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如能將創(chuàng)作的詩文在教學中恰當引用,可以將多如繁星的知識點濃縮到詩文中,化零為整,化繁為簡,化單調(diào)為豐富,化乏味為有趣。文史結(jié)合,生命靈動,文史聯(lián)姻,佳偶天成。
【關(guān)鍵詞】文史結(jié)合;歷史教學;詩文創(chuàng)作
西漢司馬遷因為一部《史記》被尊為“史圣”,《史記》因其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在史記中,歷史與文學水乳交融,歷史中有文學,文學中有歷史,歷史成了文學,文學成了歷史。歷史是文學不竭的源泉,文學是歷史靈動的舒展,歷史因文學而精彩,文學因歷史而豐富。
歷史與文學是一對情侶,而我們在歷史教學中,往往只關(guān)注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影響,生怕背離了歷史的真實性、知識性,因而忽略了歷史生命的完整性。如果我們讓文史結(jié)合,成就一段好姻緣,我們的歷史教學必將獲得旺盛的生命力。
歷史教學文史結(jié)合,教師可引用或創(chuàng)作詩文引入教學,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感性認識。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
講到魏晉風度時,我先是引用了乾隆皇帝的詩文《七賢詠》,幫助學生了解七賢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竹林七賢的高潔品質(zhì)。
稽生放達意真豪,
詞宗青眼夸神交;
啟事吏隱何妨濤,
沛國予流行淘淘;
向秀佐鍛爐捶操,
小阮不愧玉樹曹;
啊戎清爽午濁醪,
竹林之游芳跲高;
延之過激山去朝,
五君成詠寓貶褒;
我過山陽望古遙,
土卓惟見橫巖峣;
猶使逸興軒軒飄。
詩文充滿靈性,教學意猶未盡,我又將創(chuàng)作的詩文《竹林七賢》誦讀于課堂。
塵世少清凈,治亂總紛爭。
桃源無覓處,優(yōu)游太行中。
修竹搖月影,茂林晃鳥鳴。
饑餐掘黃精,渴飲尋泉聲。
獨臥枕松眠,偕友踏歌行。
哭笑皆本性,醉眼山更青。
在詩文中品味,在意境中陶醉,學生如癡如醉。當?shù)弥窳制哔t就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修武云臺山隱居,我縣已經(jīng)成功舉辦了四屆“竹林七賢學術(shù)研討會”時,學生對七賢文化高度關(guān)注,表現(xiàn)出濃厚的探究興趣,這樣的課程學習持續(xù)延伸,意蘊深長。
學習九一八事變時,我作了一篇《猛回頭》讀給學生。
九一八,永難忘,家仇國恨;柳條湖,造事端,賊喊捉賊;
北大營,炮聲隆,炸我沈陽;狼子心,久蓄謀,昭然若揭;
蔣光頭,不抵抗,為虎作倀;張將軍,走關(guān)內(nèi),背負罵名;
東三省,盡淪喪,日月無光;太陽旗,遍地插,挫我精神;
義勇軍,游擊隊,與國存亡;愿當今,好兒郎,思恥興邦。
這篇詩文讓學生迸發(f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呼聲!那樣自然,那樣樸素,不用提醒,不用啟發(fā);那樣整齊,那樣高亢,氣沖斗牛,聲震霄漢!
學完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我用一首詩進行總結(jié):
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探索
鴉片斷腸國運艱,英雄虎門怒銷煙。
敵艦沿海挑事端,可嘆忠臣遭查辦。
南京條約蘸血簽,割地賠款開口岸。
萬千感慨說近代,百年屈辱情何堪。
強盜欲壑永難填,圓明廢墟淚偷潸。
太平天國風云起,帝封勾結(jié)血雨翻。
虎狼西北又擾邊,左公受命下天山。
收復新疆重見天,引得春風度玉關(guān)。
甲午海戰(zhàn)掀狂瀾,赤子捐軀赴國難。
老臣傷情在馬關(guān),母親含恨拋臺灣。
山東興起義和團,列強心驚亦膽寒。
庚子失敗扼腕嘆,辛丑條約暗河山。
自強求富辦洋務,維護舊制卒破產(chǎn)。
百日維新戊戌年,改良之路舉步艱。
武昌城頭燃硝煙,千年帝制終推翻。
民主科學旗兩面,思想文化啟新篇。
巴黎和會弄強權(quán),反帝愛國怒潮掀。
這些句子大體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內(nèi)容涵蓋了我國近代歷史的重大事件,基本按照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來源于課本,又不株守課本,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脈絡(luò)。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及新中國成就,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恰逢黨的十八大隆重召開,為此,我寫了組詩《獻給偉大的黨》。
革命篇
南湖畫船初啟航,八一槍聲刺穹蒼。
井岡紅旗指方向,星星之火燎大荒。
萬里長征雙腳量,八年抗戰(zhàn)前嫌忘。
西安事變定風波,重慶談判美名揚。
三大戰(zhàn)役弱勝強,百萬雄師過大江。
天翻地覆慨而慷,人間正道是滄桑。
建設(shè)篇
土地改革分田忙,抗美援朝保家邦。
一五計劃傳捷報,三大改造天下公。
躍進公社實荒唐,文化革命太瘋狂。
三中全會再解放,云開霧散見太陽。
聯(lián)產(chǎn)承包有余糧,政企分家終松綁。
民族團結(jié)撫邊疆,一國兩制醫(yī)舊傷。
借來天風正浩蕩,催開人間百花香。
外交篇
和平共處定準繩,求同存異奏諧曲。
聯(lián)大席位失復有,中日建交共執(zhí)酒。
乒乓小球轉(zhuǎn)大球,中美跨洋重攜手。
亞太經(jīng)合辦盛會,申奧成功情封喉。
加入世貿(mào)求合作,奧運火炬照神州。
華夏兒女織錦繡,泱泱大國固金甌。
科技篇
蘑菇巨云騰空起,兩彈一星訪帝鄉(xiāng)。
噴氣飛機馳長空,解放汽車馭東風。
吃飯不忘袁隆平,東方魔稻滿糧倉。
曙光兩千結(jié)奇網(wǎng),神舟系列渺玉皇。
蛟龍入海震龍王,嫦娥奔月驚吳剛。
遼寧艦上神兵降,北斗衛(wèi)星為導航。
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就是歷史課常說常新的話題,了解黨的歷史,是與時俱進的重要內(nèi)容。將多如繁星的知識點濃縮到詩歌中,可以化零為整,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單調(diào)為豐富,化乏味為有趣。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詩文可以與他們的學習如此貼近,原來他們所學的知識可以如此詩化。
歷史是山,文學是水,山環(huán)水,水繞山,山環(huán)水繞永相依。我們的歷史課中不應拒絕文學,否則,我們的歷史課就會成為“無情歷史”和“無生命歷史”。我們應該促成歷史與文學的聯(lián)姻,它們是一對佳偶——天成的佳偶。
【參考文獻】
[1]陳建華.歷史教學呼喚文史聯(lián)姻[J/OL].http://www.docin.com/p-160714342.html.
[2]王保成.關(guān)于竹林七賢的詩文和文學典故[N].焦作日報.2010-2-8
(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