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五星最好,
燕京玉泉還中。
如果money不夠,
來點散裝也行。
——酒囊老弟贈飯袋兄
1989年7月9日,在返校政治學習結(jié)束后,我們這一年畢業(yè)的同學開始揮手作別,我的大學同學L,在我的畢業(yè)留言冊上留下了這樣一段話。留言冊上,女同學的贈言大多還算勵志,男同學則除了談酒便是色,打趣胡說,全無神圣莊嚴。
“沒有縱情歡樂的成分,一事無成”,尼采如是說。也是,在一個晦暗不明的偶像的黃昏時代,還有什么比自我調(diào)整放松更好的選擇呢?
大學期間,在怯生生度過第一年,在圖書館認真度過第二年之后,我們已經(jīng)徹底適應(yīng)大都市的大學環(huán)境了,手頭也漸漸寬裕起來。有同學組織賣書、賣舞會門票,有些小收入;我則給老師抄書稿,也能掙些辛苦錢。這辛苦錢最終還都是犒勞自己了。
喝酒,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犒勞自己歷史最悠久的方式了。有了些自己的收入,花起來也就理直氣壯了。當時流行喝散裝啤酒,便宜。大家把錢湊起來,一些男同學一人拎倆熱水瓶,幾個人一起騎車到海淀黃莊,如今大名鼎鼎的中關(guān)村,排隊買散裝啤酒;其他同學去買些朝鮮涼菜,食堂里再買回些熱菜,回宿舍聚餐熱鬧。
當年從人大東門到黃莊的馬路上,拎著熱水瓶絡(luò)繹往返的青年男人,成為一景。他們可不是什么勤快的成家男人,都是買散裝啤酒的大學生。我和L個子當年相仿,很瘦小,也混雜于其中。
除了在宿舍喝,我們也會下館子喝酒。
如今人民大學東門對面那座巍峨的現(xiàn)代化商城,在1980年代后期,還是一片低矮破舊的小平房,修車雜貨,什么都有。其中有一家小小的餐館,名為海豐飯館,80年代后期在人大讀書的男青年,大多都會有記憶。我和L也算是海豐???。
海豐飯館里最有名的有兩樣,魚香肉絲和水餃,真正的價廉物美。畢業(yè)后,我在印刷學院工作,食堂伙食差且貴,我做夢都夢見自己端著一份海豐飯館的魚香肉絲,找校長書記理論呢。
大概從三年級起,我和同學們有些錢就會去海豐饕餮犒勞自己。所謂犒勞,不外乎魚香肉絲、水餃、豆腐絲、海帶絲之類,當然,酒是少不得的。主要是啤酒。海豐不賣散裝。我們點的,主要是玉泉和燕京,若是五星,算不錯了。
喝啤酒要走水,從三年級開始的同學聚會,一般都是我留守看桌子,我能忍。直到最后一次在海豐吃散伙飯,我提出了個要求,飯局沒結(jié)束,誰都不能離席。大家應(yīng)承了。結(jié)果,一結(jié)完賬,大家哄地穿出海豐低矮的門洞,倉皇穿過馬路,跑向宿舍樓。
L實在受不了了,只得路邊找棵松樹下解決,我們幾個趕緊在他身后圍上一圈。這恐怕是我們在大學時代最出格的行為了。
L畢業(yè)后回了老家,很快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他后來又被派到了廣州工作。他上的是哲學系,但后來卻考了律師,成了大狀,如今女兒都上了大學,生活幸福。不過畢業(yè)之后,我們一直沒見過,他來北京出差,趕上我也在出差,無緣得見。
2008年,我還在《南風窗》任上,他到廣州公干,我的同學M通知了我,將近20年沒見,激動可想而知,他從遙遠的東北,帶了一柄寶劍給我,他還記得我上大學跟同學練武!
我拎了兩瓶白酒,我們?nèi)齻€人一邊喝一邊聊大學往事,聊畢業(yè)后經(jīng)歷。白酒見底之后,又接著啤酒,最后L躺下了……
同學之間,自是山高水長,更何況我們一起經(jīng)歷了當年那么多大事啊。
相見,怎能不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