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教學是一門時代性較強的學科,對引導并幫助高中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在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如何讓學生們了解社會的發(fā)展,跟上時代的步伐,繼而勇于創(chuàng)新,這不僅需要教師教授單純的理論,更需要教師結合時事熱點加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yǎng)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做到以上,就必須認真對待每節(jié)課。備好每一節(jié)政治課,是成功完成政治教學的關鍵和基礎。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 備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84-01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前的充分準備,即備課。教師備課既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還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接受能力,預設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1 授課內容的選擇
1.1 合理選擇授課內容
選擇授課的內容要充分研究新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考試大綱的綱要和時事政治的熱點。如何合理選擇,組織安排好教學內容,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從教材的編排入手。新教材中政治學科的課時教學觀點清晰明確,但內容較少,這就需要教師將觀點和實際相結合,填充教學內容,使教學充實并鮮活。
從教學需要入手。政治教學中,對于相關聯(lián)比較緊密的知識,教師可以不必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授課,可以靈活的進行編排和組合,以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入手。政治教材中的內容多是關于馬克思政治、經濟和哲學方面的知識,其抽象性和枯燥性,使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且學習起來較吃力。政治教學備課中要充分考慮政治學科的這一特點,教師要想辦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時事政治融入政治教學中,貼近現實和社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教學質量。
1.2 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并緊扣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要貼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目標不僅是整堂課教學的開始,也是整堂課教學最終所要達到的終點,所以,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就等于掌握了整堂課的教學根本思想;就可以依此設計、安排整堂課的教學過程;就能有效避免學生的盲目聽課,無效學習。如何制定一個好的教學目標?如何將教學目標達成?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教材是授課的主導,教師只有充分研究教材,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才能有效的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融合,才能制定出完善的教學計劃。課堂教學中,哪些知識要求學生了解;哪些知識要求熟記;哪些知識要求會應用;所學知識要培養(yǎng)學生怎樣的思維能力和技巧等等,這些都需要教師認真?zhèn)湔n,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標要求中,不僅要求對學生給予基本知識的教授,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對學生加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何種方式方法進行,這不僅是新課改的重要課堂教學目標,也是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所必須做的。
1.3 抓住重點,攻克難點
所謂重點,就是指授課中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所謂難點,就是學生在理解和接受上有困難,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每堂課的教學中既有需要學生著重學習和掌握的知識重點,也有使學生感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難點。如何讓學生準確抓住并掌握知識重點,深入理解突破知識難點,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呢?這無疑是教師備課中應該著重思考并探討的教學內容。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將重點和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進行分析,幫著學生理解和掌握。
1.4 密切聯(lián)系國際、國內時政熱點
時事政治是政治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作為高中生已經初步建立了個人的人身觀和價值觀,在知國事、知天下事的基礎上,應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試析時政熱點,這樣不僅可以鞏固所學,完善個人的人身觀、價值觀,還可以以此為指導處理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 “教”與“學”相結合
由于政治學科的抽象性和理論性較強,使得學生失去了對政治課學習的興趣,一味被動的、機械的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怎能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呢?只有制定好的教學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又快又好的掌握知識。這其中“教”與“學”要相互配合,有效結合。
所謂“教”,主要指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法多種多樣,如:情景教學法、例示教學法、問題探討教學法、演繹總結教學法等等,教師應根據授課內容,學生的接受能力,自我的教學風格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實際教學中,各種教學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目標為目的。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已經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重點、難點直觀化、具體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應積極掌握這種教學方法,多加運用,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所謂“學”,主要指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將要學習的內容,對于課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收集相關資料,獨立思考,嘗試分析。授課中,教師可以以小組討論、雙方辯論等方式引導并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備好高中政治課的關鍵在于授課內容的選擇和合理安排;教學方式方法的正確運用。教師不僅要吃透教材,教授書本上的內容,更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我國輸送合格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建閣.新課改下職業(yè)教育中政治課教學面臨的問題[J].職教論壇,2011(17):36-37.
[2]段定華.從學科視角透析新課改[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下旬),2011(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