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的臨床特征以及護理措施。方法: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40例老年癡呆患者,并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的20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的20例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在智力狀態(tài)、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比對照組好,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積極的護理干預可以明顯的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臨床特征;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1-115-02
老年癡呆包括血管性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等類型,是一種獲得性的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的改變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增多,我國老年癡呆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1]。本次研究為了探討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的臨床特征以及護理措施,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40例老年癡呆患者,對其治療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將大致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40例老年癡呆患者,所選取的患者均符合有關老年癡呆的診斷標準。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在66-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9.4±5.3)歲;病程為0.9-7.2年,平均病程為(3.8±1.5)年。然后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的20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的20例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的護理內容如下:①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首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收集患者的興趣、認知、體征以及病史狀況,然后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②實施護理計劃:老年癡呆認知障礙的患者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記憶以及語言功能受損,解釋詞語、溝通的能力減弱,導致患者難以清除的將癥狀表述清楚。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要耐心的和患者溝通。③心理護理:老年癡呆患者容易焦慮、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要細心觀察,通過適當?shù)男睦碜o理措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使患者感到身心舒適。④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進行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若患者的食欲較差,可以采取靜脈補充的方式,增加患者的抵抗力。⑤行為干預: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進行護理強化訓練,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生活能力訓練,并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以起到循序漸進的效果;對于行為紊亂,不能正常訓練的患者,可以采用肢體、語言等方式進行適當?shù)男睦碜o理;對于心境抑郁的患者,可以安排一些患者感興趣的活動或者音樂療法等等,每周兩次,每次進行半個小時左右;對于具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則可以采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比如適度的身體保護性約束、模擬在場療法、情感療法等。使患者進行適度的被動運動,如戶外花園散步、室內健身操等,或者實施疼痛管理、理療按摩等舒適療法。
1.3 觀察的指標。治療3個月之后,對兩組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標進行觀察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基礎。
2結果
兩組患者在智力狀態(tài)、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比對照組好,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定向力、思維、記憶力以及語言障礙等。其中語言和思維障礙主要是指患者的語言自相矛盾、詞不達意、缺乏邏輯等,患者不僅注意力難以集中,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計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損[2]。因此,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老年性癡呆主要是由于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形所導致,嚴對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智力狀態(tài)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并且增加了患者的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3]。
老年癡呆患者機體的抵抗力較弱,而且智能和記憶受損,導致患者難以清除的將癥狀表述清楚。所以,在進行護理時,必須對患者的體征、病情以及行為進行密切的觀察,及時對護理計劃進行調整,從而提高護理效果[4]。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對老年癡呆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并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的認知能力有所恢復,且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適應能力也有所改善,對患者的恢復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積極的護理干預可以明顯的改善老年癡呆患者的智力狀態(tài),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1-33
[2] 趙淑云.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癡呆生活質量的探討[J].中國中醫(yī)藥,2010,8(13):143-145
[3] 鄭美愛.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性癡呆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96-98
[4] 張燕紅,麻麗萍,屠麗君,等.老年癡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與認知功能的訓練[J].中華護理雜志,2008,38(11):846-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