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學習各門學科必須掌握的工具,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學得好,對學習其他學科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因為學生要學的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是以語言為載體,只有剝開語言文字的外殼,才能把握其知識的內(nèi)核。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語文學科處于改革的焦點之一。為了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中職院校首先要肯定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不能將其作為專業(yè)課的“附屬課程”。同時,中職語文教師還要采取一系列相關對策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方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程改革;對策;信息化
1 前言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中職院校教育中最基礎的學科之一,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如何將直接影響和制約其他學科的教學,所以語文學科始終處于中職院校教育教學及其改革的最前沿。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語文學科處于改革的焦點之一。這次語文課程改革不僅涉及教材改革,更重要的是涉及教師在教學中角色的轉(zhuǎn)換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角色是否轉(zhuǎn)換從教學方法上就可體現(xiàn)出來。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么說,本次課程改革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教學方法改革是問題的關鍵。本文嘗試研究中職語文課程教學整改的新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 中職語文課程教學整改新對策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中職院校首先要肯定語文教學的重要地位,不能將其作為專業(yè)課的“附屬課程”。同時,中職語文教師還要采取一系列相關對策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方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2.1 樹立信息時代的語文教育觀
在信息時代,新知識的巨流排山倒海般地涌來,知識的更新速度極快,人的大腦永遠來不及包容如此快速、巨大的信息量。人們必須學會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信息時代,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學語文,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學會融會貫通,形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和語文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強化“課文無非是例子”的意識,充分利用好語文課文這個例子。通過課文,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課文,讓學生學會閱讀之法;通過課文,讓學生學會寫作之法和思考之法;通過課文,給學生做出良好的語文學習示范。教師應言傳身教,教給學生一系列良好的語文行為,逐步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語文習慣,鼓勵學生將課堂上的語文學習之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運用到日常大信息量的收集、利用和傳遞中去,盡快形成語文能力。
2.2 實施語文教學生活化
作為綜合性與社會性很強的學科,語文學習的外延已擴大到人類的一切言語活動。一切聽、說、讀、寫的活動,都是廣義的語文學習;一切文字及聲像資料,都是廣義的語文教材。語言是社會現(xiàn)象,人們是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言的,語文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社會生活中語文習得的作用。社會生活中的語文自然習得在天天延續(xù),它是豐富多彩的,是生動活潑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把課堂語文教學與課外語文學習看成一個整體,千方百計尋找課堂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結點,把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有關內(nèi)容結合起來;把課堂語文教學與學校生活結合起來;把課堂語文教學與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結合起來,保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致性。
另外,現(xiàn)代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報紙、雜志、圖書、廣播、錄像、電影、電視、VCD、DVD、計算機終端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多種信息載體和信息傳輸方式,使人們克服了學習的時空局限。遠程教育網(wǎng)的開通,使學生在家里就能接受到優(yōu)秀教師的學習指導。語文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合作開發(fā)的語文學習軟件層出不窮,使語文學習更加動態(tài)化,充滿生活情趣,因此,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結勢在必然,語文教學必須社會化、生活化。語文教學生活化是加強語文教學與社會溝通,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又一條良好途徑。
2.3 尊重中職生的主體性開展教學
當下的中職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但是逆反情緒也很強。上語文課時,中職生最不喜歡他不懂的地方教師一帶而過,他懂的地方,教師卻一直在喋喋不休。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語文的興趣,上課時不聽課、逃課、曠課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剝奪了學生思維的自主權。為此,教師要采取啟發(fā)式教學、小組合作式教學、問題教學等,這些新型教學法能夠體現(xiàn)中職語文教師既在總體上把握學生的思維流程,保持其良好的方向性,又在每一個具體的思維點上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獨立性,真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疑是學之始,思之端。學生完整的思維過程應包括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或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也就不會去主動思考,那么學習不會真有所得。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就要深入挖掘語文課本,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者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其實,“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毙抡n程改革從課堂教學的內(nèi)部組織形式上促使學生在自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在討論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構成了完整的思維鏈條,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學生思維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提高了思維的強度和實效。
3 結束語
作為學習各門學科必須掌握的工具,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學得好,對學習其他學科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因為學生要學的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是以語言為載體,只有剝開語言文字的外殼,才能把握其知識的內(nèi)核。正如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談到的,教學過程,積累知識的傳播過程,是通過說出來的語言或者寫下來的語言實現(xiàn)的。因此,中職院校要大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語文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有化教學手段,將語文學科的實用性和工具性發(fā)揮到極致,為學生日后的長遠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祝浩華.構建中職學校和諧的語文教學課堂[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9年14期
[2]張良田.語文教育要重新占領基礎教育的制高點[J].語文教學通訊.2009年11月
[3]程達.語文學科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齊小青.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1年11月
[5]楊壕.中職語文教學路在何方——淺析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現(xiàn)代閱讀,2012年2月
作者簡介
黃恒麗(1978-),女(壯族),廣西欽州市;現(xiàn)供職單位全稱廣西欽州北部灣職業(yè)技術學校;職稱:助講;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