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直面差異是教育智慧的核心”,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從初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出發(fā),遵從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施行分層次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必要的選擇。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要,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轉變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模式,使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將對初中物理分層次教學的優(yōu)勢和優(yōu)點進行分析,并試舉一些施行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教學措施。
關鍵詞:初中物理 分層次教學 優(yōu)勢優(yōu)點 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46-01
分層次教學是以差異教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實踐,根據(jù)班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和身心、性格特點進行劃分,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將班級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的,再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目標,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讓學生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尋求最好的教學效果。分層次教學是一種教學手段,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改變,實踐證明,初中物理分層教學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有效性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同時,也一定程度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學生學習習慣。由于擴大招生,初中的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距離差距不斷擴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施行分層次教學已經成為了一種必要選擇。
1 初中物理分層次教學的優(yōu)勢和優(yōu)點
1.1 分層次的教學手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學生在進入初中后開始正式接觸物理學科,然而物理學科的很多概念抽象、公式復雜,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用到抽象思維,這令很多基礎差的學生感到難以理解、接受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打擊,進而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分層次教學以學生為本,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1.2 分層次的教學手法,使教師對教學內容的信息控制更為靈活
分層次的物理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等劃分好不同的層次,教師再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行不同的教學手法?;A好的學生對概念和公式的吸收和了解快,教師便可以多為這類學生講解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和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讓他們“吃得飽”?;A較差的同學,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比較慢,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設置在對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公式的運用上,讓他們“吃的了”。分層次的教學手法,讓教師對教學內容信息的控制更為靈活,極大得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1.3 分層次的教學手法,有利于建立靈活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社會在不斷進步和發(fā)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斷進行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學理念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教學需要跟上時代不斷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改善自身,靈活應對。分層次的教學手法,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是在新教學改革的大主題下,靈活培養(yǎng)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建立靈活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
2 初中物理分層次教學的具體教學措施
2.1 對教學體系組織的分層次
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的不同差異,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劃分,大致分為優(yōu)、中、困三個層次。
優(yōu)層次:自身基礎較好,特別是數(shù)學基礎,對物理學科抱有興趣,理解能力強,對物理概念、公式等可以很好的理解,能夠靈活地運用理論和公式。
中層次:基礎較好的學生,數(shù)學成績一般,理解能力較強,對物理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可以理解一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
困層次: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水平低,對物理學習興趣平平或低下的學生,對物理學科的一般概念、定理、公式等感到難以理解和接受。
2.2 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目標分層次
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學習水平分好層次后,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不能用單一的目標來要求他們。對優(yōu)層次的學生在教學中要充分引導學生利用理論來分析問題,靈活全面的利用公式,深入理解物理定律等,對于中層次和困層次的學生就要相對的逐次降低難度。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每個學生都應達到大綱的要求。
2.3 對教學的考評方式也應當分層次
分層次教學并不說是考核的試卷也應當分層次制定,而是應該讓學生統(tǒng)一試卷進行考核,這樣才能避免基礎差的學生考核成績比基礎好的學生高,打擊優(yōu)層次的學生的情況。統(tǒng)一的試卷應當設置基礎知識考核部分和提高部分,根據(jù)學生各個部分的成績看學生的學習提升情況。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日常學習、作業(yè)、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考核,不僅能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同時,也能更進一步地實現(xiàn)教育公平。
物理分層次教學是改變教學模式的一種嘗試,經實踐證明,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上取得一定成效,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我們進一步地去探索、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裴希山.分層次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2):62-65.
[2]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12.
[3]伊樹江.分層次教學在職業(y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2008.
[4]顧力雄,陳琦.認知靈活性理論、超文本和Internet網絡教學[J].心理學動態(tài), 1998(3):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