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自我效能感的定義特征以及對英語課程教學的影響意義來分析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可行性,進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從學習環(huán)境、主體需要、激勵誘導等方面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形成積極學習情感態(tài)度。探討學生自我效能感激活對增強主動學習探究有著一定指導意義,為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學生;主體;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A·BaJldura(班杜拉)于上世紀70年代提出一個概念,指一個人對自己在某一活動領(lǐng)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觀判斷或評價,即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jīng)驗(Direct experiences)、替代經(jīng)驗(Vicarious experiences)、言語勸說(Verbal persuasion)、情緒喚醒(Emotion arise)等四個方面。英語課程教學標準也認為,從學生的主體學習需要來激活自身學習信心潛能是培養(yǎng)他們具有積極情感的有效動力。標準中多提出的教學理念與自我效能感有相同之處,即都從學習本身主體需要來充分激活內(nèi)在的學習潛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潛能始終處于“滿負荷”狀態(tài),激勵他們積極向上和自告奮勇學習。
一、給學生英語學習的自由,快樂感知英語
自由是學生最為渴望的內(nèi)在需求,也是提升自我學習能動作用的有效推動力。英語交際性本質(zhì)就是為了讓學生能自由快樂表達。學生建立在自我感知基礎(chǔ)上的內(nèi)在需求必然以追求自身發(fā)展需要為根本,積累豐富的情感認知。學生在自由環(huán)境中的學習探究更具有深刻情感,增強英語學習的快樂。
學生只有從內(nèi)心深處來徹底感知學習的快樂,才能更為深情地投入到課程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可從學生英語學習心理需要出發(fā),多為他們創(chuàng)設具有情境環(huán)境和情趣互動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此中更好體現(xiàn)自身主體價值意義。教師在尊重學生英語學習差異基礎(chǔ)上,多給他們留白的空間和時間,建議學生能夠運用自由表達和主動討論形式來相互探究,以滿足學習發(fā)展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給學生做觀眾,讓學生能夠激情地在課堂舞臺上自由展示語言才能,使他們快樂感知英語。
自由地學習感知英語為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實踐認知體驗,讓他們形成直接有效的學習經(jīng)驗。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下同)8A Unit1 Friend的“Reading A Best friend”的教學過程中,可運用做游戲的形式來活化課堂教學過程,建議學生將“The characters about my good friends.”寫在一張紙上。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寫出自己的主要性格。通過“找朋友”游戲的形式來在本班尋找好朋友。建議學生能夠通過主動表達自己的性格特征,其他同學來猜測與自己性格相投的同學,通過一些問答,像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Saturday? 等鼓勵學生自由表達交流,讓學生在實踐互動過程中不斷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感知,讓學生自我學習主動性予以激活,產(chǎn)生積極向上學習動力。
二、讓學生主體需要能實現(xiàn),尊重差異發(fā)展
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機會,就是為了滿足學生主體能動學習需要。學生英語學習需求是指導他們學習實踐的重要誘因和歸屬追求。以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來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機會,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了解自己,還能夠讓他們在各自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內(nèi)得到提升,滿足學習發(fā)展需要。
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是基于主體發(fā)展需要前提下,體現(xiàn)最大限度獲取英語學習知識與技能。教師要在了解學生英語學習差異基礎(chǔ)上,為學生制定與之相適應和匹配的英語學習目標任務,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參照依據(jù)。同時,針對學生的學習認知來鼓勵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們始終保持高漲英語學習信心。尊重學生英語學習差異發(fā)展,能讓學生在重視自身學習基礎(chǔ)中不斷嘗試跳起來摘果的樂趣,通過自我成功激勵來不斷激活自身發(fā)展?jié)撃堋?/p>
以這樣的形式來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發(fā)展需要,更是構(gòu)建民主、平等、和諧課堂教學的有效動力。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 What should I do?”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建議學生能夠在自主閱讀感知的基礎(chǔ)上,能夠運用文本中的重要詞匯短語來概括文章表達主題。建議學生圍繞Do you have the same problems with Simon's?讓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同時,建議學生圍繞How to settle Simon's problems?來相互表達交流,讓學生能夠以親身體驗者的身份來表達。同時,鼓勵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能夠運用多樣化的語言來予以表達,以滿足差異發(fā)展需要。
三、給學生表現(xiàn)展示的載體,引導積極參與
英語學習過程其實也是學生語言表達和互動探究相互融合的過程。學生只有在充分展示自己語言學習才華的基礎(chǔ)上才能夠更為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水平。教師不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言表達展示,更能增強學習自我效能感。
教師為學生英語學習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唱精彩戲劇??山ㄗh學生運用課文劇表演的形式來模擬深化文本內(nèi)容,加深理解;運用英語學習畫報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的學習思維和才華,增強學習信心;運用英語沙龍、聯(lián)誼會等活動形式來讓學生有展示語言豐富知識和正確語言運用技能。這樣的展示,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不再是學習的攔路虎,更多的是學生激情四射的舞臺。
教師以“生動活潑、精彩展示”為指導,多給學生搭建情境互動的平臺。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8B Unit3 On line的“Reading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教學中,可要求學生能夠圍繞文本表達主題,利用電腦來制作“Rich and colorful world”的幻燈片或者課件,建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就How to collect the information?來嘗試表達,供其他同學學習參考,體味成功的喜悅。
四、多表揚學生精彩之處,增強內(nèi)驅(qū)動力
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不僅來源于內(nèi)在,還需要一定的外在力量予以推動。教師運用欣賞的眼光和口吻來表揚學生,不僅給學生留下親師信道的良好印象,還能夠讓學生在感受教師的關(guān)懷過程中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多表揚,就是發(fā)揮南風效應,以和風細雨的方式來為學生的英語學習發(fā)展增加動力劑。在教學中,不妨多運用激勵方式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和點滴進步。運用“你真棒”等激勵語言,讓學生感受自己在教師心目的形象;運用點頭示意的眼神,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切關(guān)注;運用非肢體性語言來讓學生體味到師生配合的融洽。
這些表揚激勵,不僅給學生增添了學習信心和動力,更為教師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奠定了基礎(chǔ)。通過激勵表揚,更能夠消除學生的緊張學習心理,讓主動學習和大膽表達成為一種內(nèi)在需要。
總之,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yǎng)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內(nèi)生動力,起到內(nèi)驅(qū)推動和引導促進作用。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應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差異入手,多給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和平臺,多鼓勵表揚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成為自身的一種內(nèi)在需求。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為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情感態(tài)度,提升學習綜合運用能力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第2版.
[2]丁梅.淺談中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11期.
[3]安萍.活中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之我見[J].文理導航(上旬),2012年03期.
[4]顏海林.試論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顏靈光.初中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培養(yǎng)策略初探[J].新校園·學習版,2012年01期.
[6]王惠萍.中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yǎng)途徑[J].新課程(上),2011年0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