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初中生口語表達和交流能力是初中英語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從普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初中生的英語能力處于“啞巴”英語階段,很多初中生對英語考試書面化的英語運用可謂是得心應手,但實際到英語口語交流和表達的時候,卻是噤若寒蟬。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每一個英語老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重要教學問題。筆者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學應驗,結合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談談初中英語教師如何運用教材更好的實現(xiàn)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策略
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的語言知識靈活的運用,并能自如的應用英語完成表達和進行交流,所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每一位英語老師應該重視的教學任務。但是,很多英語教師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忽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如此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學生能寫會讀卻難說、難交流。筆者認為,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雖然口語基礎不差,但在口語練習課上卻很少發(fā)言。經(jīng)過了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擔心在課上發(fā)言出錯被同學取笑,被老師責罵,如此導致學生在口語課上當“啞巴”。由此看來,很多學生不是不會說,而是不敢說。就這一點,老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在課堂上放低姿態(tài),主動的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并盡量為每一個同學創(chuàng)造發(fā)言和表達的機會。
【案例1】以“8A unit 3—Online travel”的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采取閑聊的方式與學生進行簡短的對話。
A(教師):“What do you often do at weekend day?”
B(學生):“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I like playing piano.”、“I enjoy reading books.”
A:“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B:“I think it is funny.”、“I like it because it can keep me fit.”、“It can bring me something surprise.”
A:“Wonderful!I like camping when I’m free at home....”
通過以上的對話,老師和學生就各自的業(yè)余生活和興趣愛好進行了交流,輕松的話題,老師平和的姿態(tài),同學積極的發(fā)言營造了一個自由、活潑、平等的課堂氛圍。
二、聽、說結合
每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和說兩部分,想要靈活的運用語言首先要學會聽取語言的特點和發(fā)音,才能更好進行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同理,在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時候,教師也要同樣注重“聽”的訓練。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聽力”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造足夠的聽力空間和鍛煉機會。
【案例2】《牛津初中英語》——“This is me”教學
這一單元的教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自我介紹。首先,教師通過播放為友情歌頌的英語歌曲《友誼地久天長》,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的,友愛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相互了解、溝通的動力。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擬出圍繞“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thing?”等內容進行自我介紹的要求,并讓學生之間自由組成形成兩人小組相互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們完成自我介紹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學唱《友誼地久天長》,通過讓學生在課堂演唱,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時也達到鍛煉學生用英語開口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有自我介紹情節(jié)的英文電影,讓學生模仿電影里的自我介紹進行個人介紹和交流;課文聽力材料也是學生模仿練習的好教材,學生通過模仿聽力材料中的對話,完成與同學朋友的基本英語交流和自我表達。
三、創(chuàng)造交流情景
《牛津初中英語》很大的特點是教材內容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相關。教材中很多情景對話與我們日常的對話和情景相似。利用這一教材特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擬真的交流平臺,以此不僅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學習氛圍,同時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案例3】以“7A Unit 4—Intergrated skills”為例
教材的這部分是利于教師對學生展開聽、說、讀、寫四方面綜合教學和訓練的典型素材。這一部分教學的開始,學生就各種飲食習慣進行了了解,并積累一些關于飲食習慣的單詞和句子,當教學進度進行到“free talk”部分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師生對話的方式促進學生就“健康飲食習慣”進行交流和表達。
A(教師):“What do you think about some one is too fat?”
B(學生):“It’s bad for our health.”
A:“Why are they fat?”
B:“Because they always eat too much.”、“They don’t have sports.”
A:“What can we do to help us keep fit?”
B:“We can’t eat too much and have some sports.”
通過創(chuàng)造情景式的對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課文開拓思維,就話題完成自我的表達;還可以加深對情景的認知,以便今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情景可以自如的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溝通。
總之,口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位英語教師除了要重視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還要發(fā)散性思維的尋找和創(chuàng)造更多具有實際效用的教學手段,力爭在有限的課堂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每一位同學的口語交際水平。讓學生在課堂的互動和參與中,尋找到口語表達的樂趣和意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英語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力爭打破學生“開口難”的堅冰,鼓勵學生大膽的用英語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溝通;并巧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多聽、多說、多練,以此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力爭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成為全球化發(fā)展下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建;淺初中英語新課改中口語教學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08(03)
[2]楊榮娟;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淺談];考試周刊;2011(08)
[3]葉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策略探析[J];外語教學;2011(4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平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