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才的重要性尤為突出。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學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尤其是高等院校既面臨著全新發(fā)展的機遇,也面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挑戰(zhàn)。因此,高校對當前大學生的管理尤其是人本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鑒于此,本文主要對高校大學生的人本管理進行研究、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更好的對策和建議,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之更好地適應社會。
關鍵詞:高校管理;人本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8--01
21世紀以后,國家間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而高校作為知識生產(chǎn)的搖籃和人才培養(yǎng)地之一,對學生的管理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大學生群體,對他們實行人本管理。學生人本管理就是把當代大學生看成學校最重要的資源,充分尊重、理解、關心學生,并以大學生的能力、興趣、心理狀況等來科學安排工作,讓學生們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使之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普通高校學生人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高校中對學生的人本管理思想已經(jīng)漸入人心,學校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和成就,然而,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我國高校在實施學生人本管理方面,從總體上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一)學校職能部門還普遍存在“官本”管理
在我身邊經(jīng)??匆娺@樣一個現(xiàn)象:同學們去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咨詢或辦理學習方面事宜的時候,經(jīng)常被管理人員罵得一頭霧水,許多老師憑自己的心情來處理問題,這讓學生們感到很委屈,勢必給他們帶來一定消極影響。在學生心目中,教師都是和藹可親的角色,應該給他們帶來溫暖和關懷,往往現(xiàn)實生活中卻不盡如此。其實對學校來說,學生才是主體,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學生為中心,行政管理人員是服務于學生完成學生學習任務的。
(二)對學生的激勵機制不夠健全,過多依賴約束性制度
在學生管理過程中,高校對學生管理大多依賴一系列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必須按照這些制度嚴格地遵守,若違反就會受到學校管理部門嚴厲處罰,無條件可講。同時,我國高校對學生的激勵機制也不健全,目前高校對學生的激勵主要是以獎學金和助學金的形式為主,他們認為學生只要物質方面得到滿足就可以了,而忽視了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歸納為生理、安全、歸屬和愛、自尊和自我實現(xiàn)五種需要。其中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自我實現(xiàn),就是指人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潛力,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潛力和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人們才能感到最大的滿足,人格才能臻于完美。
(三)缺乏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高校大學生具有獨立人格和尊嚴,希望受到尊重、理解和信任,甚至有的學生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在高校里面,經(jīng)常可以看見教師無視學生優(yōu)點,只看學生的缺點,不尊重和信任學生,對學生進行一味地指責,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只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進而助長自卑心理,從而變得畏縮、膽怯、不善言談等性格特征,讓學生形成心理上的枷鎖,影響其對學習、生活追求的積極性,進而對學生發(fā)展不利。
(四)輔導員和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不到位,聯(lián)系不夠緊密
在高校里面,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很少,不像在中學階段,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還經(jīng)常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例如心理問題、學習壓力問題和感情問題等進行相關的溝通和談心教育。當代大學生接受失敗的承受能力也很弱,輔導員和班主任應多給同學們做好心理疏通,讓他們勇敢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二、高校學生實行人本管理的積極對策
針對以上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人從一位高校教師的角度提幾點建議:
(一)提高各職能部門人員素質,轉變?yōu)檎嬲諏W生的理念
提高高校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理念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也就是要求各職能部門人員轉變管理理念。提高職能部門人員素質就是要做到:1、正確把握言與行的統(tǒng)一,說的同時也是行的開始;2、以學生為本,寬以待人,尊重學生;3、關心學生,縮小與學生的距離;4、加強自身學習;5、注意公正公平。管理者的素質是影響、感染學生思維和情緒的第一要素。
(二)要堅持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結合
高校學生管理是以制度為基礎和前提,強調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管理。這就是說學生管理既要以制度為保障,又要體現(xiàn)人情味。要充分堅持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兩者的結合。就是說在保證規(guī)章制度順利執(zhí)行的基礎上,對學生采用耐心教育、激勵、引導等管理方法,讓學生更愿意服從學校管理。
(三)教輔人員要做好和學生的溝通,談心,學會傾聽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橋梁,師生間的溝通能很好地轉變學生心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談心也是增進師生感情的重要因素,和學生談心可以了解學生最真實的情況,能針對性地做好學生工作;同時還要學會傾聽,做學生最好的聽眾,做好學生心理上的貼心人和好朋友。
(四)完善激勵機制,獎懲結合
高校對學生的激勵,既要體現(xiàn)物質激勵,也要注重精神激勵。要讓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滿足學生個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獎懲方面要注意對學生的賞罰分明,同時設計學生管理制度要更多地考慮人性化,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要求不能太苛刻,在不違背學生管理的基本原則下,可盡量考慮學生的根本利益。
(五)要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學生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學生管理中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要建立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教師就必須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這樣才能拉近和學生間的距離;此外,老師對待每位學生應一視同仁,不能區(qū)別對待;最后還要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不僅著眼于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前途。
參考文獻:
[1]黃斐.柔性管理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0,(6).
[2]馬燕慧.淺談高校服務主導型學生工作模式[J].學理論,2010,(14).
[3]萬金強,李紅春.淺談做好學生工作的”三要訣”[J].教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