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艷,黃麗華,葉昌華
(1.浙江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浙江杭州 310053;2.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杭州 310003)
循證護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又稱“實證為基礎的護理”。美國Rochester大學護理學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Ingersoll博士[1]將其定義為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核心思想就是運用現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為患者服務,以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和患者結局[2]。循證護理是從經驗護理向科學化護理邁進的重要方法。護理專業(yè)護生作為技能型人才,將成為臨床護理的一線工作者,也是循證護理的實施者,其循證護理素質與護理質量、專業(yè)發(fā)展密切相關。教育是促進循證護理實踐和提高護理人員循證知識和技能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對??谱o生進行循證護理教育,研究其對護生循證護理素質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整群抽樣選取本校2010級專科護生4個班(每班30人),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個班。對照組男1人、女59人;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19.67±0.77)歲;均完成大一及大二上學期課程,平均成績?yōu)椋?0.83±8.74)分。觀察組女60人;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05±0.75)歲;均完成大一及大二上學期課程,平均成績?yōu)椋?9.37±9.12)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大二下學期課程安排
1.2.1 對照組 除常規(guī)教學外,選修非循證護理教育類課程。
1.2.2 觀察組 除常規(guī)教學外,選修循證護理教育培訓課。
1.2.2.1 教材 以《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3](衛(wèi)生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循證護理研究與實踐》[4]等為參考教材。
1.2.2.2 教學目標 使護生認識到循證護理的重要性,建立證據指導實踐的觀念,掌握循證護理的步驟和方法,掌握獲取證據和證據評價的方法,初步學會將其運用于臨床實踐。
1.2.2.3 教學學時 總學時共18學時。理論課共12學時,循證護理的產生、發(fā)展(1學時),確定循證護理問題的方法(1學時),文獻查詢方法與實踐(3學時),文獻質量評鑒方法(2學時),系統(tǒng)評價(2學時),護理科研論文撰寫(3學時);實例練習6學時。
1.2.2.4 教學方法 理論教學主要采用課堂講授、演示和討論為主。實例練習采用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小組討論教學法相結合,每組6人,教師提供模擬病例,引導護生小組討論提出案例需要解決的護理問題,帶著問題進行文獻檢索,尋找循證證據,分析評鑒文獻,對證據進行分級,制訂針對性護理措施。
1.2.2.5 考核 采取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形成性考核包括完成實例練習作業(yè)、課堂表現、學習態(tài)度,占總成績的50%(其中作業(yè)占40%、課堂表現及考勤占10%);終結性考核要求護生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一篇文獻綜述(占50%),護生自擬題目,確立問題,進行文獻檢索及評鑒,完成綜述。
1.3 評價
1.3.1 評價工具
1.3.1.1 循證護理素質調查表 根據劉曉華[5]編制的《護理人員循證護理實踐基本素質調查表》進行修訂而定。調查表含4個維度共64條目,4個維度為循證知識、技能、態(tài)度、行為,循證知識包含循證護理基本知識、科研與統(tǒng)計學知識、寫作能力、醫(yī)學英語,循征技能包含文獻檢索、文獻評鑒。每條目計分均為0~5分,總分32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調查者的循證護理素質越好,調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38,循證護理知識、技能、態(tài)度、行為各維度α系數分別為0.919、0.750、0.836、0.836,內容效度為0.866,提示調查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1.2 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6]測量表含7個維度,每維度有10條目,共70條目,7個維度為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tǒng)化能力、評判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偡?20分,≥280分表示正性評判性思維能力,≥350分為強的表現,<280分為弱的表現。各維度的分數為10~60分,≥40分表示正性的表現,≥50分為強的表現。
1.3.2 調查方法 在第四學期選修課程前及第三學年臨床實習4個月后(期中考期間護生回校),由循證教育選修課任課教師對兩組護生發(fā)放循證護理素質調查表和CTDI-CV測量表,向護生講解評價的目的、填寫方法等,護生根據自己情況進行自評。發(fā)放120套評價表,回收有效評價表120套,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
2.1.1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 見表1。
表1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s,分)
表1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s,分)
項 目 觀察組(n=60)對照組(n=60) t值 P值總 分13.02± 6.56 13.05± 5.81 -0.029 0.977 116.82±27.33 118.80±27.87 -0.174 0.862循證知識 57.75±17.97 58.75±18.99 -0.296 0.768循證技能 10.33± 3.44 10.62± 3.36 -0.457 0.649循證態(tài)度 36.83± 7.47 36.38± 7.43 0.331 0.741循證行為
2.1.2 實習4個月后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 見表2。
表2 實習4個月后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s,分)
表2 實習4個月后兩組護生循證護理素質評定比較(±s,分)
項 目 觀察組(n=60)對照組(n=60) t值 P值總 分162.35±38.52 138.68±39.49 3.323 0.001循證知識 96.65±26.92 72.42±27.17 4.907 0.000循證技能 15.35± 6.55 12.72± 6.30 2.245 0.027循證態(tài)度 35.28±11.19 38.53± 7.65 1.857 0.066循證行為15.07± 7.06 15.02± 7.37 0.038 0.970
2.2 兩組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
2.2.1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 見表3。
表3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s,分)
表3 選修課教學前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s,分)
維 度 觀察組(n=60)對照組(n=60) t值 P值尋 找 真 相35.52±4.53 36.43±4.21 -0.104 0.917開 放 思 想 40.58±5.16 40.63±5.38 -0.052 0.959分 析 能 力 41.55±5.78 42.14±5.58 -0.562 0.575系統(tǒng)化能力 36.78±6.28 36.35±6.01 0.386 0.700評判思維的自信心38.72±4.73 39.03±4.52 -0.375 0.708 269.13±13.61 271.13±13.91-0.796 0.427求 知 欲 38.72±4.72 39.07±5.50 -0.374 0.709認知成熟度 36.27±4.15 37.48±4.13 -1.611 0.110總 分
2.2.2 實習4個月后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測評比較 見表4。
表4 實習4個月后兩組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
3.1 循證護理教育能提高??谱o生的循證素質及評判性思維能力 國內外學者對循證護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及論述,循證護理知識、技能、態(tài)度及行為是循證護理的核心素質,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培養(yǎng)循證思維的基礎[7,8]。以往學校常規(guī)教學和選修課包含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課及人文素質類課程,通過在校兩年系統(tǒng)的課程學習,護生能掌握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yī)學和護理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識,為臨床護理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其中部分課程也包含了相關循證知識,成為循證實踐的基礎,但護生不能內化為體系性循證護理思維。有文獻報道[9-12],學校護理教育中增設循證護理相關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循證護理教育,能提高護生的核心能力、文獻評閱和系統(tǒng)評價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并提高護生將證據應用于臨床實踐的意識?;诖?,本研究對觀察組護生開展循證護理相關內容的培訓,填補了??谱o生常規(guī)教學中循證護理知識的空白,使護生在校期間即具備相關循證知識,為臨床循證實踐奠定基礎;聘請了資深臨床護理科研專家為課程的主講教師,深入淺出地教學,為課程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證;課程安排上考慮到授課對象為專科護生,知識結構局限,課程的學時數有限,故以“實用、夠用”為原則選取教學內容,注重實踐應用,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理論教學使護生掌握循證知識,實例練習使護生體驗了循證護理過程,進一步鞏固循證知識,促使循證技能水平提高,確定循證護理問題、文獻質量評鑒等提高了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護理科研論文撰寫是循證知識的重要組成,科研成果的結晶,也是循證素質和技能綜合體現;考核以考查護生循證實踐能力為原則,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考查護生對循證知識及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有利于護生循證素質的提高。到臨床實習后,觀察組護生能將學到的循證知識與實踐結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生實習4個月后的循證護理素質總分及循證知識、技能2個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習4個月后評判性思維能力得分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2 循證護理教育實施中的注意點 循證護理教育主要靠教師來實施,教師的循證護理意識和循證護理素質的提高是搞好循證護理教育的關鍵,為此,本校對護理專任教師加強循證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深入臨床、脫產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注重其循證素質的提高,并將循證護理知識、臨床證據滲透到專業(yè)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使護生在前期教學中即領悟到循證護理的意義。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高職高專循證護理的教材,制約了循證護理知識的普及,因此,希望有關部門能針對??谱o生的知識特點進行相對應的循證護理教材建設,并加強網絡數據庫的普及,以適應教學的需要,促進學科的發(fā)展。系統(tǒng)的循證護理課程教育需要教育對象具備英語、文獻檢索等基礎知識,本校雖然在常規(guī)課程中已安排部分前期課程,但由于護生專業(yè)英語、統(tǒng)計學知識等較薄弱,且與其他人文素質類選修課相比該課程課后付出的精力及時間較多,部分護生認為學習難度及壓力較大,因而建議增加課堂教學的學時數,尤其是實踐課的學時數,最好以必修課形式開設課程,進一步提高護生對該課程內容的重視程度及學習積極性。
[1]Ingersoll GL.Evidence-based nursing: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Nurs Outlook,2000,48(4):151-152.
[2]Lynn Gallagher-Ford,Ellen Fineout-Overholt.Evidence-Based Practice,Step by Step:Implementing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hange[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11,111(3):54-60.
[3]胡雁,李曉玲.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4]蔡文智.循證護理研究與實踐[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
[5]劉曉華.護理人員循證護理實踐基本素質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08:52-67.
[6]彭美慈,汪國成,陳基樂,等.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的信效度測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44-647.
[7]嵇艷,崔焱.護理人員循證實踐基本素質構成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B):6.
[8]Profetto-Mc.Grath J.Critica thinking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J].J ProfNurs,2005,21(6):364-371.
[9]Prior P,Wilkinson J,Neville S.Practice nurse use of evid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a descriptive survey[J].Nurs Prax N Z,2010,26(2):14-25.
[10]胡雁,矯海蓮,徐建嗚.在護理學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循證護理課程的實踐和反思[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4-8.
[11]章彩芳,尹萍.三種學習理念在《健康促進》教學中的運用[J].護理與康復,2008,7(11):857-859.
[12]Moch SD,Cronje RJ,Branson J,et al.Undergraduate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education:envisioning the role ofstudents[J].J Prof Nurs,2010,26(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