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實際上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我們不能把青少年教育的責任全部壓在學校教育上。三者的關系應該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因此,只有把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統(tǒng)一起來,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目標一致,功能互補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合力
近年來,青少年問題頻出,自殘自殺殺人,強奸搶劫盜竊等等不斷見諸報端,而每一篇報道的結尾都會不約而同的問一句: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到底怎么了?
青少年教育失敗就只是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嗎?
其實不然。教育實際上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然而長期以來,教育被廣泛的認知為學校教育,人們把教育重擔全部壓在學校教育上,造成如果學生出現(xiàn)任何問題,矛頭通通指向學校。當然,學校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負有重大的責任,但是我們不能忽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和應負的責任。作為教育工作者,通過多年的學生教育工作,筆者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學生教育中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此簡要談談自己的觀點。
筆者認為,在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則主要承擔知識傳播者的角色,兼有德育的部分;社會教育作為一個整體的大環(huán)境,對人后天的影響相當大,可以對前二者力所不及的方面進行有利補充。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才能真正意義上完成完善青少年教育。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對于孩子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多蒙茜·洛·諾爾特說過:“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斗爭;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p>
家庭教育是所有孩子接觸到的最初的影響最深遠的教育。孩子在進入學校之前,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就已經(jīng)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盡管這些認知不太成熟,也不十分明確,卻是孩子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認知,潛在的指引著孩子的成長方向。
這些認知(即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品德教育、勞動教育、智育開放、行為習慣等,其核心是“品德教育”,但我們的家長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忽視了德育,把重心放在了智育上——而智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
有人可能覺得奇怪:學校教育不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嗎?德育還排在首位,為什么說智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呢?
誠然,學校教育提倡全面發(fā)展,這是由學校教育的任務——根據(jù)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系統(tǒng)傳授社會規(guī)范、價值標準、知識和技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服務的人一一決定的。
可現(xiàn)實是,學校師資、教育資源是有限的。一個班級往往是十來個老師帶五六十個學生,而這十來個老師大多是文化課老師,品德教育往往落在班主任一人的身上。一個老師對數(shù)十個學生,老師分配到每個學生身上的精力有限。加之升學的壓力,在教學之外,老師很少有精力關注學生學習以外的事情,這就造成了學校教育只能以智育為主,而孩子成長的其他方面——如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孩子好習慣、健全人格,如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人生價值等——只能靠家庭教育完成,學校教育只能起一個引導作用。
畢竟,比起在學校的時間,家長才是與孩子相處時間更長、對孩子影響更大的人。然而很多家長對家庭教育完全沒有概念,把孩子送往學校就全權交給學校負責,做起了“甩手掌柜”,完全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和作用。
除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被人們忽視的教育的另一個重要方面。社會是青少年的大課堂,學生每年有大量的校外生活和活動,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革及各種社會現(xiàn)象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果說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來源于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社會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則來源于社會大環(huán)境給予孩子的耳濡目染。就這就是社會教育影響力大于學校教育的地方。
當然重視社會教育不僅是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讓孩子健康成長,更主要的是要讓孩子具有分辨是非、抵御不良影響的能力。而這又需要家庭和學校對孩子的悉心教育和正確引導。
至此,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當代青少年教育應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教育齊心協(xié)力完成的。三者不存在隸屬關系,各有相對的獨立地位和獨特功能。三者互相依存、滲透、影響、制約。因此,只有把這三方教育統(tǒng)一起來,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目標一致,功能互補的教育合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應與學校通力合作,積極參與到學校教育中來。而學校作為專業(yè)的教育組織,應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學校應對家長們進行指導和幫助,幫助家長們走出“重智輕德”、“甩手掌柜”的誤區(qū)。
其次,作為教育的專業(yè)組織,學校也應該積極發(fā)揮其作用。教育學生,不能單靠個別老師,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最后,社會教育方面,社會應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條件。只有努力構建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wǎng)絡,才能使孩子們“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