓學生知道隨時隨地都可以識字,又幫他們養(yǎng)成了看課外書的好習慣。
搜集商標、包裝紙(盒)識字。讓學生搜集商品包裝上的字,讓大家拿著自己搜集編排的商標去找伙伴相互展示,大聲認讀。這樣學生不但會認自己搜集的商標,同時還通過向伙伴展示商標上的字,各取所長,共同進步。
5 編成字謎,讓學生在猜謎中識字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如果能讓兒童把某些識字內容編成謎語,通過猜謎來識字,既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通過對謎語的綜合分析,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即用漢字的特點,編成字謎的形式。讓學生猜字怎樣寫,既掌握了字形,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如教學“明”時,我請學生猜“陰的一半陽的一半猜字謎是什么”,由于學生有了預習的基礎,很快就猜出是“明”。還有在教“杰”的時候,我出了一個字謎“4個人搬個木頭”讓學生猜,學生很快就猜出是“杰”字。在引起學生的興趣后我又鼓勵學生自己結合字的特點編一些字謎,幫助記憶字形。由此一來,學生對記生字感興趣了,課堂上記字就成了學生一件“有趣”的事,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識字的效率也提高了。
我想,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就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識字的能力,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在識字的自由王國里展翅飛翔。實踐證明,識字教學中滲透造字規(guī)律,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學習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著蘊含無窮奧秘、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學生既有識字能力,又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和習慣,有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途徑、方法,學生等于插上了翅膀,就成為識字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