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識字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對學生今后的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為此,必須積極改變當前識字教學的被動現(xiàn)狀,基于興趣與自主原則,開展多策略識字教學。
關鍵詞:小學教育 識字教學 現(xiàn)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c)-0011-01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凝結(jié)著悠久的傳承文化,我國的漢字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小學識字教學的寶貴資源。為此,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符號式被動教學,基于興趣與自主原則,開展靈活的多策略課堂識字教學。
1 導致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1.1 漢字的原因
漢字結(jié)構復雜,僅造字法就有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等,且有很多字是形近字和同音字。小學階段的識字量很大,再加上形近、同音、多義等復雜情況。低年級的孩子年紀小,從小嬌生慣養(yǎng),一進入小學就要認記這么多生字,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1.2 識字任務重
在九年義務的教育中,新課標要求不僅要識字還要會寫字,通常來說要達到識別3500個漢字,而且并要求會寫其中3000個字,不僅如此,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以及習慣等。
這樣的識字量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大的。
1.3 違背“漢字學”
“漢字學”是研究漢字的科學,對識字教學既有理論指導作用,也有實際應用價值。多年來,人們過于強調(diào)了漢字的符號性,把漢字看成是一個個只需死記硬背的符號,沒有充分認識到漢字本身具有的構字原理,不知道漢字里存在著嚴密的各種體系和豐富的科學知識,因此,忽略了“漢字學”在識字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缺乏“漢字學”知識,教學中違背了漢字科學,難免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2 低年級識字的教學原則
2.1 趣味性原則
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固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應加入情感的理念。在識字教學的全過程中,首要的位置是學生對于識字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并將此過程與教學方法相融合,讓學生對識字的情感當作一種自學的行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尤其注意的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以及天性好動的規(guī)律,教師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讓學生們由此而產(chǎn)生興趣,只有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的氣氛中,從中才能體會到真正學習的快樂所在。
2.2 自主性原則
在整個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的調(diào)動起學生對識字的愿望,讓學生主動地去識字并形成一種獨立的本來,才能掌握其中識字的方法,這樣不僅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還形成了學生對識字的一種習慣,成為學習的內(nèi)動力。
3 在教學中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率的策略
3.1 策略之一—— 激發(fā)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弊R字這一行為的本身是枯燥的,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種種方式激發(fā)學生保持識字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有效的識記生字。
利用教材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興趣。人教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在識字課的編排上獨具匠心。如第一單元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些反映春天優(yōu)美景色的成語或詞組,組成了一幅意境優(yōu)美的畫卷,而且文字合轍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再如第二組是“三字經(jīng)”識字,第三組是“對子”識字,第四組是“知識性的兒歌”識字,另外還有字謎識字、量詞識字、諺語識字等。教師充分開發(fā)利用這些資源,可促使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既識了字,又受到了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營造識字氛圍。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氛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識字氛圍。如:教學《自選商場》,在教室里事先擺放著學生帶來的各種各樣的食品、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帶領學生走進“自選商場”。讓學生四處去看一看,進而認讀詞語—— 面包、牛奶、火腿腸、牙膏、毛巾、洗衣粉、鉛筆、尺子、作業(yè)本。
組織游戲活動,培養(yǎng)識字興趣。例如:找朋友、開火車、編順口溜、變魔術、猜謎語等。這種方法具有直觀性、趣味性,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
3.2 策略之二—— 授之以漁
“授之以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語文,是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識字,就是教給學生自主識記生字的方法?!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jié)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p>
識字教學時,課內(nèi)可運用隨文識字、語境識字、單獨識字,充分發(fā)揮識字教學的靈活性和綜合性。識字方法多種多樣,主要記憶方法有:形象記憶法、意義聯(lián)想記憶法、歌訣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多媒體記憶法等。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就等于擁有了識字的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以后的識字過程中,學生們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字,從而使識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3.3 策略之三—— 研究生活
生活是學生識字的廣闊天地,家庭、街道、商店、村莊、田野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環(huán)境。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多樣的環(huán)境下進入識字學習領域。
家庭生活中處處都有學語文的機會,如在孩子的臥室里設立兒童書架,擺放各種兒童讀物等,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能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對文字的視覺分辨能力,培養(yǎng)識字的興趣。父母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做識字游戲,如“詞語接龍、互猜字謎”等,趣味盎然的活動使孩子在學學玩玩中便輕松識字,有效鞏固了識字成果。
學校生活是很好的識字教材,整個校園就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識字樂園。校風、校訓,參觀畫廊、板報等等,都是很好的課程資源。除此之外,動員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交流,在互動中鞏固識字,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增進友情。
教師要堅持大語文教育觀,突破封閉的課堂,引導學生走入社會,鼓勵學生去認身邊的字,生活中的字,如帶領學生參觀附近的工廠,公園,展覽館等,學生一邊游玩,一邊參觀,一邊識字,把認識的字寫在“采蜜集”上,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廣博。
總之,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實施多種策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鄧衛(wèi)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
[2]鄭繼娥.漢字認知心理研究成果與漢字教學[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