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下要求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7-9年級學生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左右,可學生實際要掌握的字詞卻遠不止這個數字,而7-9年級的實際教學中卻往往忽略了這個數字,致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出現了漢字教學相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這表現在多個方面,筆者從教學實際淺談這一現象的成因及提出漢字教學的一些建議和做法。
【關鍵詞】漢字教學;錯別字;訓練;方法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理念中要求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掌握科學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但縱觀現行初中語文的教學實際,祖國語言文字的教學卻讓人擔憂,中學生短短600字左右的文章,毫不夸張的說其中出現的錯別字普遍多達十幾個,有的近乎幾十。再仔細辨析會發(fā)現錯誤的字詞中又大多是常見字,如“趴”與”扒”、“在”與“再”等,還有的就是徹徹底底的未曾識記的漢字。另外在語文閱卷或平時作業(yè)批改中語言文字的書寫與運用也讓我們憂慮,不少學生書寫潦草不認真,字體不夠規(guī)范,甚至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還有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時要么用詞不當,要么詞不達意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鑒于此筆者就從切身的教學實際出發(fā)談談對這些問題的出現與應對措施的一些個人拙見。
一、語文漢字教學出現錯別字的原因
通過對大量初中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錯別字進行分類歸納中可以看出,學生掌握的字詞只是注重讀音和形體,卻不知道詞語的意義,換句話說就是囫圇吞棗式的接收卻不能全面的理解消化,致使語言運用時出現了音同字義卻相差萬里的現象。完全忽略了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這一基本常識。而統(tǒng)觀我們的教師課堂教學又何嘗不是這樣,一篇新課文,第一節(jié)課板書生字詞,學生黑板注音,集體認定,再對照讀音大聲讀兩遍,課后抄寫兩遍,就算完成了基礎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流程甚至直接幫助學生摘錄自己認為的重點字詞(包括注音),學生照本宣科朗讀后就匆匆結束。忽視語言環(huán)境下的字詞,拋棄漢字意義的語文教學帶來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這一點通過語文試卷中古詩詞的默寫就能夠證明,不少學生對于古詩詞能夠達到熟練的背誦,可為什么默寫出來卻有錯別字?這就是只讀不理解的后果。由此可見一知半解的字詞教學貽害匪淺。
二、語文漢字教學出現書寫質量差的原因
通過對部分學校的班級學生語文作業(yè)的抽樣調查可以看到,中學生的文字書寫問題日漸凸顯出來,書寫態(tài)度不認真而造成的字跡潦草最為嚴重,另外筆畫不合規(guī)范、字體大小不一、字形東倒西歪,實在是慘不忍睹。而調查中發(fā)現存在這些問題與教學過程中對書寫的忽視是有關系的。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雖然強調學生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但從未進行長期的、正規(guī)的、有效的指導與訓練。有的教師在黑板板書、作業(yè)批改中不能做出正確的示范,也誤導了部分學生以為潦草就是與眾不同,就是個性。另外中學學業(yè)負擔重,繁雜的作業(yè)讓大多學生疲于奔命而忽視了書寫,長此以往,潦草不規(guī)范的習慣成自然了。還有,在日新月異的網絡信息時代,形式多樣的文字編輯也讓學生放棄了手寫,隨之帶來的也是嚴重的負面影響。
雖然現在有少部分開明家長能夠認識到孩子的書寫很重要,會千方百計的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漢字書寫習慣,可由于投資大,時間久,收效不顯著,再加上孩子缺少興趣與耐力,最后也會半途而廢。
三、語文漢字教學的幾點做法
針對以上出現的多個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以下幾點嘗試與探究,也獲益不少。
1.收集試卷、整合常見錯別字
各市區(qū)的統(tǒng)考試卷中(含中考),第一項幾乎全是字音字形書寫的基礎題,雖形式多樣,但不變的是對字詞的檢測,里面考查的均是常見的誤讀易錯字。對于這些試卷的收集與整理無疑會讓我們增加知識積累,達到見多識廣的功效。另外讓學生準備一個字詞積累專用筆記本,這樣做便于養(yǎng)成隨時進行錯別字的篩選、登記與訂正的良好習慣。
2.單元歸納、學期匯總
單元教學結束,讓學生整理單元內的字詞,可以分課文進行,也可依據課文對“課后讀寫”環(huán)節(jié)中的字詞進行補充,學期末自然匯總成冊。在整理時要注意字詞的音、形、義,同時進行單元百字競賽或階段性百字書寫大賽,這樣做學生就能反復不斷地進行字詞的識記與理解。
3.閱讀積累、辨析提高
初中生要掌握3500左右的字,可這個數字遠遠滿足不了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因而作為中學生應人手一冊新華字典(現已具備),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及時地積累理解遇到的生字詞,并將其按照音序排序法記錄在“字詞積累筆記”上。同時對那些同音同形不同義和一字多音進行辨析,適時地補充,會掃清學生閱讀理解上的障礙。
4.競賽活動、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動力,競賽是促進,在教學中認識到這一點,就此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就顯尤為重要了??梢越M織的活動有“我是糾錯小能手”,百字比賽,優(yōu)秀“字詞積累筆記”評選,猜字謎,成語接力大賽,寓言故事演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5.書法講座、練筆輔導
針對學生書寫質量差,態(tài)度不端正,書寫不入體的問題,教師應從正面加以引導,而不宜懲罰與羞辱。組織書法興趣小組,開設硬筆書法講座,舉辦書法藝術展覽等等,利用班級的學習園地或學校教學櫥窗對部分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進行展示,更會激勵后進,起到榜樣的影響示范作用。對訓練中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應予以及時的發(fā)現與表揚。這樣一個學生的興趣濃了,更自信了,就會帶動和幫助更多學生的發(fā)展。
以上些許認識與做法是我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總結,僅是一孔之見,如有不足懇請批評指正。但愿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與新課標的導引,我們的教師能夠進一步重視語文漢字的教學,我們的學生能夠熟練地正確而美觀地進行書寫。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大許鎮(zhèn)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