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思性教學”在我國已經(jīng)形成了重要的教育改革,也是全世界中學老師重視教育改革中極其重要的方向。我國教育界正式采用反思性教學是在本世紀的九十年代,同時發(fā)表了同一體系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反思性教學被定義為:以教學主體為基礎,通過實際行動研究持續(xù)探索并確立本身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工具使用等全方位的問題,把教學與學習相結合,使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讓自己轉化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
關鍵詞:中學英語;反思性教學
作者簡介:蔡慧敏 (1983.09-),女 ,張家口市第二十中學初中二級英語教師, 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8-0-01
一、當前抑制中學英語反思性教學的主要因素
當今社會萬象更新,教學改革質量持續(xù)提升,大力提倡反思性教學活動影響著教師對專業(yè)素質的自身提高。英語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任務比較繁重,而且課時量很大,同時對學生的監(jiān)督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耗時,因此教師對教學的研究、教學反思以及不斷的改進教學行為所用的時間會有相當大的較少,所以使英語教師對自己教學反思產(chǎn)生了消極作用。
1. 對反思性教學內(nèi)涵的理解各不相同
很多英語教師把反思性教學的過程認定是學會教學和學會學習的結合,發(fā)奮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少數(shù)英語教師認為反思性教學是對教學和教學方法的透徹思考;還有一部分教師主為反思性教學就是課后教師將教學中的精華與失當?shù)脑O計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研究與探討,是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整體提升教學方法的一種互動;也有教師認為反思性教學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對學生所教的內(nèi)容和用怎樣的方式教的問題進行合理正確的選擇。不難看出,英語教師對其內(nèi)涵的理解各自都有獨特的見解,所以導致了對反思的內(nèi)容不盡相同。
2. 對反思性教學的操作過程缺乏統(tǒng)一標準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英語老師經(jīng)常會思考反思的先是標準,因為反思性教學主觀問題的存在,致使可量化的操作標準難以定性,所以有一部分人對其產(chǎn)生疑問。因此,英語老師就如同是在空氣中探所反思性教學,懷著不確定的心太,跟隨著或成功或失敗的模式趨之若鶩。有些教育專家在不能拿出有效、正確的操作標準的情況下,盲目的對教師反思的結果加以稱贊,這樣反而會更加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簡單化,反復循環(huán)就會使更多不但不能夠幫助學生,反而會對學生的實踐行為遭到迫害的反思教育得到加深,甚至合法化。
3. 對反思性教學實踐活動缺少強大的內(nèi)動力
大部分英語老師對反思性教學的研究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和不能勇于糾正自身的問題所在。一部分英語老師很相信自己的教學能力,雖然對新的觀念表面上給予支持,但在實際工作中卻不會放下自身的觀念,原因就是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和否定需要是需要非常的勇氣,并且這個過程會十分的痛苦。有的老師認為,反思性教學只是精神上的某種形式。因此反思性教學會導致老師嚴重的內(nèi)動力不足,使反思性教學得到認可并不難。
4.對反思性教學形式主義的傾向過于突出
如果教師為反思而反思,那么不但把反思性教學實踐扼殺在搖籃中,并且還吞沒了老師主體性反思的才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大概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只是走一個表面形式,得不到任何的實際應用;霧里看花,不知所云。只看重表面形勢的思索,從未實行過深層次的反思。這樣的反思就如隔靴搔癢,根本起不到一丁點兒作用;班門弄斧,自欺欺人。有些老師不正確的以為,教學反思就是對教學工作的自我評價,再進行相對的回顧和總結,根本就是老師不了解或者不知道怎么進行教學反思的表現(xiàn)。
二、積極開展中學英語反思性教學的實踐策略
反思的基礎是老師對自身教學在實踐中的了解及研究,怎樣使中學英語反思性教學得到行之有效的實施,是中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首要責任。
1. 注重英語學科理論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上持續(xù)的積聚經(jīng)驗,而反思性教學則關注的是持續(xù)表現(xiàn)出教育創(chuàng)新并且對以往教學提出批判性反思的教學。
如果教學行為和經(jīng)驗得不到理論來做為基礎,教學反思就無法實施。教學的理論分析不僅能夠在英語老師的自身反思中得到應用,同時在英語教研的活動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也可以通過專業(yè)的人員進行研究再予以指導,這樣就可以逐步得到完善。
2.加強英語教學行動研究
英語老師的自我反思可以通過行動研究的路徑,它的好處在于能夠持續(xù)的使老師的教學行動與反思形成潛意識的關系,并使英語教學方法得到更大的改善。成功的行動研究必須要建立問題,然后以“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計劃”形成這樣的循環(huán)。
3.改變英語課堂評價方式
英語老師如果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有合理運用評價方式,不但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并且能夠從真正意義上減少學生的學習負擔。我們很多時候都是用一張試卷來永久的判定一個學生的好壞,這就很大程度地阻止了教育教學前進的步伐。雙方不能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長此以往,不但老師沒有了教學的勁頭,學生也不愿意有太多的思考,使雙方?jīng)]有學習間的互動,課堂氣氛不活躍。因此,英語老師要多鼓舞學生,不但可以展現(xiàn)動手能力充分展現(xiàn),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所以這種模式也是英語反思性教育的一種手段。
4.編寫英語課堂反思札記
編寫反思札記可以積聚老師的教學經(jīng)驗,使教學效果得到持續(xù)的提升,也可以讓我們在日后的教學中吸引精華,持續(xù)進步。在札記中可以對多方面得以反思。比如:可以編寫成功之處,在教學過程中失敗的訓誡,編寫下一次的教育設計,收錄學生在學習中的疑難和困惑,編寫他人對自己及學生的評價。
三、總結
反思性教學不僅能夠開拓英語老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空間,還可以持續(xù)改變在實際英語授課過程中的課堂策略,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更多在的提升。在當下的新課程改革的需求下,老師必須對課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教師不但要執(zhí)行教育教學,同時還要對教育理論進行構建。老師唯有持續(xù)的進行反思性教學,奮發(fā)成為反思型的教學專家,才可以培養(yǎng)出反思型學習的學生,才能使新課程得到完美的改革。
參考文獻:
[1]辛濤.教師反思研究述評[J].教育研究,1998(3):99-102.
[2]薛輝.在反思與實踐中感悟、成長[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2(1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