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依據不同的年段,在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幾方面也有所不同。語文教學有十個總目標,教師要根據每節(jié)課的特點,把教學目標貫穿其中。教學目標確定得是否合理,落實得是否到位是衡量一節(jié)課成敗的重要標準。那么,應如何確定和落實課堂教學目標呢?
一、確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學生識字、寫字、詞語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需要日積月累,閱讀和寫作更需要一點一點地提高,這就需要教師既要有所教學年段的總目標,還要有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并采用恰當的教學手段落實好教學目標。
(一)明確小學語文教學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
1.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準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lián)系,加強與其它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全面協(xié)調地發(fā)展。
語文教學總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要緊密結合,同時要注意對學生不間斷地練習,注重他們的點滴進步。
(二)教師要制定好每個單元和課時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和不同的內容構建單元,每個學期課本有八個單元。前五個單元都有不同的綜合學習內容,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個部分。教師要根據單元的這一設計安排好課堂活動,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讓單元目標成為課時目標的指導。課時目標要權衡所教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來制定。單元和單元之間的知識聯(lián)系要突出出來,課時之間的承上啟下要做好,教師還要注意知識的適當擴展。
二、如何更好地落實教學目標
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就是看課堂教學目標是不是完成了。如果沒有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那就算不上一堂好課。要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準確地掌握教學重點
在課文教學中能找到重點,注重教學的年級學生特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制定教學手段,采用自主、合作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在積累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理解課文,最終達到靈活運用學過知識的教學目的。
(二)突出教學重點,分散難點
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有限,如果教學難度太大或者過于集中,就會給學生造成學習語文的恐懼心理,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語文教學的重點在語言的品味、積累和運用上。教師要仔細分析課文中的教學重點,根據教學重點設計好教學過程,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基礎知識。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中設計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教學目標的完成效果。教師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公平的師生關系,要能傾聽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合作者、促進者和引領者。教師還要注意搞好課堂評價,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和諧、寬容的學習氛圍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達到落實教學目標的目的。教師還要做好講練結合,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要突出課堂重點,同時還要靈活,設計的練習題要從多個角度復習鞏固課堂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只有在授課之前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才會在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安排教學活動,學生才能在課堂上抓住教師講的主要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和諧、互助、師生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真正落實教學目標。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