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2月教育部正式出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那么,如何能開展好小學書法教學,提高學生書法水平,書法藝術鑒賞水平等變成為了所有書法教師乃至學校領導所面臨的一大難題。本文通過對書法教育當中應遵循基本原則的表述,希望能對改善當前中小學書法教育現(xiàn)狀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書法教育;小學;基本原則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zhì)具有重要作用。書法教育質(zhì)量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書效果。筆者認為良好的書法教學策略對于上好一節(jié)課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小學書法教學策略的科學合理,不僅關系到小學生的書法水平的提高,而且還關系到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為使小學生在學會并掌握基本的書法常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理論研究,覺得在小學書法教學中應當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循序漸進的原則
書法教學要按照書法學科的邏輯系統(tǒng)和學生認識發(fā)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掌握書法基礎知識和書寫技能。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原則應該體現(xiàn)在書法教學的全過程。
(一)先從基本點畫學起
學好漢字的基本筆畫,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工程。小學生學習書法要先從基本點畫學起,再進行整字結體訓練,先學獨體字,再學合體字和復雜字,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對特別難寫的字教師要作重點講解。這樣的教學能逐個分散學習難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也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習書興趣。
(二)從摹到臨再到創(chuàng)作
書法臨摹,是以古今優(yōu)秀法書作范本進行的臨習、摹寫活動,是習字學書過程中必須認真對待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學習書法的初級階段,一定要從臨摹開始,先摹再臨。摹的最初是可以采取雙勾的方法,練過幾次再單勾。然后轉到臨,臨寫、背臨可交叉進行,同時又按一定的次序。創(chuàng)作是教學當中較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筆者認為從集字開始較好,畢竟對小學生來說,直接進行創(chuàng)作會略顯困難。
二、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這個概念是宋代朱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概括出來的。因材施教不僅是我國古代教學思想與教學經(jīng)驗的結晶,同時也是現(xiàn)代教學包括書法教學中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和原則方法,它具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和實用價值。如果我們在書法教學中不顧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都用一種模式去教,那勢必會影響一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書法教學中的因材施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選貼
字帖是學書者的無聲之師,初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字帖的選擇。尤其是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差異很大,雖然都能聽憑教師指定字帖進行學習,但由于每個人的氣質(zhì)、愛好和基礎不同,學習效果可能會相差很多。所以我們教師在給學生選定字帖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愛好和學生本身書寫的筆畫特點,不必強求一致。要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范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他們帶來順利的進步。
(二)練習
練習是學生提高書寫水平的主要手段。對不同的學生可制定不同的練習目標,比如練習的數(shù)量、速度和時間等。例如有的學生練習時知道思考,自覺的反復對照自己的字和帖上范字,尋找差距,對這樣的學生就不必要求他大量的練習,可根據(jù)學生個人情況靈活掌握。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書寫水平不同,教師在教學時還要做到教學方法和手段因人而異。有的學生自覺性較差,要靠別人督促,教師要多用心,并逐步培養(yǎng)他的自覺學習的習慣;有的學生練習時一味的貪多求快,對這樣的學生就要在肯定他練習數(shù)量的同時加強對他的練習質(zhì)量的要求,告訴他多而濫不如少而精;對進步明顯的學生多表揚鼓勵;加強對個別學生有針對性的輔導。為提高學習效率,教師還可把學同一個字帖的學生編為一組,任命寫的最好的學生為組長,開展優(yōu)差生結對幫教活動和小組長進行二級輔導活動等。
三、培養(yǎng)興趣的原則
傳統(tǒng)的書法教學常用講授法,以機械的臨帖為主,這種單一、重復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教師書寫的基本功,在課堂上發(fā)揮其可視性、能動性。教師的準確示范,從直觀上可以誘導學生書寫的興趣和激情,使課堂教學既生動又活潑。實際教學中還可穿插使用寫字游戲、編順口溜等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學運筆方法時,可編成順口溜“小小一點要點好,提鉤尖折又有角,學會頓筆很重要,運筆輕重要記牢。橫要平,豎要直,認真練習工夫到,撇出鋒,捺伸腳,筆畫健美字才好”。這樣寓教于樂,學生既掌握了運筆方法,又增添了情趣。此外,教師在書法教學當中還應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基二[2013]1號《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2013(02)
[2]謝貴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書法教育(D),2011(10)
[3]肖國崇.書法教育與研究(M),2006(04)
[4]李敏.少兒書法教育雜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2)
個人簡介:
周志剛,男,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