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芳 (公安縣人民醫(yī)院功能科,湖北 公安434300)
患者男,23歲。因體檢心臟聽診發(fā)現(xiàn)胸骨兩側收縮期雜音而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颊呱砀?75cm,體質量55kg,體型無力型,心界擴大,心尖位置下移,心尖呈抬舉樣搏動,胸骨兩側可聞及Ⅲ~Ⅳ收縮期雜音雜音,第二心音增強,雙肺未及啰音,口唇無紫紺,無勺狀指,血常規(guī)示血紅蛋白增高(185g/L),血脂高。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左心室大,室內差異性傳到阻滯,余一般情況可。
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心臟位置正常,心房正位,較正常增大,主心腔左室型,內徑70mm,胸骨旁長軸切面可見殘存的室間隔斷端,殘腔位于主腔右前。兩組房室瓣共同開口于主心室腔,心尖四腔可見左房室瓣與右房室瓣相互連接,基底部無室間隔 (如圖1)。主動脈與肺動脈均起自主心室,呈平行走形,主動脈位于左前,內徑29mm,各瓣形態(tài)顯示欠佳,肺動脈位于右后,內徑20mm,瓣環(huán)處狹窄,左右肺動脈發(fā)育較好,內徑分別為14、12mm (如圖2)。彩色多普勒顯示,左右房血流經兩組房室瓣匯入主心室腔,右房室瓣口輕度反流,肺動脈口收縮期呈五彩血流束,血流速度240cm/s,主動脈血流流速75cm/s。
圖1 成年男性單心室超聲圖
圖2 主動脈與肺動脈均起源于主心室并轉位
單心室是一組少見的紫紺屬復雜先心病,心臟只有一個功能性主心室,占先心病的1.1%~4.3%。通常按照主心室的形態(tài)結構將其分成3型,再根據(jù)大動脈排列關系將其分為3個亞型,該患者屬AⅡ型即左室型并左位型大動脈轉位。大多數(shù)單心室患者在出生后短期內死亡,76%在出生后6個月內死亡,多數(shù)的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和肺動脈高壓。本例患者正常生存至成年非常少見,并且患者愛好兵乓球、籃球等,平時運動量較大。分析其原因,雖然單心室腔內的血液屬雙向分流,為混合血液,氧合程度不高,但是患者肺動脈狹窄程度較輕,壓差23mmHg,左右肺動脈發(fā)育較好,血紅蛋白代償性增高,攜帶氧的能力增加,加之主心室射血分數(shù)60% (Simpson法),并且左右房室瓣反流較輕,無房顫、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心肌同步化較好,所以患者無明顯的發(fā)紺癥狀,肺循環(huán)淤血也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