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課,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這是我們作為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曾記得一位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就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边@里提到一個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去探討的問題——反思教學的應用。
一、對反思教學的理解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認為這句話在教學中同樣適用,“反思”它本身就含有“反省”“內省”之義。教學反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批判性思維,是指教師通過不斷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教學理念然后改進自己并進而超越自己。
教學反思不是單純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它的意義在于進行科學的“自我批評”,也就是教師把自身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得當、教學理念是否更新以及教學效果是否如愿。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改善行為、提升質量。教與思相結合,使自己真正在教學中始終處于前沿地帶。
傳統(tǒng)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滿四十分鐘,只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死記硬背,從而失去對政治課堂的興趣,這種“重教師主導作用,輕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理念絕對是死路一條。
二、反思教學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
反思教學有著獨特的教育理念和強大的生命力,如何將反思教學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我覺得,反思教學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的實施不妨從下面四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1.反思現(xiàn)狀
十個手指有長有短,學生領悟能力不一樣,課堂上的一些內容,有的學生早已理解,而有的學生還停留在感性階段,長此下去就會造成學習上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如何緩解,需要教師細心體會。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檢查、審視和評價,對自己的教學進程,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反饋情況等方面及時反省,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預測學生在學習某一教學內容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其次,對于教學會出現(xiàn)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應該如何機智地處理這些問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議,該如何處理;當能力較弱的學生當場無法理解或無法按計劃回答問題時,如何調整原先的教學設計;學生討論問題時,時間如何控制,能不能按預設的完成,不能又該如何處理等。最后,教師對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并進行自我批評。
2.整理反思
問題明確后,收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主要從教師與學生,教師和教師的溝通中獲得資料和信息),分析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提出假設,并且要反思能否尋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例如,課堂提問時學生答不全面或答不到點的原因可能有:①老師問得不明確;②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③學生放不開;④給學生準備的時間不足。緊接著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如果是老師問得不明確,應著重注意言簡意明。如果學生對課文內容不熟悉,應給予適當?shù)奶崾尽H绻菍W生放不開,應創(chuàng)設較為寬松的課堂氣氛等等,而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課后的反思。比如,如何創(chuàng)設較為寬松的課堂氣氛,教師們大都采用這種形式,讓學生合作、討論,且無論什么樣的課都采用,應用次數(shù)頻繁。從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討論時間給得不夠,剛剛分好組,沒說幾句,就被教師止住安排下一項內容了,學習顯得匆忙、零亂。這些說明,學習要重視實效,而不能只顧形式,不是大家都在課堂上吵就是活躍。
3.調整反思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反思把存在的問題放到課堂中去檢驗,這樣才能確保反思的結果得到驗證并使教學越來越具有合理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究假設的問題是否已經(jīng)較好地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則應針對改進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的強化方式,防止原有的問題再次出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謹慎地追尋新問題的實質,針對新問題,再次嘗試另外的教學方法或其它改進措施,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檢驗其是否合理,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教學過程更優(yōu)化。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三會”:一是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的發(fā)言作出科學評價;二是學會質疑,聽不懂時,請求對方作進一步的解釋;三是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學習,能根據(jù)他人的觀點,做總結性發(fā)言。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chǎn)生新的想法,同時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學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教學。
4.撰寫反思
教學活動一旦結束,教師應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回顧和評價,對課前計劃和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認真分析和總結自己教學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整理,得出初步結論,撰寫教學反思,供以后的教學實踐參與和改進。撰寫教學反思,可以寫教學日記,將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問題設計,作業(yè)安排,板書,教學效果以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式等各個方面有價值的反思寫在教案后面;可以寫敘事論文,對上課中突出的成功或失敗的情境及過程用文字加以敘述,然后談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認識或改進思路,寫成短小精悍的專題論文;可以寫教學實錄與評析。將自己較成功的課回放整理成教學實錄,寫出主要教學流程的設計意圖,并寫出教后反思,請相關教研人員進行評析,進一步從理性的高度梳理和分析教學。
教而不思則亡,反思后則奮進,發(fā)現(xiàn)問題就深思,存在問題就整改,找到經(jīng)驗就升華。反思教學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善于突破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市水口大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