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新課程改革,既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并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歷史 新課改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28
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高中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僅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產生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新課改,旨在轉變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通過高中歷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具有多年的高中歷史一線教學經驗,自新課改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實施以來,我就在不斷地進行反思,在本文中,我對新課程實施以來本人進行的一些思考展開論述。
一、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新的思想與理念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最根本動力,尤其是進入21世紀,人類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fā)展,新理念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高中歷史新課程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適應歷史學科發(fā)展的需要而應運而生的。
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以歷史基礎知識的傳授為主,要求學生在老師講解的基礎上,對史實進行死記硬背。新的高中歷史課程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扎實掌握歷史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還要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從歷史事件中總結經驗教訓,繼承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民族精神。
二、歷史新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
眾所周知,高中生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而且還面臨著高考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將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升學率上,學生將學習的重點放在提高分數(shù)、應對高考之上。對分數(shù)的過分關注使學生拼命地提高學習效率,不斷地積累知識點,卻沒能放慢學習的步伐,認真地去體會歷史,去感悟歷史。
歷史新課程不僅注重學生基礎歷史知識的積累,而且還注重通過歷史學習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歷史的使命不僅僅在于給學生以知識,更多的是教會學生一些做人的道理。高中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辨別是非能力,因此,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地思考,學生的心靈將會受到歷史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
三、歷史新課程要求處理好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關系
高中歷史必修課是學生在高中階段必須學習的課程,同時也是高考歷史題目設置的重點,高中歷史必修課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yǎng)。歷史選修課與必修課不同,選修課的開設主要是為了滿足對歷史學習有濃厚興趣的學生的需要,旨在使學生的歷史視野變得更加開闊,進而使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變得更加濃厚。在新的高中歷史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歷史教材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單元編排,不僅內容十分精煉,而且還能夠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通過歷史學習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廣大高中歷史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通史與專題史有效結合起來,既要讓學生了解通史,又要對歷史事件有深入的了解。
四、高中歷史新課程要求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在新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歷史老師一定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角色,并努力改變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使高中歷史課堂動起來。
改變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方式,使歷史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僅僅依靠粉筆與黑板是難以實現(xiàn)的。廣大高中歷史教師不但要積極地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還要積極地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不同教學手段的運用,調動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并引發(fā)學生不斷地進行深入的思考。
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不僅需要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還要歷史老師積極地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老師可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多媒體有效地輔助歷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
五、認識到歷史練習題的重要性
“想要學好歷史就必須死記硬背”,這是很多歷史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是很多學生的歷史學習觀念。實際上,記憶只是歷史學習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也是如此,對死記硬背的知識點的考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學生想要取得現(xiàn)代考試的勝利,就必須對歷史問題有深入的理解。 那么該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呢?進行歷史題目的練習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認識到想要學好數(shù)學就必須做大量的題目,其實想要學好歷史也有必要進行一定量題目的練習。學生在做歷史題目的過程中大腦處于不斷思考的狀態(tài),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有效的聯(lián)系,尤其是學生在做題目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更能引發(fā)學生去深入的探究,提高學生對歷史問題的認識。廣大高中歷史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重視歷史教材上的課后作業(yè),還要為學生挑選有效的歷史練習資料,促進學生歷史水平的不斷提高。
六、高中歷史新課程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死記硬背”的歷史學習方法已經難以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那么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呢?提高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是關鍵。如果學生對歷史事件并不了解,只是建立在記憶的基礎上,那么學生很容易就會將知識點遺忘,如果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前因后果,那么學生就能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掌握。因此,廣大高中歷史老師要引導學生改變死記硬背的歷史學習方法,讓學生的歷史學習真正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歷史課堂學習的效率。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將產生很大的幫助,將有力地促進學生歷史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新課程的實施又非一蹴而就之事,既需要廣大高中歷史老師的指導,又需要廣大高中學生的積極配合。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實施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在探索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廣大高中歷史老師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應對各種難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新課程扎實的落到實處。就讓我們從改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做起,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相信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