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2號的早晨,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用他的獵槍結(jié)束了他的生命。對于這一突發(fā)事件,美國震驚,世界震驚,大家都為一代文豪的隕落而悲痛。對于海明威自殺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之后就已江郎才盡,他明白自己再也無法超越自己,心高氣傲的他在創(chuàng)作的絕望中只好開槍自殺;也有人認為他在戰(zhàn)爭中幾次遇險受過重傷,留下痼疾,到晚年他無法忍受肉體的病痛而自殺;還有人認為他的自殺帶有遺傳因素,因為他的父親就是不堪重病的折磨而開槍自殺的;更有肯尼思·林在新出的《海明威傳》中明確指出,海明威在其成年后的很長時間里都被我們今天所說的ED(勃起功能障礙)所困擾,他與幾任妻子的關(guān)系和他相當一部分的家庭生活都受到這一疾病的嚴重影響,ED造成的強烈的心靈痛楚是導(dǎo)致他最終自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海明威自殺的原因始終是個迷,盡管我們能說得頭頭是道,理由充分,但猜測始終是猜測,答案已經(jīng)隨海明威生命的結(jié)束而無法確定了。對于海明威的死以及他自殺的方式,我們很容易把他與他筆下的“硬漢子”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海明威用獵槍結(jié)束他的生命是一種非?!澳凶訚h”的自殺方式,和他筆下的眾多硬漢一樣,他的自殺也是“硬漢子”的表現(xiàn)之一。但我卻認為他自殺的行為并非“硬漢子”的表現(xiàn),而是“硬漢子”的終結(jié)。自殺并非那些頑強不息、打不敗的“硬漢子”們的選擇,他們會與困苦抗爭到底,并取得最后的勝利!
海明威本身具有“硬漢”的外表:傲慢、冷漠、玩世不恭、不近人情,沉溺于酗酒、打獵、捕魚,追逐女性、和斗牛士廝混、在公共場所打架等等。我們在未讀其作品時,觀其體貌就會覺得他是個硬漢。再了解一下他的一生的經(jīng)歷:十八歲就作為紅十字會車隊司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并在戰(zhàn)爭中受傷,后在其身上取出二百多片碎彈片,以后長期擔(dān)任駐歐記者,并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和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經(jīng)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火與血和差點丟掉性命的考驗,他頑強地活了下來。他的一生都喜歡挑戰(zhàn),打獵釣魚斗牛拳擊樣樣在行,盡管他傷痕累累,卻樂此不彼。這樣一個人,在我們看來,不是“硬漢”能做到嗎?所以我們只要大概的了解一下海明威就會認為他是個“漢子”。在基于對海明威這樣的認識下,對于他以獵槍放進嘴里,以扣動扳機自殺的方式結(jié)束他的生命,我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也是他最后的“硬漢子”的表現(xiàn)。
海明威筆下塑造了眾多“硬漢子”的形象:早期的硬漢子多出現(xiàn)在斗牛場或拳擊場上,他們孤獨、倔強、爭強好勝,在他們的眼里,勝利是最重要的,只要能獲得勝利,連性命都可以不要。在海明威寫的短篇小說《打不敗的人》中,這種硬漢精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年老的斗牛士曼努爾,為了保住青年時代的榮譽,執(zhí)意再上斗牛場,最終把利劍戳進了公牛的身軀,從而保住了“打不敗的人“的稱號。中期的硬漢子有了新的發(fā)展,以《喪鐘為誰而鳴》的主人公喬丹為代表,這個形象已經(jīng)不是為了個人榮辱奮斗的勇士,而是為了人民事業(yè)獻身的英雄,他已經(jīng)擺脫了孤立主義,而為正義、民主而戰(zhàn)。這個新的硬漢形象,灌注了新的時代精神和崇高信念,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晚期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形象集中體現(xiàn)在《老人與?!返闹魅斯5貋喐缟砩?。這個硬漢子形象具有濃厚的哲理性與象征意義。老人桑地亞哥象征著一種哲理化的硬漢子精神,一種永恒的、超越時空的存在,一種壓倒命運的力量。這三個階段的不同“硬漢子”的表現(xiàn),反映了不同時期的海明威的狀態(tài)。如果說前期的硬漢子反映的是青年時的海明威,那么后面兩個時期分別反映的是中年和老年時的海明威。他從一心好強的熱血青年,成長為舍己為公的斗士,最終成為受全世界敬仰的硬漢,他從行為上的“硬漢子”逐漸成長為精神上的“硬漢子”。他希望自己能夠保住“硬漢子”的光榮稱號,并在他的作品里表達了他的這種強烈的愿望。一個個“硬漢子”的形象,正是他的一個個美好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象他作品里的“硬漢子”們一樣,成為一個“打不敗的人”。但是,愿望與現(xiàn)實總是有差距的,在無情的病痛的不斷折磨下,一直以來都是硬漢的海明威終會明白:行為上的硬漢已經(jīng)敗給了病痛,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精神上的硬漢也將被擊敗。永不言敗的海明威選擇了自殺,他要結(jié)束精神硬漢與病痛的較量,因為他已經(jīng)知道了結(jié)果。海明威“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擊敗”的性格,讓海明威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失敗,這也是他最害怕的結(jié)果,但是在病痛的不斷消磨下,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自殺只是讓這個結(jié)果來得早些。另外,海明威曾說過“沒有行動,我有時感到十分痛苦,簡直是痛不欲生”,病重中的海明威除了與病痛抗爭外,他熱愛的那些能表現(xiàn)他硬漢風(fēng)格的各種行動無法進行,再也不能捕魚、狩獵、斗牛。不僅如此,他連表達他愿望的手段——寫作,也無法進行,此刻的海明威是萬分痛苦的,不僅受著病痛的折磨,精神上也同樣忍受著煎熬,身心具憊的海明威再也當不了硬漢了,他用獵槍打碎自己的硬漢夢。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忍受任何一時的病苦、困苦,當一個“硬漢子”。但是當那病苦困苦是無窮無盡的時候,我們或許會以“硬漢子”的表現(xiàn)忍受一段日子,但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不是無窮的,病痛困苦終究會戰(zhàn)勝我們,讓我們的“硬漢子”們不得不趴下,向病痛困苦屈服。海明威用獵槍結(jié)束他的生命,有人稱贊這是一種非?!澳凶訚h”的自殺方式,以至于那支雙管獵槍都被人們當成是一個“男子漢”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價值的象征。其實被稱為“硬漢子”的人,是那些不畏困苦,頑強拼搏,永遠要取得最后勝利的人,正如海明威所說的“他們是打不垮的人”。海明威面對無盡病痛的折磨,選擇了自殺來結(jié)束他的“硬漢”生涯,雖然形式看起來是“男子漢”式的,但這也正是他“硬漢子”生涯結(jié)束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