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十九世紀經(jīng)典小說的代表,《簡·愛》自1847年問世以來就一直受到評論界的廣泛關(guān)注,相關(guān)的研究也層出不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評論家從女性主義角度來解讀這部小說,把重點放到分析簡·愛的性格和經(jīng)歷上,并高度贊揚女主人公的獨立性和頑強的斗志。然后,他們當中很少有人結(jié)合小說獨特的哥特背景來進行分析。本文依據(jù)迪亞娜·朗·赫費勒的女性哥特主義理論,通過對《簡·愛》中的環(huán)境氛圍和夢幻意象所體現(xiàn)出的黑暗、墮落、恐怖、迷信、和人性激情的女性哥特藝術(shù)手法的深入剖析,從女性哥特主義這一角度深入理解作品。
關(guān)鍵詞:哥特;哥特小說;哥特主義;女性哥特式小說
作者簡介:王艷坤,女,1979年7月出生;籍貫:河北省石家莊市;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英語專業(yè);工作單位:石家莊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2-0-01
作為十九世紀經(jīng)典小說的代表,《簡·愛》自1847年問世以來就一直受到評論界的廣泛關(guān)注,相關(guān)的研究也層出不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評論家從女性角度來解讀這部小說,他們把重點放在分析簡·愛的性格和經(jīng)歷上,表現(xiàn)女主人公對幸福愛情大膽的追求,并高度贊揚女主人公的反抗意識,但是他們當中很少有人結(jié)合小說的哥特背景來分析理解這部文學作品。
迪亞娜·朗·赫費勒指出,女性哥特式小說家努力建設(shè)一個虛擬的世界。女性主人公以弱勢的姿態(tài)出場,婦女可以在男權(quán)制度下存活,即使她們不能完全顛覆專制統(tǒng)治,但她們最終會戰(zhàn)勝苦難,獲得財產(chǎn),作為財政支持和女性化的男子結(jié)婚。簡·愛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簡的一生經(jīng)歷了四個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蓋茨海德府、羅沃德、桑菲爾德府和沼澤地。在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男性人物為主導,控制著她,使她陷入一種隔絕狀態(tài)。小說中有很多的典型哥特式表現(xiàn)方式,文章的主題以及環(huán)境氛圍的描寫都有所體現(xiàn)。如不可預測的自然天氣、陰沉的豪宅、黑暗的樓梯和神秘的叫聲等等。引起讀者的恐懼和憐憫之情,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一、蓋茨海德府
小說對蓋茨海德府有典型的哥特式環(huán)境描寫,“沒有樹葉的花園,寒冷的東風卷著烏云,送來了一場大雨。”正是在蓋茨海德府,簡備受欺辱和虐待。尤其是約翰的欺負“又惡毒又殘酷,像個殺人犯……他欺辱我,虐待我……”可憐的簡整天恐懼不安。最恐怖的是被狠心的舅媽關(guān)進陰森恐怖又“鬧鬼”的紅房子,而簡的舅舅就死在這間紅房子里。她苦苦乞求原諒,狠心的舅媽仍然不釋放,導致簡最終暈倒在紅房子中。作者對這間陰森可怕的紅房間的描寫具有濃郁的哥特色彩,受到高度刺激的簡無法融入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她走進了羅沃德學校。
二、羅沃德學校
在簡去往羅沃德學校的路上,小說有這樣的描述,“潮濕多霧的下午變成了黃昏”,“我們來到一個山谷,那有黑壓壓的一片樹林?!?、這種典型哥特式環(huán)境描寫為后文描寫學校惡劣的環(huán)境:疫病流行,滿口仁義道德的布魯克爾赫斯特先生對學生任意打罵、罰站,剪頭發(fā)等做好了鋪墊,特別是描寫布魯克爾赫斯特先生不加分析的當眾指責簡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如“太太小姐們,”他說,“坦普爾小姐,諸位老師,孩子們,你們都看見的這個姑娘,她年紀還小,可誰能料想到,她己經(jīng)淪為奴仆了,你們都得躲開她,別跟她來往,別跟她一起玩,也別跟她講話……這個孩子是撒謊的人!”特別是在他當眾責罵完簡,走之前,說的那句話,更是讓簡委屈難耐“讓她在那張椅子上再站半個鐘頭,今天誰也不要和他說話!”布魯克爾赫斯特對待孩子和老師相當吝裔,而對待自己的妻子兒女卻截然不同。這種侮辱無疑是-種男性權(quán)威的宣言,依賴我而生便是我的奴隸。簡在這個冷酷的地方成長為勇敢剛強的女性。在最好的朋友海倫死后,她更是不喜歡這里,在自己有能力后毅然離開了這個不公平的地方。在這里,也有很多典型哥特式環(huán)境的描寫,對這個學校的整體描述都讓人覺得寒心,如學校不但教規(guī)嚴厲,而且生活條件惡劣,特別是簡的好友海倫·彭斯死的時候的場景描寫相當恐怖,許多孤兒因為傳上疹和傷寒而相繼死去,海倫也就死在這其中。這樣的環(huán)境讓簡時時感到死亡的陰森與恐怖。
三、桑菲爾德府
簡來到桑菲爾德府后,愛上了性格憂郁、喜怒無常的男主人羅切斯特。但在結(jié)婚當天梅森先生的出現(xiàn),宣布他們的婚姻是不合法的。原來閣樓上的瘋女人是羅切斯特的妻子。簡的幸福頓時化為泡影,為了尊嚴,為了男女的平等,悲痛的簡毅然離開了桑菲爾德府和她深愛的男主人。在描寫桑非爾德府的整個過程中,這座城堡幽宅式的哥特式環(huán)境更是充滿了神秘恐怖的氣氛。夜半閣樓上奇怪的笑聲擾得簡無法入睡,然后是羅切斯特的房間半夜忽然失火,再接下來則是伯莎·梅森半夜將其弟嚴重咬傷,所有這些都是在半夜發(fā)生,這讓人無時無刻不體會到桑府的陰森與恐怖。作品運用了多種典型的哥特式環(huán)境描寫,如寫某天的一場暴雨是這樣的:“云層遮蔽了月亮,風在林蔭路上呼嘯。一道閃光劃過長空,一聲霹靂,接著嘩啦一聲響亮”。再如描寫羅切斯特的帳子著火的那個晚上的場景時是這樣描述的“一個晚上簡在剛開始睡覺做夢的時候,就聽見一種長沉,邪惡的笑聲,一種魔鬼般的笑聲?!痹谧詈笊7菭柕赂徊鸦瘘c著后,也是這樣的。
四、沼澤地
在離開桑非爾德府后,身無分文的簡去尋找適合她生存的地方,歷盡苦難,幾乎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在一片沼澤地上,最后被牧師圣·約翰收留。并不愛她的圣·約翰卻要求簡作為妻子和助手,隨他前往印度傳教。簡不愿也不可能接受這種無愛式的婚姻,還是決定離開沼澤地。被羅切斯特的呼喚召回了桑非爾德府,這種呼喚其實就是一種夢幻意識的最佳體現(xiàn)。簡最終獲得了平等、幸福的婚姻生活。在這個過程里,作者也不少運用哥特式環(huán)境的描寫,如對無休無止的大雨描寫,身無分文的乞討是對人性的披露,以及對父權(quán)社會的一切反抗,包括簡選擇離開約翰的家而去尋求自己的真愛。
總之,在整個故事中,簡總是局限于哥特式環(huán)境。例如,哥特式城堡、哥特式天氣和父權(quán)社會下哥特式人物。在這種背景下,簡迷茫焦慮的情況,反映了女性哥特式小說家對男權(quán)社會控制下婦女生活的看法,婦女意志生活在一個被限制、受壓迫的狀態(tài)下。簡的最后成功揭示了宗法社會中婦女的反抗與斗爭,女性哥特式英雄如何通過策略和反擊獲得成熟和智慧,并證實這種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在小說中,簡連續(xù)擺脫哥特式環(huán)境并獲得幸福的結(jié)局,正是女性哥特式小說的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1] 祝慶英譯.簡·愛[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56-119
[2] 臧新華.淺析簡·愛的成功與失敗[J].太原:晉中學院學報,2006,
[3] 朱清.論勃朗特姐妹愛情小說的獨特視角與藝術(shù)風格[D].南京:南京師范人學出版社,2002.
[4] 陳小眉譯.簡·愛[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