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春 趙漢清 過 偉 高志勤 汪廣劍
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響到部隊整體素質。有研究表明,新兵由于環(huán)境適應和心理應激調節(jié)不良,約有15.06%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1]。但目前基層部隊對于新兵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還不夠,更有甚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有限。為此,本文通過對比綜合心理干預新兵與未經(jīng)心理干預新兵的心理衛(wèi)生狀況,以探討綜合心理干預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1.1 對象 2013年入伍的男性新兵400名。年齡17~22(19.2±1.9)歲,隨機分為兩組,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各200名。兩組在文化程度、健康狀況、年齡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2]對新兵群體進行測評。SCL-90共有90個項目,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因子。癥狀程度采用5級評分:0分-無;1分-輕度;2分-中度;3分-偏重;4分-嚴重。總分>160分,或陽性數(shù)>43個,或任一因子分值>2分為篩查陽性。統(tǒng)計指標為總分、陽性項目數(shù)及各癥狀因子分。全部新兵在入伍1周~3月集訓結束時分別進行自評,評定中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個人獨立完成,當場回收量表。獲得有效問卷395份(98.75%:綜合心理干預組198名,非干預組197名)。兩組新兵同時參加集訓期軍政科目訓練。在此基礎上對綜合心理干預組進行干預。具體方式為:①心理健康講座。每周開設2h的心理講座,由專家授課或觀看錄像,內容包括軍人健康心理的標準、角色適應、人際關系及挫折心理教育等;②心理溝通。從第2周開始以班為單位,每周安排1~2次新兵與干部、新兵與新兵之間的心理溝通;③心理咨詢。自第5周開始,每周開展團體或個別心理咨詢1次。采取主動或被動的方式,針對其所遇到的心理困惑或急需解決的問題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或認知治療;④自我暗示訓練。從第7周開始,每天早晚在心理治療師指導下進行自我暗示訓練,宣泄不滿,自我安慰,自我鼓勵。非干預組不采取其他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預,只完成常規(guī)軍政訓練科目。
1.3 統(tǒng)計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組內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組內集訓前后SCL-90測試比較 對兩組新兵集訓前后SCL-90各項因子比較,綜合心理干預組總分、陽性項目、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因子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而強迫、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非干預組焦慮、敵對因子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P <0.01),而總分、陽性項目及其他因子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干預組集訓前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表1 干預組集訓前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t P軀體化 1.68 ±0.73 1.42 ±0.55 3.40 <0.項 目 集訓前 集訓后01強 迫 1.75 ±0.44 1.76 ±0.45 -0.22 >0.05人際敏感 1.78 ±0.49 1.45 ±0.50 6.62 <0.01抑 郁 1.80 ±0.64 1.41 ±0.55 6.50 <0.01焦 慮 1.73 ±0.56 1.47 ±0.48 4.96 <0.01敵 對 1.64 ±0.42 1.45 ±0.41 4.56 <0.01恐 怖 1.46 ±0.45 1.41 ±0.42 1.14 >0.05偏 執(zhí) 1.62 ±0.48 1.36 ±0.39 5.92 <0.01精神病性 1.49 ±0.58 1.47 ±0.52 0.36 >0.05陽性項目 45.63 ±23.62 26.09 ±19.62 8.95 <0.01總 分 149.60 ±40.68 121.32 ±38.66 7.09 <0.01
表2 非干預組集訓前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表2 非干預組集訓前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t P軀體化 1.72 ±0.64 1.69 ±0.66 0.46 >0.項 目 集訓前 集訓后05 05強 迫 1.78 ±0.39 1.77 ±0.47 0.18 >0.05人際敏感 1.80 ±0.51 1.71 ±0.48 1.80 >0.05抑 郁 1.78 ±0.55 1.80 ±0.60 -0.34 >0.05焦 慮 1.72 ±0.57 1.60 ±0.51 2.20 <0.05敵 對 1.68 ±0.50 1.49 ±0.42 4.08 <0.01恐 怖 1.48 ±0.42 1.42 ±0.53 1.25 >0.05偏 執(zhí) 1.65 ±0.49 1.60 ±0.43 1.08 >0.05精神病性 1.54 ±0.42 1.50 ±0.44 0.92 >0.05陽性項目 46.52 ±25.53 42.25 ±22.22 1.77 >0.05總 分 150.13 ±42.12 146.09 ±38.64 0.99 >0.
2.2 組間集訓前后SCL-90測試比較 在集訓前,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總分、陽性項目及各因子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集訓后,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在總分、陽性項目、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因子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強迫、敵對、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表3 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SCL-90各因子比較(±s)
t P軀體化 1.42 ±0.55 1.69 ±0.66 -4.42 <0.項 目 綜合心理干預組 非干預組01 01強 迫 1.76 ±0.45 1.77 ±0.47 -0.22 >0.05人際敏感 1.45 ±0.50 1.71 ±0.48 -5.27 <0.01抑 郁 1.41 ±0.55 1.80 ±0.60 -6.73 <0.01焦 慮 1.47 ±0.48 1.60 ±0.51 -2.61 <0.01敵 對 1.45 ±0.41 1.49 ±0.42 -0.96 >0.05恐 怖 1.41 ±0.42 1.42 ±0.53 -0.21 >0.05偏 執(zhí) 1.36 ±0.39 1.60 ±0.43 -5.81 <0.01精神病性 1.47 ±0.52 1.50 ±0.44 -0.62 >0.05陽性項目 26.09 ±19.62 42.25 ±22.22 -7.66 <0.01總 分 121.32 ±38.66 146.09 ±38.64 -6.37 <0.
新兵進入部隊后要應對陌生的環(huán)境,全新的生活方式。而部隊嚴格的紀律,成套的行為規(guī)范會使新兵產生相對的緊張感,必然會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產生一定影響[3]。因此,新兵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是心理和行為適應問題[4]。針對新兵可能性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干預,對于提升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中,新兵群體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心理適應不良,其整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不樂觀。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在集訓前相比總分、陽性項目及各因子分均無差異,表明本研究分組科學合理,得出的結論準確可靠。綜合心理干預組經(jīng)綜合心理干預后總分、陽性項目、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因子分均顯著降低。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相比,其總分、陽性項目、軀體化、人際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等因子分也均顯著下降。表明本研究應用的綜合心理干預措施針對性強,能夠合理解決新兵容易出現(xiàn)的普遍心理問題,效果顯著,能夠顯著降低新兵的心理不適應,從而顯著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中,不管是綜合心理干預組集訓前后或是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強迫、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無顯著變化。其原因可能為強迫、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癥狀僅通過短期的心理干預很難有所改善,而其余因子癥狀可通過短期的綜合心理干預而顯著改善。在非干預組集訓前后僅焦慮和敵對因子分值有所下降而其余因子分無顯著變化,表明新兵入伍后的常規(guī)軍政科目對改善新兵的焦慮、敵對癥狀具有一定的作用。敵對因子分在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無差異,表明綜合心理干預在改善新兵的敵對癥狀方面并不優(yōu)于常規(guī)的軍政科目。而焦慮分值在綜合心理干預前后及綜合心理干預組與非干預組集訓后均有顯著下降,表明綜合心理干預在改善新兵的焦慮癥狀方面優(yōu)于常規(guī)的軍政科目。當然,也有可能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兵適應性的逐漸增強,焦慮、敵對癥狀會自然改善,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加以明確。
本研究表明,我們制定的綜合心理干預方案能夠給新兵提供必要的心理幫助,使新兵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在常規(guī)的軍政科目基礎上,對新兵進行系統(tǒng)的綜合心理干預,對于改善新兵的心理健康狀況,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張麗瑩,艾旭,陳春杰,等.某部新兵心理衛(wèi)生狀況調查與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21(5):335-336
[2]王家華,張鳳剛,宋林琳,等.中國新兵SCL-90常模的建立[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14(4):228-230
[3]鄧建軍,牛其厚,王盛華,等.某警衛(wèi)部隊士兵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人民軍醫(yī),2005,48(6):315-317
[4]張黎寧,周莉,翟雅莉,等.心理干預與其他教育對新兵心理衛(wèi)生狀況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4):367-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