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素質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屬性和在此基礎上通過人的社會實踐逐漸積累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基本品質,素質教育是一種指導思想,一種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對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大的意義。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內容。體育教育具有實施素質教育的任務,尤其是實施身體素質教育的任務。
體育是一個教育過程,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已發(fā)展的身體素質和已形成、鞏固的運動技能才能得到提高和發(fā)展,但是升學的壓力以及過重的學習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鍛煉,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被學習所占用,所以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習慣任務相當艱巨。
體育教育以身體活動為主要形式,而身體活動并不僅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還能隨著學生的知識面和心理活動等一系列情況的同時出現,所以,我們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直接參與和身體力行這一特點可以的安排艱苦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可以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和美妙的音樂,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形體,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體育課中的健美操、體育舞蹈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氣質,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還可以通過復雜的體育動作的教學和實踐活動,是使學生了解內部構造和感知外部形態(tài),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思想意識、情緒、能力等特征顯示的比較明顯,成功人的喜悅愈合得意溢于言表,失敗人垂頭喪氣、急躁與焦慮,驕傲和自卑表現的各不相同。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顯示自己思想行為的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導學生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成功與失敗,鼓勵他們勇敢面對,提高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礙,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的學習過程是很辛苦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
體育教學是學生以個體或群體的形式參與的身體活動,在組織的活動的,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接觸、對抗和合作,個體和個體之間,個人和集體之間,人際的交往更為直接、更為廣泛,形成了一個特殊的課堂社會,作為老師,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模擬社會環(huán)境,引導學生正確的交友,正確的認識自我,正確的處理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加強學生熱愛祖國、關心集體、舍小家顧大家的高尚品質,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使學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體育教學要使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在教導和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要充分的發(fā)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內在潛力和興趣,以更好的教學方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采用各種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要把學生的這些興趣愛好培養(yǎng)成一種鍛煉的習慣,使之終身受益。體育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充分利用體育課教學特有的教學方式,增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yǎng)。
普通的體育教學存在許多弊端,不能夠適應國家的素質教育要求。所以要深化體育教育改革,在體育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使整個課堂顯的死氣沉沉,教學活動呆板且無趣,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對上課失去興趣,阻礙學生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使課堂的氣憤變的活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對此產生濃厚興趣。這樣,教師由以前的主角變?yōu)楦苯?,學生就由被動變成了主動,是自己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使學生在體育課中找到樂趣,而從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
任何的教學活動都應該以育人為目的,體育課也不例外,教室在傳授體育技能的時間也是育人的手段。思想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增強身體素質,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提高。事實上,在體育教學中蘊涵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因素,如在每節(jié)體育課的上、課的時間,教師和學生都會相互問好,事實上這就是教育學生要禮貌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對周圍的人以理相待,學會尊重。
總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根據教學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的宗旨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始終,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而不斷努力,未來世界是人才的競爭世界,學生必須不僅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豐富的知識,還要健強的體魄和優(yōu)良的素質,只要這樣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的祖國才能夠更加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