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評價成為教學改革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教學評價對反饋學生表現(xiàn)、促進學生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生源相對較差的學校,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自信,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合理的教學評價可以給他們以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約束他們,促使他們在學習中相互比較、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因而信息技術評價中,要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作用,通過調動學生對評價過程的全面參與,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反思、加強評價與教學相結合的過程,成為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整與自我教育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成為學生信息意識和技能不斷增強的過程??傊覀兊囊磺性u價舉措都應當以學生的信息技術的良好發(fā)展為定向。下面是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評價的一點認識。
一、評價的有效性
要使評價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評價氛圍。所以在信息技術學習的初始階段,我們盡管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教學的優(yōu)勢,如:在上信息技術課時,可以用課堂游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評價的時空,接下來傾聽學生的評價,激發(fā)起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為此我認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進行信息技術評價學習:
1、初步嘗試評價。我們可多采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建立起他們評價的信心。
2、基本掌握評價形式。可多采用小組競賽、小組合作、大組交流等多種活動形式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學習交往中主動發(fā)言,積極交流。
二、評價的時機
當學生某種良好的行為出現(xiàn)之后,如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認可,就會產(chǎn)生某種心理滿足,形成愉悅的心境。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捕捉評價時機,用滿懷希望的目光,喜愛學生的動作,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即時、即地的評價。如:在學習制作關于我的家鄉(xiāng)的幻燈片時,學生在上課時說出了很多關于家鄉(xiāng)的趣聞,我會去對他說,“你對家鄉(xiāng)知道的真多,可見你對家鄉(xiāng)的感情有多深。”這些看似平常的話語,是學生們的陽光,是課堂的生命,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
三、評價的多元性
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水平、學習風格和發(fā)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很大,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要正視這種個別差異,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信息技術課程的評價方式的確定和選用,要在保證達到最低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展示自己。一方面,不同起點學生在已有基礎上取得的進步都應該得到認可,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在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設計思路和不同設計風格、對同一問題的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等,都應給予恰當?shù)恼J可與鼓勵。如在教學《圖片的插入》時,在引導學生評價作品的過程中,先引導學生制作關于家鄉(xiāng)風箏的宣傳報,比一比看誰是最優(yōu)秀的小輯?學生的設計各式各樣,千姿百態(tài),這時教師就要針對不同的作品做出不同的評價,學生在評價時也是以自己不同的欣賞眼光去評價,在此評價過程中,還不斷的滲透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這種多元化的評價手段不僅僅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此三維目標得以更好的體現(xiàn)。
四、評價的方法
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發(fā)揮“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評價的方向,點撥他們信息技術評價的方法和概念,我采取的方法如下:
1、建立一套完整信息技術的課堂評價常規(guī)有利于幫助學生順利掌握參與評價的步驟。信息技術課堂評價常規(guī)包括“聽”、“想”、“評”、“聽”?!奥牎笔侵嘎犌宄Ψ降陌l(fā)言。“想”是根據(jù)別人發(fā)言內(nèi)容進行思考,組織好評價的語言?!霸u”也就是以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最后的“聽”是虛心地傾聽別人的反饋意見。信息技術課堂上建立了評價常規(guī),學生評價的內(nèi)容就更具體充實,更具有針對性。
2、掌握信息技術評價的基本方式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評價具有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以及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根據(jù)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的以上特點,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1)、“操作式”評價:信息技術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更應突出信息技術的特征,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術。
(2)、“答辯式”評價:要求學生把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完成的任務寫成學習心得,可以是幾個學生為一小組,由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生組織答辯。
(3)、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評價的語式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嘗試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如果只讓學生使用“對”、“錯了”等簡單的詞匯進行評價,就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我要求學生學會使用“看法+理由”的評價語式。這樣的評價語式不僅讓學生講清楚他的看法,還通過陳述原因清晰地展現(xiàn)出思維過程。
五、評價的工具
隨著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的應用,使信息技術課的評價表現(xiàn)形式,不僅是局限于紙張或者是各類表單,更可以有多種形式:
(1)采用交互式課件。學生完成作業(yè)后由機器做出正確與否的評價,直接給出等級或分數(shù)。諸如:《金山打字》,在學生打完一段文字后,出示聲音與動畫(恭喜,你已經(jīng)是打字高手了),鼓勵提示(再加把勁)等等,充分應用了計算機的邏輯判斷能力與計算功能,及時給出反饋信息,可以給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
(2)利用ftp,建立“信息成長袋”。在開學初,教師可以利用ftp,為每班建好自己的文件夾,每次課堂結束后將自我評價表,小組討論表、作品量分表及作品上傳至ftp,根據(jù)時間命名或自己編號命名。等到學期期末的時候,教師再安排一堂課,將學生自我推薦出的可輸出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覽。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反饋、調整、改善一個學期的學習狀況,對于今后的學習能力,學習自覺性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
以上幾點是我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評價的一點認識??梢哉f,優(yōu)化的評價正是學生主體創(chuàng)新思維的催化劑,正是學生發(fā)展的啟迪劑。
新課程理念下,在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的同時也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雙重功能。不要為了評價而進行評價,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在評價過程中應該實施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這樣才能保證“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