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成為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重要形式。朋輩心理輔導讓更多的學生成為高校心理咨詢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心理教育的主動性。本文旨在探討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現(xiàn)實意義,并提出進一步發(fā)展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 朋輩心理輔導 意義 發(fā)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252-01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新的心理咨詢方式,它是指受過心理咨詢專業(yè)培訓的大學生心理輔導員,對與自己年齡相近和所關注的問題相同的同學提供具有心理咨詢功能的幫助。近年來,高校朋輩心理輔導成為增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種重要形式。朋輩心理輔導改變了只有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才開展助人活動的狀況,讓更多的學生成為高校心理咨詢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心理教育的主動性。
1 高校推行朋輩心理輔導的意義
1.1 彌補高校專業(yè)心理輔導力量的不足
近年來各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漸重視,基本上都開設了心理咨詢室、心理健康教研室等,不斷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但目前高校心理輔導與咨詢的專業(yè)人員嚴重不足,單憑教師的力量開展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并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工作的效果。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的主動作用固然重要,但是仍需要廣大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支持配合,因此,在心理健康教師的指導下,培養(yǎng)一大批非專業(yè)的朋輩心理輔導人員對廣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專業(yè)心理咨詢人員不足和需求較大之間的矛盾,充分發(fā)揮同齡人之間相互幫助。朋輩心理輔導可以解決一些較為簡單心理健康問題,因而使得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去解決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擴大高校心理健康輔導的覆蓋面。
1.2 符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要
與專業(yè)心理輔導相比較,朋輩心理輔導具備同齡優(yōu)勢,更符合大學生的實際心理需要。其一,大學生的年齡一般為18~23歲,該年齡段的學生更愿意跟同齡人交流,希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同、接納和關愛。因為大學生的生活圈子相似,有相似的生活方式、經驗和觀念,朋輩心理輔導員更容易理解同學的想法,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幫助同學解決一般的心理問題。其二,不少大學生存在認識誤區(qū),認為尋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教師就是心理變態(tài),會惹來他人的異樣眼光,對心理輔導教師存在恐懼心理。而與朋輩輔導員進行交流,可以使大學生在較為放松的心情下傾訴自己的問題,容易消除緊張感。其三,對于一些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并不愿意主動尋求專業(yè)心理輔導幫助的大學生,可以先由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心理疏導,打消顧慮,并及時轉介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
1.3 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朋輩心理輔導是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一,朋輩心理輔導員與同學們共同生活和學習,對于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協(xié)助緩解。其二,對于個別存在比較嚴重心理問題的同學可及時報告老師,有效預防和干預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其三,朋輩心理輔導可實現(xiàn)“助人自助”,被咨詢學生能從中學習到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自我調適方法,增強自信心和安全感,從而更好地調節(jié)、緩解和排除障礙,形成積極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自助”的效果。作為助人者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助人”過程中也能實現(xiàn)“自助”,朋輩咨詢員需要參加心理咨詢培訓,學習心理學知識和咨詢技巧,自身的心理素質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并從中尋找自我價值,收獲成功的體驗。
2 高校朋輩心理輔導的發(fā)展對策
近年來,朋輩心理輔導在我國高校陸續(xù)展開,但是由于目前還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各地區(qū)發(fā)展不一致,它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和對策。
2.1 隊伍建設形成體制
為了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統(tǒng)一管理,應在全校范圍內構建朋輩心理輔導組織體制和管理模式。其一,組建專門的朋輩心理輔導團體,這個組織的運作完全遵照特定的組織原則、工作職責和制度。其二,該組織屬于學生組織,接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的直接指導和監(jiān)督,朋輩心理輔導員協(xié)助專業(yè)心理健康教師在總體規(guī)劃下開展各項活動。其三,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招聘、選撥和培訓等需制定有效的組織管理機制,按規(guī)定有序地進行,充分發(fā)揮朋輩心理輔導的效能。其四,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補充,朋輩心理輔導組織的工作需要和其他部門相互合作,確保各部門在心理健康工作能統(tǒng)一思想,共同合作,形成全方位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
2.2 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的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
朋輩心理輔導團體成員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巧,并樂于服務同學,綜合素質高,因此,關于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需要規(guī)范化和系統(tǒng)化。
其一,開展多種形式并內容豐富的培訓,如開設心理咨詢課程、開展專題講座、觀看心理健康電影等,內容包括心理危機個案分析、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分析與處理、一般心理咨詢技巧等。其二,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不僅需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原則,在專門的咨詢場所進行心理輔導,不與求助者建立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等。其三,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素質,心理咨詢是一種特殊的助人工作,心理素質較差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容易受求助者的不良影響,自身無法排解這種情緒垃圾,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因此高校專業(yè)心理輔導教師需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督導。
2.3 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
要完善和改進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工作質量,提高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根本的解決策略是真正提高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其一,配備充足的師資,定期組織心理輔導教師參加校外心理專業(yè)培訓和學習,提高實際咨詢及培訓技能。其二,建立心理輔導教師督導體系,在教師的指導下,組建專業(yè)化的朋輩心理輔導團隊,在培訓學生咨詢骨干、普及心理咨詢知識和技巧等方面,為朋輩心理輔導提供指導和重要的技術保障。
綜上所述,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豐富的主題資源,是對高校專業(y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和有效的補充,對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許素萍,呂冬詩.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M].科技出版社,2010.
[2]王小芳.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3):117-119.
[3]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輩互助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策略[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