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運用英語進行有效地溝通。本文主要探討在影響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課堂活動;自信心;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2-0-02
根據教育部所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應充分考慮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全面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往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以語法詞匯灌輸為主要途徑,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狀態(tài)。為了適應教學的新要求,許多大學設置了英語聽說課程,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運用英語進行有效地溝通,而不是“啞巴英語”;當今高校的大學生也充分意識到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觀察和問卷調查,與學生的交流以及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本文主要探討在影響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效率的主要因素以及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
一、影響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效率的主要因素
1. 學生自身的因素
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認為,外語教學的好壞取決于教師和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種因素,而學生是內因,起著決定作用。[1]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上,有的學生能很快適應課堂形式的變化,積極主動地把握發(fā)言的機會,學習英語的熱情高漲,聽說能力迅速得到提高;而有的學生卻害怕發(fā)言,在教師組織練習活動時保持沉默,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通過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觀察以及課后的交流,筆者了解到一些學生基礎相對薄弱,聽說能力較差,因為在中學的時候,英語課上多以老師講解語法知識為主,很少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而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活動更加豐富多樣,學生參與的機會增多。這種轉變讓這些學生難以適應,他們缺乏自信,害怕開口說英語,害怕犯錯,害怕因此受到老師的責備和同學的嘲笑。還有一部分學生口語能力適中,但是對自身的要求甚高,認為一開口就要說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并且不犯任何錯誤,因此他們在開口之前通常要反復思考,斟酌再三,并且習慣性地把答案寫下來后再照著念,這反而有礙其口語水平的提高。還有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在課堂上也不太積極的原因在于他們對課堂活動不感興趣,認為課堂活動過于單一,口語話題設置偏離實際生活,有些任務過于簡單,缺乏挑戰(zhàn)性。此外,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今后從事的工作跟英語無關,沒有什么機會和場合要說英語,于是就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視聽說課。
2.教師的影響
學生和老師都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共同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除了學生的自身因素之外,老師在課堂中也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控制著視聽說課課堂的教學內容和任務難度。過分強調口語訓練在課堂上所占的比重,忽視對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影響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提高;課堂活動的設計也尤為重要,過分單一的形式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口語任務一般是圍繞某個話題展開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聯(lián)不大,不符合他們的身心、年齡特征,非他們熟知的或親身經歷的話題,或超越了他們的知識范圍和認知水平的話題,或者一些口語任務所涉及的核心語言非他們所學,都會給學生帶來課堂焦慮[2] ,從而影響他們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的積極性。此外,教師的提問方式以及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方式都影響整個課堂的氛圍。教師能否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輕松愉悅的氣氛,能否有效地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能否幫助他們展開話題討論,都是影響學生聽說能力提高的關鍵。最后,教師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對學生的評價以及糾錯方式都影響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
二、提高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盡管在實際開展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但經過不斷地教學反思和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
1. 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克服張口說英語的恐懼,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端正他們對口語練習中語言錯誤的認識。通過分享自己或別人學習英語的經歷,讓他們明白沒有必要害怕犯錯,任何人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都會犯錯。尤其是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出現(xiàn)語法、詞匯等錯誤,緊張或者結巴的情況都屬于正?,F(xiàn)象。那些認為一開始就可以開口說一口完美的英語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關鍵是要能從錯誤中不斷學習,不斷改正,不斷進步。因此老師在課堂上也要對學生犯錯持寬容態(tài)度,在糾正學生錯誤時也應該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在學生發(fā)言時打斷,可等單個口語活動結束后,總結學生所犯的錯誤,糾正錯誤時不應指明犯錯誤學生的名字,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做到對事不對人。對于缺乏自信的學生,應多采取鼓勵的方式。[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的目標和期望值應該有所區(qū)別,但是態(tài)度上要一視同仁,避免將重心全部放在口語好的學生身上,反而對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重視,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可以給上課積極發(fā)言的學生適當地加平時分,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活動的主動性。
2. 設計合理豐富的課堂活動
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應該多樣有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活動是英語視聽說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課堂話動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口語課的成效。[4] 老師應該改變單一的問答形式,可以根據實際運用presentation(陳述,演講),discussion (討論),role-play(角色扮演),story-telling (復述故事),聽歌填詞等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并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充分利用便利的網絡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設計口語任務的時候,應該要注意話題的選擇,選取那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容易展開討論的,讓學生有話可說的話題;并全面考慮學生的語言層次,預想完成口語任務可能涉及到的語言表達,可先把重點詞匯和句型結構用PPT(幻燈片)展示并作講解,這樣可降低任務的難度,也照顧到了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保證口語練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3. 注重視聽說相結合
說的心理機制是由聽到說——由不自主到自主——由想說到說明白。視聽說課的基本要求是以聽帶說,以聽促說,聽說結合。[5] 視聽說是相輔相成的,視和聽屬于信息的輸入,說是對輸入信息的反饋和輸出。通過視和聽來輸入語言表達、相關背景知識或情境作為基礎,再讓學生開口說英語,難度自然而然就大大降低了。因此,老師應注意視聽說在課堂上所占的比重,將三者有效地結合起來。而模仿是視聽說結合的最好詮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高聽說能力的方式??山ㄗh學生多模仿英語視頻或音頻的發(fā)音,進行跟讀;從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難度較低的題材入手,比如說電影,訪談,風俗人情的介紹等。
4. 注意啟發(fā)和引導,多給予積極反饋
盡管大力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仍然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英語視聽說課堂中,老師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是促使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前提。因此老師提問的方式非常重要。教師提問的形式有很多種,如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選擇疑問句、斷句式提問或對譯式提問等,課堂提問形式過于單一會讓學生產生厭倦;而且如果教師在提問時過多的使用一般疑問句或選擇疑問句,則會使學生只用yes或no來回答,這樣看上去學生的話輪次數增加了,可實際上語言輸出量很少,也無法充分反映他們的認識層次。[6] 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多種提問方式的結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充分發(fā)揮提問的啟發(fā)作用,引導學生盡量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理由和見解,提高語言輸出,從而有效地提高口語水平。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正面的評價。但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籠統(tǒng)、機械的評價比如“Good job!”,“Very good!”,“Not bad.”等,并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學生一般期待老師能給出更多實質性的評價。因此,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實際語言水平,做出積極的反饋。
參考文獻:
[1] 羅之慧. 互動式英語教學課堂設計[J]. 高等函授學報,2006.
[2]張時英. 論大學英語口語課課堂焦慮及消除對策[J]. 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
[3] 潘菽.教育心理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4211.
[4] 尹錫榮,李家玉. 激活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氣氛的策略研究[J]. 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
[5]胡春洞. 英語教學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4.
[6] 張恩秀,張麗紅. 從會話分析看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策略[J]. 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