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的生命線就是閱讀和寫作,兩者相輔相成。閱讀就是不斷的吸收積累,寫作就是表達,因此,完美表達的基礎(chǔ)就是閱讀。而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guān)系,造成學生閱讀寫作僅僅停留在表面,閱讀并未能很好地指導寫作,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互背離。如何將二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于漪老師的《往事依依》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積極引導學生琢磨文本,就能讓學生領(lǐng)悟到作者的深情和做人之理,更能讓學生把握住寫作之法。
一、閱讀、寫作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往事依依》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一篇難得的寫作范文。首先,對于教育家,教師和學生都很信服;其次,文章的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并產(chǎn)生共鳴;再次,《往事依依》無論選材還是立意布局和語言等方面都堪稱典范,在文章中有大量的句子可供學生參考借鑒,能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庫;最后,文以載道的文章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在富含真實情感基礎(chǔ)上的淳淳告誡,學生更能容易接受。
在講授《往事依依》的過程中,我將課程設計定位在“與于漪老師一起學寫作”這個核心模塊之上。課前首先介紹了于漪老師,為教學做好鋪墊。在學生自由閱讀了文本后,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文本開頭常被稱為鳳頭,同學們覺得這篇文章開篇符合鳳頭的標準嗎?”有的學生回答:“開篇這段文字的比喻修辭運用十分恰當,給人一種華美的感覺,同時語句用詞方面也體現(xiàn)了獨創(chuàng)性和新穎性特點,如‘搜素枯腸’、‘歷歷在目’等?!币灿羞@樣的回音:“開頭片段雖然寥寥數(shù)字,卻能緊抓文章主題,為承接下文起到了重要作用?!薄靶蕾p了文章的開篇,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嗎?”我繼續(xù)問。這樣學生紛紛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進行歸納總結(jié):一篇好的文章開篇簡潔,寥寥數(shù)字便可緊扣主題,為下文做出良性鋪墊。
從上述不難看出,以“與于漪老師一起學寫作”為主線進行教學,將討論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指導學生寫作作為教學目的。這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語言和布局等綜合到一起,并讓學生的思維深入到課文的每一個角落。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精心研讀文本,模仿文本,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模板中得到啟示,獲得寫作的明燈。從而在完成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上,也能很好地指導學生的寫作,最終讓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實現(xiàn)雙贏的目的。
二、讓閱讀、寫作齊頭并進
閱讀教學的根本在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朗讀意識和積累意識,朗讀能幫助學生增強感悟語言能力,積累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加寫作素材。中學語文教學過程就是閱讀和寫作的過程。因此,在講《往事依依》的過程中,不僅要有閱讀的味道,也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知識積累,同時注入寫作教學內(nèi)容,從而達到相輔相成的目的。
眾所周知,文章的豬肚部分是文章的主體,更是文章的核心,內(nèi)容十分的豐富,快速瀏覽課文之后,教師要及時地讓學生明確本部分的核心內(nèi)容是什么,即鍛煉學生語段內(nèi)容概括能力。如,文章的第五自然段,被多數(shù)的學生選為喜歡的句子,其原因就是這段回憶國文老師在朗讀詩歌時的情緒和動作表情,由于文字直接由事入情抒發(fā)情感,因此將國文老師的描寫十分傳神生動。學生們也做出了寫作總結(jié):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場景描寫也要突出自身的感悟。其主要的方法有將多種描寫手段結(jié)合到一起寫出深情;模仿經(jīng)典范文,從事入情,自然流暢的表達哲理,讓文章魅力無窮。
文章的結(jié)構(gòu)對寫作教學非常重要,如《往事依依》中寫了“‘看山水畫’、‘讀《千家詩》’和‘國文老師講課’三件事,這三件事刪掉一部分或者顛倒順序可以嗎?”我這樣問學生,學生們紛紛回答:“這三件事分別代表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和熱愛祖國,每件事都是一個側(cè)重點。同時,這三件事都見證了作者的成長軌跡,如果去掉任何一部分都會導致文章過分單調(diào),失去了逐漸豐富的內(nèi)蘊?!睂τ趯W生的回答我十分欣慰。學習文本掌握知識固然很重要,還要注重該文本對寫作的作用,如本篇課文不僅注重了豐富的選材,更注重了選材的層次性和典型性。因而在寫作的過程中,要學會遷移,同時恰當?shù)厝谌雰?yōu)美的句子,能增強文本的張力,引用古詩文能平添文章的厚度,從而使文章更加豐富多彩。
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注重文本教學和寫作的關(guān)系,明確文本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寫作。在教學觀念上,首先要重視讓學生獲得自由發(fā)展的機會,從分析和總結(jié)中找到寫作規(guī)律。這種方式比填鴨式灌輸要強得多。
三、閱讀是寫作的源頭
寫作不僅僅是掌握寫作技巧,更要有豐富的語言知識,沒有豐富的語言知識就不會有新鮮的詞匯,寫出來的作品必然了無興趣。生活猶如源泉,文章就是源源不息的溪流,源頭水源豐富,溪流自然奔流不息。從學生角度講,閱讀就是寫作的源頭,只有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才能增強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豐富個人情感并能很好地指導寫作。優(yōu)秀文章的結(jié)尾要收縮有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加完整。而《往事依依》的結(jié)尾就是這樣的典范。而于漪老師也淳淳教導我們,光讀幾篇課文是不夠的,課外書籍也要認真讀,要走進書的海洋,深入社會生活的空間里,全方位增加知識的積累,抓住寫作的源頭。
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只有多讀書才能拓展視野,豐富知識。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不僅能提高寫作水平,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熏陶,最終全面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統(tǒng)一體。語文教師要依據(jù)文本的特點,以課文為平臺發(fā)揮其窗口作用,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不斷網(wǎng)羅吸收素材,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學會掌握文本所體現(xiàn)的作者的行文結(jié)構(gòu),以及寫作技巧,并把這些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寫作過程中,從而達到寫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