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社會對語文課堂倍感失望——本來可以情趣盎然的語文課卻一潭死水,究其原因與教師魅力有關。
下面從學術的角度,論述一個語文老師要怎樣才有魅力。
一、以德示人,展人格魅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須有高尚的靈魂??v觀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無不把德視為最高智慧。從孔子到陶行知,從柏拉圖到蘇霍姆林斯基……他們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在功利侵蝕的大潮中保持一份從容和篤定,心靜則遠,淡泊明志。不把追逐利益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懷持寧靜自由的心態(tài),從容地去追求浮躁時代樸素的教育真諦。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當作發(fā)展中的人和能夠發(fā)展好的人。為孩子夯就堅實的心路歷程,讓孩子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二、豐厚學養(yǎng),展底蘊魅力
有魅力的教師是專注于自身學養(yǎng)的豐厚,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涵養(yǎng)自己的專業(yè)精神。學高為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對教材精深的認識,精就是要“知得深”;博就是要“懂得廣”;要能觸類旁通。總能為自己設定發(fā)展目標,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胸無春秋自難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教師要博覽群書,開闊視野,豐富閱歷,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只有多讀書,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蘊,有責任喚醒學生們內心深處對語文學習的渴望,引領學生豐富的精神世界。
三、心存愛心,展激情魅力
教師要真切地關愛學生,理解尊重學生,用愛心鑄就人格魅力?!皭邸笔亲龊靡磺泄ぷ鞯脑慈?,更是激情課堂的源頭活水。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熱愛生活、熱愛學生、熱愛語文,啟動自己的全部激情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只有全身心地去愛他們,才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容納學生的過失、不足,才能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享受“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快樂。生命因為激情而美麗,語文因為激情更動人。人間因為有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天堂!語文課因為有愛心與激情,同學們將享受陽光般的溫暖和隨時能迸發(fā)創(chuàng)新的靈光。
四、探究教法,展創(chuàng)新魅力
教師應該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墩撜Z》在“論教篇”里說:“生而知之者,上也——生下來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學而知之者,次也——學習以后才知道的人是次等人;困而學之者,又其次也——遇到了困難再學習的人,又次一等;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遇到困難還不學習的,最下等的人”。智力生來有別,但后天勤奮可以補先天不足。對學生“有教無類”,因勢利導,誨人不倦。告訴學生:“日知其所亡——每天學到一些過去所不知道的東西;月無忘其所能——每月都不能忘記已經學會的東西,這就可以叫好學習了;避免苗而不秀——莊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揚花;避免秀而不實——吐穗揚花而不結果實。告訴學生,不能堅持始終,就達不到目的。
五、儒道結合,展智慧魅力
優(yōu)秀語文教師要具備三種智慧。其一是人文智慧。底蘊十足,富有激情,充滿書卷氣,以儒家的思想來涵養(yǎng)自己,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遠”“人文育人,舍我其誰”的責任,還要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有力,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也要有道家的飄逸靈動。在這樣一個喧囂、浮躁、功利的時代,語文教師要想守住自己的操守,讓自己淡定從容、寵辱不驚,需要以道家的思想來潤澤自己。對待個人的名利要有“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憂”的思想,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形之委蛇與心之逍遙的人生境界,讓自身能夠超越生命困境,實現(xiàn)心靈的自由。第二是教育智慧。一個方向不明的語文教師在“毀人不倦”,約翰懷特說:“對教育目的一定要深思熟慮,否則學生很可能毀于你手”。語文教師要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什么是理想的教學境界,什么是優(yōu)質的語文課,怎樣啟迪學生的生命方向與審美的價值”等,要反思教學方法,探索學生的心靈世界,提高學生的感受力、審美力、理解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其三是語文智慧。語文教育是需要情感和心靈參與的。語文老師要“舉著旗子”,而不要“揮舞著鞭子”。要“誠、正、賞、寬”。人性中有自私、貪婪、懶惰等惡性,語文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建立人文道德與理想平臺,阻止學生“行惡”。但人性中更有向善力量,在教學中充分運用文本和生活資源,使其起到引導與激勵乃至凈化學生心靈的作用。在價值多元的時代,要通過方法引導和激勵,改變學生的思維與心態(tài),激發(fā)增長智慧的內在潛能。
六、修煉自我,展個性魅力
個性,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萊布尼次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無個性必平庸。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發(fā)展積極的心態(tài),表現(xiàn)真實的自我。這樣個性越突出明顯,就越有魅力。教師應當有自我的發(fā)展空間,是社會文明的傳承者,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在你身上應該讓學生看到人性的光輝,正義的力量。雖然沒有影視明星的魅力,但同樣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去吸引、感染、陶冶學生,教出自我的風采。魅力是一個教師的人格、道德、知識、智能等品格的綜合體,有魅力就有形象,有就氣質和風度,就能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就能喚起學生心靈的共鳴。教育工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勞動,創(chuàng)造是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斷地提升個人的魅力,才能經營好一個鼓舞人心的課堂。作為教師要不斷地修煉自我,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的精妙,指導的精巧,用詞的精辟,語言的風趣幽默,靈活的教學機智等,讓一節(jié)課如同一個大磁石,深深地把人吸引住。有一個吸引力的教師何常不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人呢?
七、更新觀念,展奉獻魅力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甘為人梯,春蠶吐盡青絲,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yè)、獻給學生。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
八、追求高效,展靈性魅力
“水嘗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才生靈光”。只有在激蕩中才能真正形成高效課堂。這里的激蕩便是富有靈性的思維。課堂是有流水的特征,有形卻又永無定形;永不停歇,又常動常新。教學的特點是活,教學的本質是流動——師生,生生情感的流動——思維的流動。有時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昂與壯闊,有時又是“泉眼無聲惜細流”的靜謐和細膩,無論是熱鬧還是安靜,哪怕是鴉雀無聲,但人們于無聲處也能聽到思維“拔節(jié)抽穗”的聲音,感受課堂和學生的虎虎生氣。一個高明的老師從來不墨守陳規(guī)而是大膽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最佳手段和教學途徑,引起學生求知欲。
九、創(chuàng)設疑問,展思維魅力
創(chuàng)設“有疑”課堂,展原生態(tài)魅力。亞理斯多德說:“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清朝學者陳憲章也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一個教師能夠憑借粉筆、黑板和教材,釋放自己多年職業(yè)生涯所積累的非凡的人生和知識底蘊,在課堂中演繹出精彩的教育故事,那一定是一種唯美主義的原生態(tài)課堂。沒有對生命思維意識的覺醒,僅僅是眼花繚亂、走馬觀花的技術層面上的更新?lián)Q代是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虛浮華麗的假思維課堂。文學性、工具性被花哨的圖片取而代之;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激情洋溢的文字被視聽遮蓋,這是本末倒置,曲解了新課教學理念。
十、博采眾長,展功底魅力
作為一名教師“要在課堂中魅力四射”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文字功底、寫作功底、能說會道。沒有一手拿得出的字,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出口成章的口才是不行的?!皶矶嗲樗乒嗜?,晨昏憂樂每相親”。一段時間不讀書“心源如廢井?!币獙W生喜歡你的課,必須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平臺,如詩歌朗誦,童話故事,小說傳奇,成語俗語歇后語,歷史人物,三國紅樓,課本劇表演,對聯(lián)比賽,作文大賽等。鼓勵學生在知識海洋里去遨游,采擷無窮的寶藏。轉變教師角色,把舞臺讓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在課堂中扮演主角。另外,課外知識的滲透,“幽默藝術,網絡語言,流行歌曲,笑話穿插,百家講壇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背浞终{動學生思維,讓他們在“有趣”中“有得”,在愉悅中啟智益性。
十一、豐盈學識,展文采魅力
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要有豐盈學識給學生開眼界的能力。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耶穌說:“上帝就是力量”;泰森說:“拳頭就是力量”;我說:“聽我講課就是力量”?!昂⒆舆€小時給他們深根,等他們長大了給他們翅膀”。要會安慰學生,“你如果失去了太陽,還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金錢,還會得到友情;當生命離開你的時候,你卻擁有大地的親吻”!要懂得鼓勵學生:“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種尊嚴,讓山花燦爛、山風拂面,讓每個角落都滲透夢的語言;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種磅礴,讓小船遠航,魚兒歡暢,讓每股細流都一往無前,迎風吟唱。”要懂得讓學生文采飛揚。讀李清照,讀到凄婉與哀傷“花自飄零水自流”是怎樣一絲惆悵,“梧桐更兼細雨”是怎樣一縷憂傷。讓學生知道王小波說過的話:“真正的好詩,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像來自星星……”,“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還要告訴學生人生哲理: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去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蘇醒的一天(莎士比亞);如果你是海燕,你就要嫁給洶涌的大海;如果你是天鵝,你就要嫁給寧靜的湖水;如果你是小花,你就要老老實實嫁給花盆吧;種子死了,把它的靈魂送給大地;河流死了,把它的眼淚融入大海;詩人死了,把他們的生命留在詩行里;“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我相信:“這樣的語文課,一定會煥發(fā)出獨特的藝術生命力。這樣的老師,多么有理有情,有識有趣,文采飛揚,激情飄灑。何愁不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