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興趣、幫助后進生建立自信、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三個方面闡述如何通過調動非智力因素,從而實現(xiàn)英語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興趣;自信;師生關系
非智力因素,顧名思義,指人在智慧活動中,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認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nèi)容有:興趣與愛好、愉快的情緒、對事業(yè)的熱情、對挫折的忍受性與意志力、自信心與好強心、遠大的理想與目標等。
部分學生,在進入中學時,雖然已經(jīng)學習了好幾年英語,但在多次考試中連遭失敗,對英語學科已失去了信心,產(chǎn)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他們行為懶散、精神頹喪、成績不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下面就如何運用非智力因素轉化學困生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一、興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開始
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動力。有了興趣,就有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就能充分發(fā)揮主觀潛能,孜孜不倦津津有味地進行學習,即使碰到各種困難也會想方設法去克服,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1.心理學告訴我們,需要是產(chǎn)生興趣的基礎
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必須使學困生明確學習目的,充分認識學習英語是時代的需要,是個人發(fā)展的需要。老師應該不失時機地抓住每個機遇,使每個學困生深刻認識學習英語的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認識。
2.彰顯教師個人魅力,以自身引領學困生愛好英語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英語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自己,進而喜歡英語。在改革教學方式方法的同時,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這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因素。如果老師英語水平不高,就會在教學中捉襟見肘,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老師有高水平的英語,就能在教學中長袖善舞,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和感染作用,正確的讀音、生動得體的語言、純熟高超的聽說讀寫技能都能很好地熏陶學生,直接引發(fā)學生對老師的敬慕和對學習的向往,使學生學習欲望更強,信心更足。
3.通過活動進一步點燃學困生興趣的火花,促進學習
積極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多方面營造校園學英語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增加接觸英語的機會,誘發(fā)學習興趣,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英語教師要想法設法讓學生去接觸相當數(shù)量的英語書籍和英語報刊,引導學生在課余生活中力所能及地用英語進行交際,在校園成立英語角
二、自信是成功的保障,體驗成功是增強自信心的途徑
蕭伯納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自信心就是確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并堅信自己有力量與能力去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一個人自信心的建立不是天生的,更不會隨心而得。那么作為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呢?
1.對學困生要多作肯定性評價
學生判斷能力較弱,老師心理投射是他們形成自我評價的主要來源。學生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確立自信心。如果教師能在批閱作業(yè)時寫些激勵性語言,他就認為自己確實是這樣,遇事敢于自己動手去做;如果你平時老是講有損學生自尊的語言,他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動手去做的信心。因此,我們應多作肯定性評價來滿足學困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學生學會自主、自強、自信、自立,何樂而不為呢?
2.相信學生,珍視學困生每一次細小的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信賴學生,他說:“我加入學生生活中,便發(fā)現(xiàn)他們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chuàng)造力?!碑攲W生自己動手干一些事,或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適當?shù)馁澝姥赞o是滋潤自信心的雨露,能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效應,會使學生在交往中充滿自信心?!碑攲W困生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xiàn)或做得比較好,教師要及時地肯定并加以鼓勵、表揚、引導,直至使后進生產(chǎn)生更大的克服困難的勇氣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3.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
每個學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長。即使是學困生,身上也有長處。因而,要時常注意觀察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給后進生創(chuàng)造閃光的機會,這樣會增強他們進步的信心。細心的教師會注意學生的“獨特方式”,一旦發(fā)現(xiàn)他的某種特長潛能,就滿腔熱情地因勢利導,運用肯定、鼓勵以及創(chuàng)設條件等手段強化它、發(fā)展它。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困生往往極其敏感。他們對人多疑,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老師的表揚與批評會引起他們極度關注。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要做到不嫌棄、不厭煩、不冷淡,而是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幫助,教師要放下架子,走到他們中間去,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他們最可信賴的朋友。教師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寬闊的胸懷教育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和諧、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以上幾點只是我對如何轉變學困生的看法和感受。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教師長期不懈地努力和探索,需要教師具有銳意進取、開拓前進的精神。我堅信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行動起來,關注學困生,針對學困生的實際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細致的努力工作,后進生一定會轉化為好學生。
【參考文獻】
[1]田燕.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轉化策略[J].甘肅教育.2011年12期
[2]李燦東.淺議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J].青春歲月.2011年18期
[3]袁愛秋.淺析農(nóng)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4]沈葉.潤物無聲:英語“差生”的轉化策略[J].考試周刊.2011年47期
[5]厲園光.當代中學后進生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該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GS(2010)G124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澤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