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學校最基層的管理者,是學校政策的執(zhí)行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各方面工作的進展和成效。做好班主任首先是要組織好一個班委會;其次要主動和學生多交流;三是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傊?,班主任工作是一個細心、耐心和恒心的工作,需要老師和同學的一起努力。
關鍵詞:班主任;管理工作;管理經(jīng)驗;交流對話
作者簡介:沈明軍,男(1970.5-),陜西白水人,中學一級教師,單位:渭南市吝店高級中學。
[中圖分類號]: 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2--01
我參加中學教學工作十八年,其中班主任工作十五年。我從個人的工作經(jīng)歷中,以為做好班主任工作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細心挑選班干部,組建優(yōu)秀、團結、有感召力的班委會
班委會成員的有效工作是班主任工作開展的有力保障。當接手一個班集體時,先不要急于任命班干部,這項工作應分四步走;首先要用自己的認真觀察,尋找在學生中有威信、做事相對干練、有頭腦的學生。其次通過深入學生,詳細了解、深入調查,經(jīng)過進一步確認。然后選擇一個適當?shù)臅r間,找該同學談心,了解他的以往的學習,他的家庭情況,尤其讓他談一談他對這個新的班集體,有什么建議和個人想法。最后班主任在班級宣布班干部候選人名單,通過學生民主選舉產(chǎn)生新一屆班委會成員,待分工明確后,指導班委會成員寫出就職演講稿,在班會時間向全班學生宣讀自己的“就職演講”。
“就職演講”一個作用是班委會成員的第一次亮相,讓全體學生認識他、接受他,最重要的是認可他。(因為這是他們自己投票選舉產(chǎn)生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讓全班同學共同監(jiān)督他們,讓他們時時提醒自己。(讓他們樹立學生的榜樣)
當然,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大力支持班干部的工作,樹立班干部的威望。同時,提醒班干部要以身作則,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問題要及時批評指正,加以引導。千萬不要給他們太大權利,否則他們會激起“民變”,那樣就棘手了。同時,班委會一班人要及時溝通,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步調,切忌班委會成員之間意見不統(tǒng)一。
組建一支優(yōu)秀、團結、有感召力的班委會,讓他們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時也實現(xiàn)了學生高度自治。良好的學習氣氛,良好的班風班貌就會很快形成。班集體中,學生能擰成一股繩,這樣的班集體就會很快步入正常的運行軌道。
二、班主任要用心與學生交流,但要把握好度,不能讓學生“忘我”
現(xiàn)在的學生,處于交通便捷,信息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隨著學生接觸外界的渠道增多,猶如給學生打開了許多的窗口,一切的一切都如潮水般涌來,學生的思想相對于過去的學生不再是那么單純。加之來此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的思想“活”了。比原來更加復雜了。作為一名教師,心中有學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僅把學生單純地看做一個受教育者、被管理者。他們也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的人,他們不是“洪水猛獸”。我們首先應該給予他們一個與我們自己機會均等的平臺,因為他們與我們是平等的人。最起碼在人格方面是這樣。是的,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他們的感情還很稚嫩,他們的性格還不穩(wěn)定,他們的欲望還很虛幻。這恰恰要求我們要走進孩子們的心里,與他們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從而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活動,把握他們的內心世界,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和對癥下藥。
學生畢竟是學生,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正確認識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過與錯,對學生多一點寬容,對自己多一些反省,給學生與我們的碰撞以有效的緩沖。用心去揣摩和理解學生,給學生留有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時間、空間和機會,這是教育成功的一個重要砝碼。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只要我們蹲下來,坐下來與他們平等相處,以誠相待,從而消除他們與班主任的隔閡,減小心靈差距,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師生的心與心的交流、溝通。學生才能敞開心扉,做到零距離接觸。“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師講得道理學生方能接受,方能折服,教師的教育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當學生發(fā)現(xiàn)和認可你對他的理解時,他不但會心甘情愿地接受和尊敬你,而且接下來你的教導、指點,甚至于批評,他都會“言聽計從”了。因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差距越大,老師想達到的教育效果越差。
但是,與學生相處,教師要把握好“度”。教師對學生用情,既不是討好學生,更不能丟掉老師的尊嚴。因為師生之間的情誼永遠都應該是最純潔、最莊嚴的。如果一味地強調與學生的感情溝通,而沒有適度,這樣往往會讓一部分同學容易“忘我”,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中迷失自己。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教師對學生用情,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生活方面,給予有力的幫助。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印象。而絕不是模糊了師生的關系,距離。尤其讓學生要分清工作場合和休息場合的不同。工作場合,原則就是原則,決不能沒有規(guī)矩,無論對誰,一視同仁。該批評的絕不能姑息,該表揚的也絕不打折。休息場合,可以說笑,暢談人生、理想,但決不能太放肆。如果處理不當,后患無窮。
三、適時了解班級學風、學情、了解學生的心里動態(tài)
一個班級是否有凝聚力,是否有戰(zhàn)斗力,這才是體現(xiàn)一個班主任的管理藝術。作為班主任不能把一切都靠班委會來解決,班委會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不能代替班主任的工作。在充分發(fā)揮班委會作用的同時,班主任也要積極深入班級管理,掌握班級學風、學情,及時調整應對方案,策略。
班級學生的心里想什么,班主任要做到第一時間知道,這種了解可以是多渠道的:班委會成員的報告,與學生談心過程中的細節(jié)流露,代課教師的反映,監(jiān)控室的觀察,學生情緒的變化,學生學習成績的反映等等。從以上獲得的信息,作為班主任要進行綜合分析,分析其成因、可能造成的后果。當拿捏不準時,可以選擇一個恰當?shù)臅r機,找該學生聊天,聊天時不能直撲主題,要注意策略,先說一些生活方面的事,采取旁敲側擊的辦法。學生與班主任談話,往往有一種自然的戒備。談話聊天時,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目的是讓學生逐漸放松戒備心理,引導他自己說出自己的存在問題。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切忌班主任主觀臆斷,一旦這樣,學生與你的距離會越來越遠。造成后續(xù)工作的被動,那就太糟糕了。
學生的心理問題解決了,包袱卸了,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學業(yè)深造中去。良好的班風、班貌就會持續(xù)下去。
總之,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班主任。就應付出你的心血,用“心”去理解學生,你給予他們平等與真誠,才會贏得他們不設防的信服;不帶有傷害的教育手段,必定會讓孩子折服。用“情”去溫暖和滋潤還不夠茁壯的小苗,他們并不是鐵石心腸,心被焐熱了,也會用真情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