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鳳,鄔蓓蕾,徐善浩,王 豪
(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 寧波315012)
潤滑油主要由基礎油和各種添加劑調合而成,潤滑油基礎油和添加劑組成的變化會導致潤滑油品質的變化。指紋圖譜是物質組成整體性和模糊性的綜合體現,當調合潤滑油的基礎油和添加劑發(fā)生變化時,這些變化將直接體現在潤滑油指紋圖譜上。目前,指紋圖譜已經廣泛應用于中藥材的鑒別和質量控制上[1-4],中藥指紋圖譜已經成為國內外廣泛接受的一種中藥質量評價模式。近幾年,指紋圖譜在石油泄漏鑒別、生物柴油識別、內燃機油真?zhèn)舞b別等領域也得到了應用,如Ruan Xinchao等[5]利用固相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建立了生物柴油的化學指紋圖譜;Wang Zhendi等[6-7]對石油泄漏的化學指紋圖譜鑒別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主要采用氣相色譜法或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測定泄漏石油的飽和烴、芳烴分布以及特定的生物標記物,并建立相應的指紋圖譜,從而解決泄漏石油的歸屬性問題;嚴洪連等[8]建立了利用紅外光譜快速鑒別潤滑油真?zhèn)蔚姆椒?;李增芳等?]也利用光譜技術和SIMCA方法對潤滑油的鑒別進行了研究。但鮮見利用潤滑油指紋圖譜進行潤滑油質量控制的報道。本研究采用裂解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對潤滑油進行指紋圖譜研究,對樣品的前處理方法、裂解方式、氣相色譜-質譜條件等影響指紋圖譜穩(wěn)定性的因素進行考察,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獲得穩(wěn)定的潤滑油裂解氣相色譜-質譜指紋圖譜,利用得到的典型潤滑油指紋圖譜建立相應的譜庫,通過圖譜檢索對每個潤滑油進行匹配,識別潤滑油在組成上的不同或變化,為潤滑油的質量控制提供便捷的方法。
主要儀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安捷倫公司生產,7890A/5975C型;雙擊式裂解器,日本Frontier公司生產,PY-2020iD型。
正己烷,色譜純,迪馬公司生產。所用潤滑油由國內外各大潤滑油公司提供。
1.2.1 前處理方法 稱取0.5g潤滑油樣品置于容器中,加入9.5g正己烷溶劑,充分混勻,供裂解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檢測。
1.2.2 裂解儀條件 爐溫:初始溫度55℃,以10℃/min的速率升溫到60℃,保持10min,再以10℃/min的速率升溫到600℃;界面溫度:跟隨爐溫自動升高,最高溫度為300℃;進樣量1μL。
1.2.3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條件 色譜柱:Ultra ALLOY-DTM 柱(2.5m×0.25mm×0mm);柱溫:300℃保持70min;進樣口溫度300℃;色譜-質譜接口溫度300℃;離子源溫度230℃;四極桿溫度150℃;溶劑延遲時間0min;載氣:高純氦氣,流量1.0mL/min;電離方式:EI;測定模式:全掃描模式;進樣模式:裂解器進樣,不分流。
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一般用于納米級到微米級樣品的檢測,一般的稱量裝置不能達到這個精度,無法采用固定質量的模式進樣,同時潤滑油樣品的黏度較大,采用微量進樣針取固定體積的樣品也不能實現,因此采用合適的溶劑將潤滑油先稀釋后,再用微量進樣針取固定體積的樣品溶液進行檢測,以此得到重復性較高的潤滑油總離子流圖譜??紤]到溶劑必須完全溶解潤滑油,同時不能干擾潤滑油的總離子流圖譜,因此選擇沸點低、且對潤滑油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正己烷作為溶劑。
雙擊式裂解器具有單擊式裂解模式、雙擊式裂解模式、釋放氣體模式等3種進樣模式,單擊式裂解模式是設定一個裂解溫度,樣品在該裂解溫度下瞬間裂解,裂解產物隨載氣帶入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進行檢測;雙擊式裂解模式是先設定一個較低的爐溫,讓樣品中一些輕組分先揮發(fā),然后將爐溫迅速升高到一個較高的裂解溫度,剩余的樣品在較高的裂解溫度下瞬間裂解,裂解產物隨載氣帶入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進行檢測;釋放氣體模式是爐溫按一定的程序逐漸升溫的過程,樣品在不斷升高的爐溫下逐漸釋放或裂解,釋放或裂解的產物隨載氣帶入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進行檢測。
2.2.1 單擊式裂解模式 在500℃條件下對SUNISO 4GS潤滑油進行4次單擊式裂解,得到的圖譜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由于單擊式裂解過程的不確定性,很難保證圖譜的重復性,不能得到穩(wěn)定的指紋圖譜。
2.2.2 雙擊式裂解模式 讓正己烷溶劑在50℃條件下預先揮發(fā),然后迅速升溫到500℃的裂解溫度,讓潤滑油在500℃條件下裂解,可以避免溶劑可能引起的干擾導致的圖譜不穩(wěn)定性。選擇SUNISO 4GS潤滑油進行4次平行試驗,結果見圖2。從圖2可以看出,由于裂解過程的不確定性,雙擊式裂解也很難保證圖譜的重復性,不能得到穩(wěn)定的指紋圖譜。
2.2.3 釋放氣體模式(EGA模式) 通過程序升溫的模式,讓潤滑油的組分逐漸釋放,然后通過質譜檢測。選擇昆侖J560、昆侖天潤9000SL-5W-40等2個潤滑油進行重復性實驗,同時與空白正己烷譜圖進行對比,結果見圖3和圖4。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空白正己烷在潤滑油的峰區(qū)間內不會產生干擾,釋放氣體模式下潤滑油圖譜的重復性良好,具備指紋圖譜鑒別的基礎。
圖1 單擊式裂解模式下SUNISO 4GS潤滑油的4次平行試驗結果
圖2 雙擊裂解模式下SUNISO 4GS潤滑油的4次平行試驗結果
從裂解器中裂解出來的物質進入氣相色譜儀,然后再進入質譜儀進行檢測。氣相色譜柱起著關鍵的作用,分別選擇Ultra ALLOY-DTM柱(2.5m×0.25mm×0mm)和 UA5(MS/HT)柱(30m×0.25mm×0.10mm)的兩根色譜柱對2個型號的潤滑油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見圖5和圖6。Ultra ALLOY-DTM柱為EGA模式專用的空柱,UA5(MS/HT)柱為分析柱。
圖3 釋放氣體模式下昆侖J560潤滑油的重復性試驗結果
圖4 釋放氣體模式下昆侖天潤9000SL-5W-40潤滑油的重復性試驗結果
從圖5和圖6可以看出:采用Ultra ALLOYDTM柱得到的圖譜的保留時間較小且峰型平滑;而采用UA5(MS/HT)柱得到的圖譜的保留時間較長,峰型毛刺較多,不利于建立穩(wěn)定的指紋圖譜。因此,選擇Ultra ALLOY-DTM柱為EGA模式的專用柱進行分析。
圖5 采用不同色譜柱時昆侖潤滑油150N的圖譜a—Ultra ALLOY-DTM柱;b—UA5(MS/HT)柱
圖6 采用不同色譜柱時昆侖潤滑油VHVI-6的圖譜a—Ultra ALLOY-DTM柱;b—UA5(MS/HT)柱
選擇昆侖天威-CI-4-15W-40潤滑油進行穩(wěn)定性試驗,分別在不同的時刻進行測定,結果見圖7。從圖7可以看出,同一種潤滑油在不同時刻下進樣得到的圖譜基本一致,說明圖譜的穩(wěn)定性良好,具備指紋圖譜鑒別的基礎。
圖7 昆侖天威CI-4-15W-40潤滑油在不同時刻進樣得到的圖譜
按照所建立的方法,對34個潤滑油樣品進行檢測,得到相應的指紋圖譜,然后導入“內燃機潤滑油指紋譜庫管理與檢索系統(tǒng)”,建立相應的譜庫,選擇多個潤滑油作為校驗樣品,利用該系統(tǒng)進行檢索,檢索結果及匹配率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校驗樣品的檢索結果均正確,匹配率均在99%以上,說明建立的譜庫可以用于潤滑油的識別。
表1 潤滑油指紋圖譜檢索結果及匹配率
通過優(yōu)化裂解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條件,得到了穩(wěn)定的潤滑油指紋圖譜,選擇34個潤滑油樣品建立了潤滑油指紋圖譜庫,并通過譜庫檢索對潤滑油進行識別,為潤滑油的質量控制提供了一種直觀、簡便、快捷的方法。
[1] 羅國安,梁瓊麟,王義明,等.中藥指紋圖譜—質量評價、質量控制與新藥研法[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264-455
[2] 洪筱坤,王智華.色譜指紋圖譜在中藥質量標準研究中的應用[J].中成藥,2001,23(3):157-159
[3] 聶磊,曹進,羅國安,等.中藥指紋圖譜的相似度評價方法的比較[J].中成藥,2005,27(3):249-252
[4] 龐濤濤,杜黎明.牛黃解毒丸紅外指紋圖譜間相似度的定量分析[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6(2):55-59
[5] Ruan Xinchao,Yang Zeyu,Xie Hongqin,et al.Fast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analysis for biodiesel/diesel blends using commercial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cartridge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J].Analytical Methods,2013,5(5):1205-1213
[6] Wang Zhendi,Yang Chun,Hollebone B,et al.Forensic fingerprinting of diamondoids for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pilled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6,40(18):5636-5646
[7] Wang Zhendi,Stout S A.Oil Spill Environmental Forensics:Fingerprinting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7:78-254
[8] 嚴洪連,趙彥,李思源,等.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快速鑒別潤滑油真?zhèn)危跩].潤滑油與染料,2008,18(5):27-29
[9] 李增芳,陸江鋒,虞佳佳,等.基于光譜技術和SIMCA方法的潤滑油鑒別[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3):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