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爆溫州民間龍舟隊向當地企業(yè)強制性“募捐”的消息引發(fā)各方關注。龍舟隊以做好事“募捐”名義走遍當地企業(yè),“捐款”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募捐自愿的原則在此似乎不受用,企業(yè)反映存在被強制募捐現象。有網友感嘆,這哪是捐款,分明是明槍。據記者采訪了解,該情況由來已久。
臨近端午,節(jié)日的氣氛在溫州愈演愈烈,劃龍舟作為一項傳統(tǒng)習俗,在當地頗受重視。溫州民間龍舟隊早就開始練習,各村之間的劃龍舟比賽在端午前后成為頭等大事。
記者采訪了一些當地企業(yè),他們表示端午期間對于接待各種前來募捐的龍舟隊早習以為常。
溫州一家金屬禮盒公司的一員工告訴記者,她今年再次遭遇前來募捐的龍舟隊,突如其來的八個大漢圍坐在公司大廳的沙發(fā)上,堅持讓該名員工替不在現場的老板墊付捐款。
敢怒不敢言的她等人群散去后發(fā)微博抱怨:這種劃龍舟村里向企業(yè)收錢的事情什么時候能停止?這是過來搶劫的么?
溫州瑞安一家農業(yè)生物技術開發(fā)公司的陳小姐也遇到類似情況。她告訴記者,“每次來一堆人,還分好幾次,不給錢就不走?!睅滋烨?,自稱屏山上岙三港殿的龍舟隊強制在陳小姐的公司募捐了1000元后才散去,陳小姐邊說邊拿出收據給記者看。記者在收據上看到:交款項目為參加龍舟活動,收款金額壹仟元整,并且在收款單位處蓋著“屏山上岙三港殿”字樣的印章。
陳小姐還告訴記者,“端午劃龍舟是傳統(tǒng),我們也支持村民辦龍舟比賽,畢竟端午節(jié)傳統(tǒng)要延續(xù)下去,但是被強制捐錢心里總不是滋味。這樣的情況不是一年兩年了?!?/p>
28日一早,陳小姐再次聯(lián)系記者,另一批龍舟隊的人也來募捐,推脫許久后不得不又捐了1000元。陳小姐無奈地表示,“每年都要接待好幾批來募捐的龍舟隊,不知道接下來的幾天還會來幾批。”
有網友問,為什么每年過端午劃龍舟都要“被捐款”,這事到底歸誰管?
記者聯(lián)系了溫州市龍舟協(xié)會林科長,他表示在溫州當地,劃龍舟祈求保佑是美好的祝愿,捐錢只是討彩頭。而出現以劃龍舟名義進行攤派的現象一直都有被關注,該市政府也一直都在做相關的控制工作,但在具體的實施中還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溫州市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副主任李其龍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溫州市對于劃龍舟攤派等問題從沒有停止整治。每年端午劃龍舟期間會成立溫州市龍舟辦公室,有專門的一套管理機制,與公安系統(tǒng)配合處理相關事務。一旦接到市民舉報,按照事情的嚴重程度進行處置。今年的龍舟辦公室將在近期內組建。
記者追問若在龍舟辦成立前遇到攤派現象,市民應當如何處理?!翱梢噪S時向當地派出所拳報,攤派本身就不合法?!崩钇潺埲缡钦f。
此前,溫州體育局局長亓賓曾就溫州職能部門今后如何規(guī)范引導民間龍舟運動作出表態(tài),他稱,將在龍舟協(xié)會成立的基礎上,加快擬定民間龍舟運動實施細則,制定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
記者也了解到,早在2011年,中共溫州市委就專門發(fā)文,禁止以劃龍舟為名進行各種攤派和變量斂財、鋪張浪費等。此后歷年端午,因劃龍舟而產生的問題略有好轉但依舊不斷。
對此,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黃濤認為,劃龍舟作為節(jié)日的一個習俗,能夠傳承是很好的,但沒必要過于奢華。龍舟的裝扮可以簡樸一點,場面也不需要太大,能夠有這么一個活動來傳承習俗就已經很好了。
至于花費,黃濤認為應該要按照自愿的原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資助。
黃濤向記者表示,此前他就曾注意到溫州當地劃龍舟攤派的現象,捐錢的人被強制性捐款,捐得不痛快,這違反了自愿的本意。同時可能對民俗活動也產生反感,這對于傳統(tǒng)民俗的傳承并不能起到積極作用。
記者也從溫州市政府研究室的官方微博上了解到,他們表示這種強制事情決不能容忍,同時正在收集具體詳細案例。本網記者也將持續(xù)關注此事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