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控機床制造存在原材料品種多管理難問題,而且對于精密機床制造公司而言面臨產品研發(fā)和產品隨著技術更新隨時要更新換代的風險,原材料采購要時限上和采購量上要嚴格控制,如何保證生產又不造成積壓,加速采購周轉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因此采購應從傳統(tǒng)轉向現代化管理控制,建立起供應鏈管理經營理念,打造出以客戶為中心,追求產品生產和流通的最高總體效率,采購控制模式也應由“供→產→銷”傳統(tǒng)模式向“銷→產→供”現代管理模式轉化。
關鍵詞:數控機床;采購策略;效益
一、緒論
1.數控機床的材料使用特殊狀況
直接原材料的采購針對機床所需原材料按大類主要分為不銹鋼管、型材、圓鋼、板材、鍛件、鑄件、銅棒、鋁棒、電氣元件、機械配件、電機、泵、標準件、機械配件、伺服電機、氣動元件、潤滑元件、傳動件、數控系統(tǒng)等。通常機械制造企業(yè)的每個品種的型號又可分為至少十幾種,這樣下來一般機床制造企業(yè)的材料都有幾萬種,根據原材料供應種類和采購特點如何做好及時采購保證公司生產又不能過量采購造成物資積壓過時成為公司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了。
2.數控機床采購控制的重要性
一般公司在成長過程中對供應鏈管理不重視,認為現代市場是供方市場,對于采購管理的流程和制度都流于形式,對如何通過供應鏈的打造提高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從沒認真考慮過。
采購的控制策略是基于采購產品及市場分析的基礎之上, 從物料成本分析、物料價格分析、供應商分析等方面加強對采購的分析,并在事前規(guī)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等方面實施對采購成本的控制。數控機床采購控制策略可從以下幾點建立。
二、設立采購組織,明確人員責任分工
1.設立部門,構建采購架構
采購業(yè)務應當集中,避免多頭采購和分散采購。因此可針對外購周期長設立專門的外購人員,對采購材料 采用了外購和內購分開,采購部下設國外購科及國內采購科。針對原材料品種多,細分種類多,對每個采購員采取了分類管理,各管一片,采購員人員分工上網的管理方法,建立網絡管理公共區(qū),發(fā)布重大的采購信息.防止暗箱操作,對常規(guī)性采購,由采購員清楚每個所管供應商的料,和供應商通過公司郵箱郵件往來商定.以提高采購業(yè)務效率,堵塞管理漏洞。
2.人員崗位輪換制度
對辦理采購業(yè)務的人員定期進行崗位輪換。管采購進口件的一定期限后可管委外加工,管委外加工的可管標準及電器件的采購。
3.培訓采購人員素質,提高職業(yè)素質
目前,隨著信息化外部技術的發(fā)展而采取新的戰(zhàn)略管理,這就要采購人員提升素質,依據ERP系統(tǒng)完善而高效的計算機網絡是手段基礎,加快了采購工作的運轉速度,使各項工作更加準確,更有計劃性。如不能適應采購信息系統(tǒng)人員進行換崗。對采購的物料利用ERP系統(tǒng)進行編碼和配置圖片。
三、推進ERP控制,依據需求計劃和采購計劃采購
1.依據計劃控制采購的必要性
傳統(tǒng)的采購管理模式在行業(yè)的應用,是在資源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手段對采購資源進行搜索,數控機床產品系列較多、顧客的 標準化少,定制化機型較多等特點,產品結構發(fā)生變化產品成本產生波動,所以要相應地有效控制產品過時和積壓可能。
ERP系統(tǒng)在采購管理方面,著重體現了“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思想。在采購申請、采購數量、采購價格等的控制和分析上,對于采購風險的控制非常全面,故要推進ERP控制管理。
2.運用ERP的MRP采購優(yōu)勢及運用特點
實施過程中,為實現采購與生產的無縫銜接,采購部每月根據生產計劃和庫存情況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公司對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同時審批,采購人員根據采購計劃實施采購。由于零部件種類和數量較多,每種零部件又有多種不同規(guī)格,且進口零件的采購周期較長,對所有原材料按類別和采購周期設定了安全庫存定額,原則上庫存原材料余額需滿足2-3個月左右的生產計劃。
ERP的MRP采購模式進行原材料采購管理, MRP采購是根據主生產計劃內和物料清單以及主產品及其零部件的庫存量,逐步計算出主產品的各個零部件、原材料所應投產時間、投產數量,或者訂貨時間、訂貨數量,并根據計算結果進行采購。由于進行了精確的計劃和計算,使得所有需要采購的物資能夠按時按量到達需要它的地方,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3.采購價目表的運用
對采購原材料供應種類及外購勞務由財務部門編制價目表,超過價目表的采購要進行按權限審批后才能由相應采購員采購。制定合 理的采購底價。
四、建立供應商管理信息系統(tǒng)
1.數控機床供應商行業(yè)狀況
現代企業(yè)采購管理把建立和發(fā)展供應商的關系作為企業(yè)整個經營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加強對供應商這一企業(yè)衍生資源的利用和管理,并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為最終目標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原材料供應種類,數控機床設備涉及的上游行業(yè)主要包括機械制造業(yè)、電子器件制造業(yè)、軟件開發(fā)業(yè)等。
(1)機械制造業(yè)。在機械制造業(yè)中,國內生產企業(yè)眾多,集中度較低,生產所需各種機械零部件可以選擇的面很廣,在價格和供貨量上不會受制于供應商。
(2)電子器件制造業(yè),電子器件制造業(yè)近年來發(fā)展穩(wěn)定,產品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0%左右。生產所需的各種電氣元件均屬于通用的電子器件,產品供應充足。
(3)數控軟件,通常需要外購提前定制,受國外廠家的控制,需要詢價比價來采購。
針對不同供應商的提供材料的特點同,制定合 理的采購方式 不同的招標采購模式對在制造過程中系統(tǒng)所需的各種常見物資,如電纜 、標準 件、軸承 、機械配件、電機等批量較大的通用性物資,可采用招標競價法集中采購,集中統(tǒng)一向生產商直接訂貨。這樣能夠標準化的標準化,能采用通用部件的盡量使用通用部件,通過采取這些措施減少采購品種實現集中采購。
2.供應商分類管理方法
對供應商提供物資或勞務的質量、價格、交貨及時性、供貨條件及其資信、經營狀況等進行實時管理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供應商進行合理選擇和調整。
供應商考核內容①品質評價②交期評價③價格評價④服務評價。采購部在調查的基礎上,組織技質部、生產部對供應商進行評定。根據月度和年度考核績效標準,將供應商分為:A類、B類、C類、D類。A類廠商為優(yōu)秀廠商, B類廠商為良好廠商,C類等廠商為合格廠商, D類廠商為輔導廠商。
分類后對A類和B類可設為具有簽訂框架協議的主體資格的供應商,可發(fā)展作為戰(zhàn)略伙伴。通過供應商分類,為打造出及時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控制成本提供依據。
采購部人員加強對采購活動的記錄臺賬,詳細記錄供應商情況、請購申請、采購合同、采購通知、驗收證明、入庫憑證、商業(yè)票據、款項支付等情況,確保采購記錄與會計記錄、倉儲記錄核對一致。并將其有關情況記錄入供應商相關檔案,作為供應商評審等級依據。
五、建立嚴格的采購驗收制度
企業(yè)通過制定明確的采購驗收標準,結合物資特性確定必檢物資目錄,倉庫人員根據各采購合同及質量檢驗部門出具的質量檢驗證明核對一致后入庫。對驗收合格的物資,填制入庫單,加蓋物資“收訖章”,登記實物賬,每日下班以前當天物資須辦理好入庫單,如無法辦理的通知采購人員和供應商人員將物資送公司寄存庫,補齊各手續(xù)后,才能入庫。
對于驗收過程中發(fā)現的異常情況購合同如超采購預算采購的物資、毀損的物資等,倉庫人員拒收通知供應商和采購部相關人員,對于不合格物資,采購部門依據檢驗結果辦理讓步接收、退貨、索賠等事宜。
六、結論
數控機床制造業(yè)采購從傳統(tǒng)轉向現代化管理控制戰(zhàn)略,建立起供應鏈管理經營理念,打造出以客戶為中心,追求產品生產和流通的最高總體效率, 通過建立架構, 明確分工,加強采購人員業(yè)務素質培訓,對采購人員的績效、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評估,借助信息化的技術,不斷嘗試和探索降低采購成本的方法,提升企業(yè)采購管理的水平。協助供應商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采購成本等方面改進。通對采購流程的控制,從而壓縮供貨時間、對市場需求迅速反應,用最少的采購成本完成訂單,增強產品竟爭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宗虎 權錫哲:《績效考核量化管理全案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