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通過護理干預措施減少婦科腫瘤手術后病員留置尿管拔管后引起自行排尿困難的效果。 方法: 選擇我科168例婦科腫瘤術后留置尿管的病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病員采取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措施,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的基礎上增加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幫助病員盡快恢復膀胱排尿功能。 結果: 兩組病員有明顯的差異,經過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的病員,首次自行排尿的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出現(xiàn)排尿障礙、尿潴留的例數(shù)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措施對婦科腫瘤手術留置尿管拔除后自行排尿有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護理干預; 婦科腫瘤; 留置尿管;拔除;自行排尿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1-40-02
婦科腫瘤病員術前常規(guī)留置導尿,有利于消除膀胱充盈,有利于盆腔手術視野的擴展或充分暴露病灶,避免誤傷膀胱和防礙手術[1],術后一般帶管時間較長,常引發(fā)的尿路感染、血尿、拔管困難、拔管后尿潴留等并發(fā)癥常見于臨床[2],如何更好的讓病員拔管后能夠自行排尿,減少拔管后不適,臨床在不斷地爭議和探討,本研究通過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我科168例病員進行觀察和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科2013年1月到9月婦科腫瘤病員168例,其中宮頸癌82例(占 49%),卵巢癌56例(占33 %),子宮內膜癌30例(占18 %),患者年齡17-75歲,平均(43.81±11.53),尿管帶管時間最短5天,最長17天,平均( 10.36±2.18 ),納入標準:無意識和精神障礙,遵醫(yī)行為好,能夠正常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和護理,術前無排尿困難和泌尿道不適。
1.2方法:將所選擇的病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病員均在術前按照標準程序行無菌操作保留導尿,使用材料:廣州維力醫(yī)療16FR一次性使用導尿包。置管后對照組病員術后常規(guī)每天尿道口清潔、碘伏消毒2次,常規(guī)更好集尿袋,能夠進食后指導病員多飲水,尿管持續(xù)開放,拔管未等待膀胱充盈隨時拔管,無膀胱功能鍛煉等護理措施;試驗組病員除采取常規(guī)的消毒、更換引流尿袋等還采取為長期留置尿管的病員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
1.2.1干預方法:術后試驗組對留置尿管的病員采取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①.除每日會陰部溫水擦洗,使用碘伏尿道口清潔2次,術后5天開始用皮膚康洗液10ml加溫開水500ml坐盆,每日2次。②. 術后1天后盡早停用鎮(zhèn)痛泵。③. 病員開始進普食后囑患者多飲水,在床上經常改變體位,早下床活動。④.術后5天定時夾閉尿管,開始Q2H開放,夾閉1-2天后逐漸改為Q4H開放一次。⑤.恢復逼尿肌功能 術后一周左右予以病員腹部肌肉的主動按摩,根據腹部切口的愈合情況,指導病員有節(jié)律地深呼吸,適度地在切口周圍每日順時針按摩腹部肌肉3次,每次5-10分鐘。帶管時間較長的病員術后7-8天開始指導病員有規(guī)律地收縮提肛肌,恥骨尾骨肌,每日練習1-2次,每次5-10分鐘。⑥.術后一周后用熱水袋熱敷膀胱區(qū)。⑦. 拔管時夾閉尿管直到病員感覺膀胱區(qū)脹痛不適,尿意明顯,再行拔管。⑧.記錄排尿日記,記錄夾閉尿管和定時開放的時間,尿量和顏色。
1.2.2 評價方法:記錄拔管后首次排尿的時間和通暢與否 拔出尿管后1h內自行排尿為自行排尿順利;2h內采用輔助措施如:按摩下腹部、聽流水聲,長蹲便器擠壓膀胱區(qū)、排尿不暢,每次量少于100ml等為自行排尿困難;使用輔助措施仍不能自行排尿,4h內感膀胱區(qū)脹痛不適需再次插入尿管引流尿液為自行排尿障礙。
1.3統(tǒng)計學方法: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數(shù)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