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學生“不待教師講而自能讀書”(葉圣陶語)?!墩Z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也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笨梢姡匾曊Z文教學中的感悟,這是語文學科本質(zhì)特點的回歸,是實施教學目標,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措施。因此,實施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zhì)、高效,必須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盡量引導學生自己去讀書,去想象,去感受,去體味,以使語文教學回歸本源,富有情趣,充滿活力。
一、憑借生活積累,促進閱讀感悟
閱讀主體的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jīng)驗,對感悟的產(chǎn)生和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限制。一個人的生活體驗,在語文閱讀時,一旦遇到的生活中相關語言,就可以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他們的生活體驗,道德情感體驗,相對平穩(wěn)地縮小自己和文本中人物本身心理和情感距離,以及作者的心理和情緒上的差異,從而與編者的意圖想在一起,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需要豐富學生的生活,在增加生活的積累,情感積累,積累實際的前提下,根據(jù)閱讀與生活的關系,巧妙地使生活進入閱讀,幫助學生構建現(xiàn)實生活與語言閱讀的聯(lián)系,讓他們憑借生活基礎去感悟語言。
一是指導朗讀,在生活形象的再現(xiàn)中感悟。在學習這句話時,我注意通過自由朗讀、小組互讀、指名朗讀、大家評讀、教師范讀等方法,再現(xiàn)爸爸對“我”說話時的情境,盡力引導把爸爸說的話讀好,把爸爸要表達的意思通過朗讀中語氣的把握,語音的高低,心理的外化盡力表達出來。通過不斷揣摩,反復練習,學生一個個都能“意味深長”地“說”這句話了,這就從語言內(nèi)涵的表達上具體理解了“意味深長”的意思。
二是合理的引導,在生活形象的列舉中感悟,在學生憑借生活形象,通過朗讀基本感悟詞義后,我列舉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讓學生根據(jù)現(xiàn)象,想象人物“意味深長”的話,從而在生活形象的構造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如:明明這次語文考試,成績名列全班第一,他有些驕傲了。老師意味深長地說:“ ?!碧m蘭乘公共汽車是給一位老奶奶讓了座?;氐郊?,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意味深長地說:“ 。”少數(shù)同學在數(shù)學學習中,做的習題不少。但解題能力老是不能提高,老師意味深長地說:“ ?!庇捎谶@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學生一般都有這方面的積累,所以補充句子比較順利。
三是獨立想象,在生活空間的拓展中感悟。通過上述兩步,學生對“意味深長”的意思已經(jīng)有了充分感悟。我又這樣引導,在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意味深長”地說過什么嗎?這樣,生活中的形象便不斷地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有的說:“我不愛惜糧食,爸爸意味深長地教育我……”;有的說:“我不知道珍惜時間,老師意味深長地教育我……”;有的說:“我不講究禮貌,媽媽意味深長地教育我……”。這樣引導感悟,詞語給予學生的就不是抽象的定義,而是具體的形象,一旦生活中有了相關的形象,他們頭腦中的詞語就會跳躍出來,這樣,詞語就成了他們語言倉庫中的活倉庫了。
可見,在閱讀教學中,對重點詞語、重點句子、重點段落的閱讀,都可以通過溝通生活與相關語言的聯(lián)系,讓學生借助自己身邊的、自己身上的鮮活的素材,以使語言的意義蘊涵、情感內(nèi)涵、語技內(nèi)涵充分地顯示,從而讓學生得到感悟。
二、憑借角色轉(zhuǎn)換,促進閱讀感悟
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現(xiàn)象:雖然課文描述的景色迷人,敘述的事情也非常感人,可是學生總是完全漠不關心。其重要原因是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沒有進入角色,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置身于文外,讓學生閱讀多把自己的文章,體會語言的內(nèi)容、語言的情感形成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上的共振。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能力,可以讓學生靈活扮演角色上發(fā)揮作用,隨機進入文本,進行角色轉(zhuǎn)換,促進心理的研究,情感體驗,從而變閱讀文本為深刻體會和真情地感悟,真實地感受。
三、憑借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閱讀感悟
閱讀教學中的感悟,就是要盡量訴諸學生感性,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覺,讓他們用心去感知,用心去體悟,用心去感受。而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是引導學生進入這個領域的有效途徑。在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有一個巨大的自由解放感,對擺脫實際需要和超越應試圈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這是一種審美氛圍,師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氣氛中熔化,有一種心理精神。
則是引導學生進入這種境界的有效方法。在精妙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有一種擺脫了實際需要之后的自由解放感和超越狹窄應試圈之后的廣闊無垠感。這是一種審美的氛圍,師生融化在自由平等的氣氛之中,都有一種精神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這樣的語文課如春風化雨,學習語言成了其樂融融的享受。
四、憑借感情朗讀,促進閱讀感悟
研究表明,瑯瑯的書聲,可促使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交流,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顫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瑯瑯書聲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和再現(xiàn)作品的情思美感,還能體驗到語言的節(jié)奏感、音韻感。因此,加強閱讀教學中朗讀訓練,使學生的頭腦,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情感因素,通過體驗情感的語言情境的想象和感受的引導下,在語言表達,語言的感知和理解上,幫助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能力的形成,感受,情緒誘發(fā),理的啟迪。為了提高閱讀效果,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是有必要的,但這只是學生的“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朗讀訓練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真情感投入,盡量地將語言表達的技巧讓學生在朗讀中自我揣摩。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職業(yè)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