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同學們寫的,編輯們編的,但離不開老師們辛勤的指導、點撥。尤其是小學生,從字,詞,句過渡到段,剛開始練寫作文。有些老師上作文課只是命一個題,交代三言兩語了事,而除此之外,又沒有任何打開思路,啟發(fā)聯(lián)想的東西,因此,學生雖然冥思苦想,卻久久難以下筆,往往下課鈴響了,有些學生還寫不出一個字來。日久天長,學生害怕作文的心理逐步滋長加深,不得不發(fā)出“作文作文,難死小人”的感嘆。那么作文教學如何才能既減輕老師的負擔,又讓學生獲得實際的寫作能力呢?有人說,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閱讀課本的教學就應起到指導作文的作用。這是對的。但是,從閱讀到作文畢竟有一個復雜的過程,閱讀教學能為作文奠定基礎,卻無法代替系統(tǒng)的作文訓練,閱讀教學只能為作文奠定基礎,卻無法代替系統(tǒng)的作文訓練。葉圣陶先生曾說:“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老師只給引導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他還進一步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边@無疑是給我們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方向:即要求教師,乃至學生家長都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作文批改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自己,《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耙杏媱澟囵B(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語文教材中也相應加入了學生修改文章的練習。幾年來,我在這文面作了一些嘗試,下面簡介一下我的基本做法:
一、留心觀察 開啟思路
每一次作文之前,我要先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再考慮好如何開啟學生的思路,觸發(fā)學生的靈感,提供模仿的范例。最后有一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比較科學的訓練序列,有一套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符合兒童學習寫作規(guī)律的方式,應同閱讀教材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這樣才能上好作文課,大面積地提高小學生能動手寫作的水平。
二、示范批改 指導引路
開始進行學生自批自改作文的改革嘗試,一般來說,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對自己文章的優(yōu)劣往往不能了然于胸,甚至有時認為自己作文寫得蠻不錯。此時令其自改,不是不改,就是亂改,這樣不但達不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反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首先教師示范批改,逐步交給學生批改方法。學生作完后,我首先把他們的寫作全部瀏覽一遍,抓住這次作文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出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一篇優(yōu)一篇中一篇劣,刻印出來,分發(fā)給學生,對比評講,當眾修改。在修改過程中統(tǒng)一符號,交給批法,對病句,要加眉批,指出錯誤所在或提出修改建議留給作者自己去斟酌修改。對優(yōu)美語句,盡可能簡要批明好在哪里,評點肯定。對錯誤觀點,可加眉批,也可在總批再指出并分析。在指導學生寫總批時,要求對照本次作文要求努力發(fā)現(xiàn)被批作文的長處,也要用心找出存在的問題。態(tài)度要中肯、語言要謙和,忌全盤肯定,更忌全盤否定。用語力求具體,有理有據(jù),忌下空洞的評語,如“記敘清楚、中心突出、語言通暢”,“錯字連篇,前言不搭后語”等。要使總批力求達到“四性”:鼓勵性、商量性、啟發(fā)性、側重性。這樣教師將修改的方法和過程讓學生了解掌握后,就可以進入第三步了。
三、小組批改 以優(yōu)帶差
在教師示范后,就可以分組批改了。開始分組批改教師最好預先將學生的作文統(tǒng)覽一遍,但不批不改,只將全班的作文情況進行分析分類,一般分成五類:好的,比較好的,一般的,差的,最差的,然后將這五類作文各取一本作為一組進行評文。這樣一人就可以看到五種不同類型的作文,便于學生比較和借鑒。評改小組也由五人組成,按平時的作文能力好差搭配。在批改前教師要將本次作文要求用粉筆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批改時加以對照。接著分組由一個人讀,其余四人聽。在讀的過程中將錯別字、不通的句子劃出來;在聽的時候,把自己對文章的看法隨時記錄下來。然后,針對某篇作文,經(jīng)過小組五人發(fā)言討論之后,由平時作文水平較高的學生執(zhí)筆,將小組成員的意見綜合起來寫出“眉批”和“總評”,做到以優(yōu)帶差。
四、互評自改 相互借鑒
分組評改進行一段后,大多數(shù)學生的自改能力有所提高。這時,就有必要進行互評自改,讓學生自由結對子,兩個人批閱,寫出批改意見,然后各自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每人評閱一篇,時間充足,精力集中,大都看得細致,意見提的中肯,甚至由布局某篇到遣詞造句。在批閱他人的作文時啟發(fā)學生可以不斷聯(lián)系自己作文的內容、過程,相互對比、借鑒。通過互評自改,不僅為同學指出了問題,而且也從同學的作文中學到了長處,為修改評析自己的文章打好了基礎。
五、自我評估 不斷提高
學生有了一定的自改能力后我就放開了手,讓學生自評自結。即學生修改習作后,自我評定作文表達上的優(yōu)缺點,自我總結寫作規(guī)律。這項工作成功與否是前面各項活動是否奏效的檢驗。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開始搞自評自結,教師要對大部分學生評結過目檢查,掌握情況,然后選擇三篇自評自結寫得好的給與表揚,以激發(fā)學生的自評自結熱情和信心。自評自結進行一段時間后,要提高要求,讓學生寫“作文后記”和“評改后記”,對自己在本次作文實踐中的成敗得失進行認真總結,摸索這類文章的寫法,探求同類文體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也可以總結一下本次作文自評中受到的啟發(fā)、感受。這樣自評自結,既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琢磨研究,又能改正自己寫作缺陷。久而久之,不斷總結,不斷提高,使學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葉圣陶語),也就達到作文教學“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葉圣陶語)的至境。
通過三十多年的實踐,我以為指導學生自改自評作文有這樣幾個優(yōu)點:
(一)、能夠發(fā)揮學生學習寫作的主體作用,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習作的實際能力,加速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二)、發(fā)揮了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在學生互評自評過程中,教師可以個別輔導做到因材施教。
(三)、整個評改活動師生揉合在一起,容易產生師生間的信息反饋,反饋速度快,密度大,準確率高??傊?,這樣做的確收到了節(jié)時、省力、高效的優(yōu)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