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永恒而又常新的主題,是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本文通過相關文獻的分析并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現(xiàn)狀和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研究,旨在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政治;教師提問;有效性;優(yōu)化策略
課堂提問是課堂上師生互動的一種方式,但是如何有效的加以利用以提高教學質量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究的問題。“課堂提問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課堂提問能給教師帶來無盡的教學趣味,給學生帶來思考的樂趣以及思維的提高?!?/p>
一、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提問的現(xiàn)狀
1.問題指向不明
指向不明指教師在所提的問題上沒有很有效的給以明確指明問題的實質。例如,問題是一個復雜句式,其中包含了許多小的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很清楚地指出實質的問題是什么;同時,一些教師在所提的問題設置上表現(xiàn)出缺乏連續(xù)性和層次性,就都會導致學生無法有效抓住教師所提問題的重點。
2.問題類型單一
課堂提問類型上表現(xiàn)出了單一性,例如經(jīng)常以“是”與“不是”、“對”與“不對”為回答的展示性提問。而那些既有利于激發(fā)思考,又能訓練學生能力的參考性問題或開放性問題課堂上很少見??梢哉f這樣的問題缺乏延展性和變化性,同時答案的固定性直接導致了學生不能有效的進行展開思路。因此,最后只能使我們提出的問題缺乏吸引力,只能是自問自答。一些教師為了營造課堂氛圍而頻繁的采用一問一答,這種只重數(shù)量不重視質量的作法,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參與積極性。
3.提問時機不佳
教師在選擇問題的提問時機上把握不好,將嚴重的影響問題提問的時效性。此問題在年輕老師中較為突出。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在提出問題后,馬上就要求學生或自己給出答案。這樣的行為后果就是學生無法進行思考,只能機械的進行學習。
4.答案注重標準
一些教師進行課堂提問過程中只是追求標準答案,只要沒有學生說出標準答案就一直的問下去,直到有人說出正確的標準的答案才能結束提問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不同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給以批評。對于,學生回答錯在哪里,教師不會給以過多的解釋和分析。
二、高中政治課堂中教師提問策略優(yōu)化
1.理清問題實質,設置要有明確性
問題,中文詞語,意為“要求解答的題目”,或“需要研究解決的疑難和矛盾”等。其具有心理學、思維、語言學等三個維度。也有學者認為問題既是標準與實際之間的差異。在一個問題的形成過程總要滿足給、目標和障礙這三個要素。問題是可以根據(jù)不同標準劃分不同類型的,例如精確問題與模糊問題、常規(guī)問題與非常規(guī)問題、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問題、呈現(xiàn)型問題、發(fā)現(xiàn)型問題和創(chuàng)造型問題、對抗性問題與非對抗性問題等等。因此,教師提問不能隨意性過大要具有明確性。
2.問題類型豐富,內容要有吸引力
相對于展示性問題來說,參考性問題由于其具有的開放性特點,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但是,僅僅依托這兩種問題,是無法滿足吸引學生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jù)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境選擇更多的問題種類加以合理的設置。對于提高教師提問的吸引力來說,可以通過不同類型問題的運用、不同問題的表述方法以及變化的候答和理答加以實現(xiàn)。例如,在提問的表述上可以通過教師語調的高低、長短等變化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再例如,在候答的過程中通過行為語言給以鼓勵和引導等;再例如,在理答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圖示手段提高問題的直觀性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印象。
3.問題提問恰當,時機捕捉要靈活
課堂提問不單純是教師的一種教學行為,更是師生情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橋梁。課堂中教師能善于抓住提問的時機,將直接影響預先所設計問題的有效性高低。最佳的提問時機應該出現(xiàn)在學生所處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tài)。具體可以從學生思維狀態(tài)上捕捉提問的最佳時機;在教材的精華處撲捉提問的最佳時機;在教學內容的關鍵處撲捉最佳的提問時機;在學習內容的變化處撲捉最佳提問時機;在學習內容的空白處撲捉最佳提問時機。
4.提問方法多樣,難度設計要分層
人認識事物的過程總是由具體到抽象、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因此,提問的設計要講究整體性。課堂提問要圍繞一個“關鍵點”展開,形成一個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問題鏈”并使這些問題呈現(xiàn)出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后相連的關系。所以,教師提問要掌握方法,要注重問題的整體性,要從貼近現(xiàn)實的視角去設計問題,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問題。愛因斯坦也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對于提問方法,筆者整理后認為鼓勵法、激將法、遷移法、設錯法、圖示法、導讀法、比較法、換位法、劃定答域法等都值得我們加以踐行與掌握。如設錯法,即在學生上課回答不積極主動的情形下,教師可以故意說錯答案,引導學生搶答,這樣可以振作學生的精神,有利下面問答的開展。
總言之,要想扭轉課堂上學生的默默無語,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其開口并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要讓其從聽客角色變成學習的主角,從問題的回答者變成問題的提出者。
【參考文獻】
[1]王定國.思想政治探究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9(06)
[2]匡美蘭,張波.新課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課探究式教學例談[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9(05)
[3]黃亞.智慧引導,巧妙提問——高中政治課堂的提問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3(03)
[4]肖良.讓課堂在有效提問中鮮活起來——例談高中政治課堂有效問題的設計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09(12)
(作者單位:河北省遵化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