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陣地,有效課堂提問是從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心理素養(yǎng)出發(fā),教師向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課堂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獲得新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文章重點探討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2--01
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倡導教師與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來,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關鍵是教師的課堂組織方面的能力,所以,藝術性的有效提問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中職語文教師必須掌握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策略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素質教育強調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需要遵守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也就是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內,自主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因此,在進行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提問的視乎,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做到因材施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實際需要作為基礎來進行提問。教師在講課前,既要備課,又要備學生,認真設計課堂提問的內容與方式,能夠抓住學習的關鍵性內容,扣住主題沒做到以點帶面,體現(xiàn)深、精、活、細等特點,不然就會遠離課堂教學的中心,不能實現(xiàn)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藥》一文時,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閱讀文章時,讓學生指出文章的明線與暗線是什么?并且通過華老栓為兒子買人血饅頭治病的故事,表達了什么樣的主題?教師設計了這兩個問題,能讓學生全面的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為后來的人物形象分析、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問題設計要精準
中職語文教師在熟悉語文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知識內容與基本結構,在順序、認知活動順序來開展,避免出現(xiàn)難易度掌握不好的情況,導致學生無所適從。教師需要簡煉、精準的提出問題,指導學生展開正確的思考,進而更加準確的獲得答案。比如《氓》,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設計出這樣的一連串有效性的問題:《氓》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凄慘故事?《氓》從全文看,是屬于敘事詩還是抒情詩呢?這首詩反映了當時婚姻制度是什么情況?教師在把握好課文的主要內容,使用精當、簡潔的語言來進行提問,巧妙設定能讓中職語文教學更加有效。
三、把握好提問的時機,提升提問效能
中職語文課堂提問效能的提升,需要抓住一定的時機,如果時機把握準的話,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師在看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要及時展開提問,特別是當學生的思維出現(xiàn)一定障礙時,也要及時進行提問,當學生的出現(xiàn)倦怠心理的時候也要進行提問。具體來講,把握好提問的時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第一,課堂教學中要抓住導言
導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勁頭,為學生學習新課文打下好的基礎,教師設定好的導言,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很快融入到語文教學之中。比如在《論語》十則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論語》對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有哪些啟示呢?
第二,把握最佳的提問時機
孔子講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把握好最佳的提問時機,在教師提問的時候,能讓學生進行反復探求,教師要明白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明白知道了什么,還需要去了解什么,一定要讓學生十分清楚,教師在學生不知道,但是又急于知道的時候,教會可以提出問題,這樣能獲得很好的效果。例如《荷花淀》中,教師可以這樣提問:《荷花淀》為什么被稱為是“詩體小說”?在抗日戰(zhàn)爭的背景下,作者選取白洋淀來表現(xiàn)農村婦女的什么性格與精神?這能讓學生內心的疑惑更為明朗,這樣作者使用“詩體小說”的寫作技巧自然就更清晰。
四、提問的方式靈活,富有詩意性
第一,平淡提問彰顯奇效
教師要善于設定讓學生好奇的問題,這樣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注意力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看似平淡的提問,讓學生能將精力轉移到語文課堂上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欲望,讓學生去積極探索,獲得真知。比如在講解《再別康橋》文章時,教師可以設計下面的問題:作者是如何描述康橋美景的?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述一番嗎?
第二,巧妙設置語文教學情境
教師在提問的時候,需要根據設定問題的角度,為學生設定類似的虛擬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提取記憶的相關內容,促進學生對問題有更好的理解。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多個方面調動學生情境體驗,讓學生將語文學習與已有經驗實現(xiàn)密切結合,達到理解課堂提問,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講解《勸學》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學習的目的、態(tài)度、意義與方法是什么?這對我們的日常學習有指導意義嗎?結合《勸學》中的一些觀點,想一下你應該如何去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沭穎.語文課堂提問策略探析[J].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09(10)
[2]楊方.論教師課堂提問策略[J].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