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對于初中生來講,是一種較高的能力水平要求,在中考中也是一個難度較高的題型。閱讀能力是指運用所學的知識去準確理解原文的主旨和大意,按正常的閱讀速度去獲取信息,熟練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獲得提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是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學生英語整體素質的迫切需要。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時,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學生接受英語信息,參與英語實踐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我們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我是這樣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
一、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堂教學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把內(nèi)容理解放在首位。具體步驟如下:
1.理解大意
要閱讀理解全文,首先應對全文的概貌,即其結構模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1)讀標題,做預測。
標題是文章主題的高度凝聚,它能給我們啟發(fā)和想象,有利于加強對文章的體裁和內(nèi)容的初步了解。預測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推測和聯(lián)想能力。
(2)略讀全文。
以最快的速度讀完全文,對文章內(nèi)容的結構、中心大意有一個初步的總體了解。讀的過程中,特別要重視首尾句、首尾段,要善于抓住句子的關鍵詞和段落的主題句,排除生詞及個別難句的干擾,注意故事的人物(who)、故事發(fā)生的地點(where)和時間(when)、發(fā)生的原因(why)及如何解決問題(how)等。在略讀的時候,還要培養(yǎng)學生一些良好的閱讀習慣,如:無聲直接理解文字符號的閱讀習慣、按意群閱讀的習慣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率。
2.掃清障礙
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后,進行仔細的細節(jié)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對一些新的生詞、短語、知識點及句型結構標注記號,并認真理解每句的含義。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作適當講解,幫助學生掃清知識障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深層理解
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后,在限制的時間內(nèi)要求學生回答幾個理解性問題,引導學生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比較、分析、推理、歸納、總結,以便把握文章的實質和各個細節(jié),分析體會作者的思想表達方式,讓學生真正做認識的主體并自覺實踐。
二、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外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和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課外引導學生大量地、廣泛地、快速地閱讀,使學生鞏固并擴大了詞匯量,熟練了閱讀技巧,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具體方法如下:
1.精選閱讀材料
(1)選材思想性要強,內(nèi)容健康。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書本上所傳授的語言知識,適當擴大詞匯,起到觸類旁通、溫故知新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2)選材難易要適中。課外閱讀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在于擴大詞匯量,而且在于高頻率復現(xiàn)已學的單詞,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所以在向學生提供大量的易于吸收的閱讀材料時,生詞率最好控制在3~4%。語法難、生詞多,只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從而挫折他們獨立閱讀的積極性,甚至導致課外閱讀半途而廢。而難易適中的材料,則可以大大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學好英語的信心。
(3)選材面要廣,趣味性要強。讀物內(nèi)容要廣泛,題材、體裁要多樣化,這樣會不斷增強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寓學于樂,而且學生也豐富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有了進一步學好英語的動力。
2.進行閱讀指導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方法。
①要求學生快速閱讀,了解大意。
②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
③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構詞法來推測詞義的能力。
④培養(yǎng)學生理解讀物的深層意思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析題解難,通曉全文。
⑤引導學生把文章后面的理解題作為提綱閱讀。這些題不僅可以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所讀內(nèi)容。
⑥教給學生自測、自檢的方法。要求學生每讀一篇文章,都要記錄下所用的時間,接著做練習,核對答案,給自己打分。
(2)教授方法,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
①尋找文中的有關事實和細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把握文章的人物、時間、地點等重點內(nèi)容,學會做各種記號,以便答題時能迅速找到有關的內(nèi)容。
②對有關事實進行推理判斷,并得出結論。閱讀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文中所給條件,進行正確推理,根據(jù)文章原意進行判斷,最后得出結論。
③理解作者或文中人物未曾言明的態(tài)度、意圖及看法。指導學生以原文為依據(jù),從表層信息推斷文中字里行間未講明的深層含義以及未言明的傾向、態(tài)度和意圖。
三、復習時也要注意與閱讀相結合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jīng)引起師生關注,而在英語復習課教學中,“閱讀”往往容易被忽視。過去的傳統(tǒng)復習方法,枯燥乏味,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復習教學中,如果能以課本為主,輔以一定的課外閱讀材料,不但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反而會在廣度和深度上再現(xiàn)教材中的詞匯和語言點,學生也會覺得新鮮有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英語教學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不斷地探索新路子、新方法,才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使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得到提高。當然,閱讀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要有大量的實踐和一定的閱讀技巧。只要我們找到閱讀的學習技巧,掌握了它的規(guī)律,再通過多下苦功,堅持不懈地訓練,深入到英語的語言中去,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就會提高,這樣就能達到英語教學大綱中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南渡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