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橘皮作為吸附材料對含Cr(Ⅵ)廢水的處理效果,對吸附劑用量、吸附時間、Cr(Ⅵ)溶液初始濃度及pH進行了優(yōu)化。結(jié)果表明,在常溫條件下,吸附時間為20 min、酸改性橘皮用量為6 g/L、Cr(Ⅵ)溶液初始濃度為7 mg/L、pH為2.0時,酸改性橘皮吸附效果更好,此時Cr(Ⅵ)的去除率可達98.14%。
關(guān)鍵詞:橘皮;酸改性;Cr(Ⅵ);吸附效果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1-2508-03
工業(yè)廢水是造成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隨著電鍍、制革、印染、化工等工業(yè)的發(fā)展,重金屬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污水、污泥、土壤中重金屬含量的超標會對環(huán)境造成潛在的危害。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的耕地受污染面積2 667萬hm2, 其中受到Cd、As、Pb、Cr、Hg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近2 000萬hm2,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5。重金屬在環(huán)境中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危害,并可能通過食物鏈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危害人類的生存安全。
Cr是一種用途廣泛且有毒的重金屬,主要分布于巖石、土壤、大氣、生物體和水中。在水環(huán)境中Cr主要以Cr(Ⅲ)和Cr(Ⅵ)兩種價態(tài)存在,與Cr(Ⅲ)相比,Cr(Ⅵ)有明顯的致癌、致突變作用。一般認為,Cr(Ⅲ)的毒性僅為Cr(Ⅵ)的1%,Cr(Ⅵ)對皮膚有刺激和過敏作用,對呼吸系統(tǒng)和內(nèi)臟產(chǎn)生損害。
水體中的Cr污染主要來源于電鍍、制造合金、印染、電鍍、顏料等行業(yè)廢水的排放[1]。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用氧化還原處理法、離子交換處理法、化學沉淀法、蒸發(fā)濃縮法、生物處理技術(shù)、膜分離技術(shù)、吸附法等方法來對含Cr廢水進行治理[2-4]。其中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劑將水樣中的一種或數(shù)種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適宜溶劑、加熱或吹氣等方法將預測組分解吸,達到分離和富集的目的,因此吸附法也是污水處理常用的方法之一。
近年來,生物質(zhì)材料作為吸附劑用于污水凈化已經(jīng)逐漸成為國內(nèi)外科研工作者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雖然生物質(zhì)材料對廢水中的污染物吸附量較小,但由于生物質(zhì)材料來源豐富、取材方便、成本低、可直接處理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成本,因此,將其用于廢水處理具有一定的應(yīng)用前景。農(nóng)作物廢棄物作為吸附劑主要是利用其主要成分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及少量無機硅的結(jié)構(gòu)。天然纖維素的吸附能力并不很強,但是通過化學改性后,可使其具有很強或更多的親和基團,成為性能良好的吸附材料[5-8]。因此,試驗采用橘皮為吸附劑,通過對酸改性橘皮吸附廢水中Cr(Ⅵ)的研究,確定了其最佳吸附條件,以為水體中Cr污染的去除提供技術(sh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及儀器
試劑:鹽酸(HCl)、磷酸(H3PO4)、氫氧化鈉(NaOH)、丙酮(CH3COCH3)、硫酸(H2SO4)均為分析純,重鉻酸鉀(K2Cr2O7)為優(yōu)級純,所有試劑均產(chǎn)自白銀良友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所用水均為實驗室自制蒸餾水。
儀器:CJJ-931型六聯(lián)磁力攪拌器(江蘇金壇環(huán)保儀器廠)、WFZ UV-21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GZX-9140 MBE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迅實業(yè)有限公司)、HS1003S型電子天平(武漢橫瑞稱重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 吸附劑的制備
1.2.1 預處理 將試驗所需的南豐橘皮在室溫下風干后粉碎,選出粒徑介于0.25~0.50 mm的顆粒,用去離子水浸泡24 h,去除懸浮細小物質(zhì)和可溶性物質(zhì),在室溫下風干備用。
1.2.2 改性 稱取50 g預處理后的橘皮,置于2.5 L大燒杯中,加入500 mL濃度為1 mol/L的磷酸溶液,攪拌2 h后,經(jīng)離心去除上清液,用去離子水清洗至中性,在80 ℃下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備用。
1.3 Cr(Ⅵ)溶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經(jīng)120 ℃干燥2 h的K2Cr2O7 0.282 9 g,用蒸餾水溶解后,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時Cr(Ⅵ)濃度為100 mg/L,將此溶液作為儲備液,用以配制不同濃度的Cr(Ⅵ)溶液。
1.4 酸改性橘皮對Cr(Ⅵ)的去除試驗
在20 ℃時,將不同濃度的Cr(Ⅵ)溶液200 mL分別置于250 mL燒杯中,用1.0 mol/L HCl或NaOH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加入一定量的橘皮(對照)或改性橘皮,在水浴恒溫振蕩器中以150 r/min振蕩吸附一定的時間,靜置10 min后過濾,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濾液的吸光度,并計算Cr(Ⅵ)的去除率η:
η=(A0-A)/A0×100%
式中,A0為處理前廢水的吸光度,A為處理后廢水的吸光度。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吸附劑用量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Cr(Ⅵ)溶液初始濃度為5 mg/L、溶液為自然pH時,考察吸附劑用量對Cr(Ⅵ)的吸附效果,結(jié)果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當吸附劑為橘皮時,Cr(Ⅵ)的去除率隨著吸附劑用量的增加先快速上升而后趨于平緩,吸附劑用量小于8 g/L時去除率快速增大,吸附劑用量為10 g/L時去除率達到最大,為99.13%,再增加吸附劑用量去除率基本不變。酸改性橘皮在吸附劑用量在4~14 g/L時對Cr(Ⅵ)的去除率變化平緩,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在4 g/L時去除率即達到98.21%,吸附劑用量為10 g/L時去除率達到最大,為99.34%。由此可見,酸改性橘皮處理含Cr(Ⅵ)廢水的去除率更高。后續(xù)試驗中均采用橘皮用量為10 g/L,酸改性橘皮用量為6 g/L。
2.2 溶液pH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Cr(Ⅵ)溶液初始濃度為5 mg/L、橘皮和酸改性橘皮用量為10 g/L和6 g/L時,調(diào)節(jié)溶液pH以考察溶液pH對吸附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溶液pH的升高,兩種橘皮對Cr(Ⅵ)溶液的吸附效果均呈現(xiàn)出逐漸降低的趨勢。當溶液pH為1.0時,兩種橘皮對Cr(Ⅵ)的去除率均為最大,且橘皮和酸改性橘皮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9.25%和99.75%,由于溶液pH為1.0和2.0時對Cr(Ⅵ)的去除率相差不大,因此后續(xù)試驗均調(diào)至溶液的pH為2.0。
溶液中的Cr(Ⅵ)主要以HCrO4-、Cr2O72-形式存在,當pH較低時,此時由于溶液中存在較多的質(zhì)子H+,因此橘皮表面存在的功能基團接受溶液中的質(zhì)子H+,從而形成正電性的-NH3+、-OH2+吸附中心,通過靜電作用,溶液中存在的含Cr(Ⅵ)陰離子團就會被橘皮表面形成的正電吸附中心所吸附,當pH較高時,溶液中的質(zhì)子H+較少,所以橘皮表面正電吸附中心的數(shù)目較少,從而影響了吸附劑的吸附效率。由此可見,橘皮表面帶正電荷的功能基團與含Cr(Ⅵ)陰離子團間的靜電作用在吸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酸性環(huán)境下更有利于生物質(zhì)吸附劑對溶液中Cr(Ⅵ)的吸附。
2.3 Cr(Ⅵ)初始濃度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橘皮和酸改性橘皮用量為10 g/L和6 g/L、溶液pH 2.0時,考察不同初始濃度的Cr(Ⅵ)溶液對吸附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從圖3可以看出,當Cr(Ⅵ)初始濃度≤7 mg/L時,兩種橘皮對溶液中Cr(Ⅵ)的吸附效率均維持在較高水平,當Cr(Ⅵ)初始濃度等于7 mg/L時,酸改性橘皮對Cr(Ⅵ)的去除率為98.05%,橘皮為95.98%;當Cr(Ⅵ)初始濃度大于7 mg/L時,兩種橘皮的吸附性能均呈現(xiàn)出明顯下降趨勢,這是由于橘皮吸附的Cr(Ⅵ)主要是以HCrO4-形式存在, 而Cr(Ⅵ)初始濃度的增加會使Cr2O72-所占比例增加,這樣就導致了對Cr(Ⅵ)去除率的降低[9]。以上結(jié)果說明橘皮、酸改性橘皮對低濃度的含Cr(Ⅵ)廢水處理效果明顯,而對高濃度的含Cr(Ⅵ)廢水處理效果不佳,且兩者處理效果無明顯差距,故Cr(Ⅵ)初始濃度可選擇為7 mg/L。
2.4 吸附時間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在橘皮和酸改性橘皮用量為10 g/L和6 g/L、Cr(Ⅵ)溶液初始濃度為7 mg/L、溶液pH 2.0時,考察吸附時間對吸附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吸附時間的增加,酸改性橘皮和橘皮對Cr(Ⅵ)的去除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且橘皮在20 min時即達到97.39%,酸改性橘皮在20 min時達到98.14%。由此說明,對于不同方式預處理的橘皮,酸改性橘皮對Cr(Ⅵ)的去除率略大于橘皮,且經(jīng)過很短的吸附時間,酸改性橘皮及橘皮均能很快達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優(yōu)化的吸附時間可選擇為20 min。
3 結(jié)論
用橘皮作為吸附劑處理水中Cr(Ⅵ)的研究表明,使用橘皮及酸改性橘皮來處理含Cr(Ⅵ)廢水效果都很好,但相比較經(jīng)酸改性后的橘皮在同等條件下的吸附效果更好。酸改性橘皮優(yōu)化的吸附條件為吸附劑用量6 g/L、Cr(Ⅵ)溶液初始濃度7 mg/L、pH 2.0、攪拌時間20 min,在該條件下,Cr(Ⅵ)的去除率可達98.14%。
參考文獻:
[1] 李曉紅,劉作華,劉仁龍,等.微波技術(shù)在含鉻廢渣解毒中的應(yīng)用[J].壓電與聲光,2004,26(4):334-336.
[2] 牛曉霞.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綜述[J].洛陽大學學報,1999, 14(4):39-43.
[3] 鄒 平,高廷耀,彭海清,等.高濃度含鉻廢水的預處理[J].中國給水排水,2002,18(8):70-71.
[4] HAFEZ A I, EL-MANHARAWY M S, KHEDR M A. RO membrane removal of unreacted chromium from spent tanning effluent. A pilot-scale study, Part 2[J]. Desalination,2002, 144(1-3):237-242.
[5] 許茂東,吳之傳,張 勇,等.玉米芯對活性艷紅K-2BP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動力學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2009,24(1):25-28.
[6] 廖朝東,廖正福.花生殼的綜合利用研究(一)——花生殼改性制備重金屬吸附劑初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21(1):68-70.
[7] WARNOCK D D,LEHMAN J,KUYPER T W,et al. Mycorrhizal responses to biochar in soil——concepts and mechanisms[J]. Plant and Soil,2007,300(1-2):9-20.
[8] 安增莉,侯艷偉,蔡 超,等.水稻秸稈生物炭對Pb(Ⅱ)的吸附特性[J].環(huán)境化學,2011,30(11):1851-1857.
[9] 陶長元,曹 淵,朱 駿,等.農(nóng)林生物質(zhì)在含鉻廢水處理中的應(yīng)用[J].環(huán)境污染治理技術(shù)與裝備,2005,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