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華
低年級的寫話是整個習作教學的起步階段、啟蒙階段,既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又是小學習作教學的重要基礎(chǔ)。為了有效地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與偏差,教師要扎扎實實地進行寫話教學,并對寫話教學方法與策略做有效的探討。
一、重目標,糾正理念偏差
有效的教學始于準確地制定目標。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障。教師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制定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段要求的寫話教學目標。新課標關(guān)于低年級寫話教學的目標指向十分明確,其主要內(nèi)涵是注重興趣培養(yǎng)、鼓勵自由表達。教師對寫話教學目標的把握以及目標如何在課堂中逐步呈現(xiàn)要做到了然于心,具體落實到每一篇課文要學習哪些表達方法,進行哪一些表達訓練。
低年級學生的寫話篇幅雖不長,卻是學生運用語文知識表達思想感情的過程。寫話時,從用字到組詞,到連詞成句,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絕非易事。如果教師過分追求技巧訓練,過多限制寫話的內(nèi)容和形式,必然會阻礙學生的自由表達。當學生有了說話的自由,才有了表達的欲望,寫的內(nèi)容就豐富多彩了。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狀況,降低門檻,放緩坡度,由易到難,由扶到放,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寫話,先訓練學生練寫一句簡單的、完整的話,進而練習把一句話寫具體。隨著學生的識字量的增加,思維能力的提高,再引導學生寫幾句話,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有序表達、樂于創(chuàng)造的能力。在寫話中,指導學生積累并隨時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夯實寫話基本功,正確使用最基本的標點符號,自如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
二、重積累,練好寫話“童子功”
“沒有閱讀就沒有表達”,寫話需要閱讀的積累,讓孩子們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語言,對于寫話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正所謂“胸藏百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魯迅先生在答復別人問他怎樣才能寫好文章時說過,要多讀多看。一生一共出版了20本散文集的巴金說,他非常感謝小時候那兩位強迫他硬背《古文觀止》的私塾老師,兩百多篇古文是他真正的啟蒙老師。中國的國學大師、文學大師無一例外在童年時期就背誦過大量的經(jīng)典詩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之余也要有目的地指導孩子們背誦成語古詩、名言警句,背誦《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等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以此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豐富語言積累,促進語言發(fā)展。如此持之以恒,使之厚積而薄發(fā),學生的寫話能力定能提升。因此,低年級的寫話練習應該遵循這樣一個流程: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模仿寫話。
筆者為配合福建省教研室“階梯式習作教學有效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課題的實驗研究,以多讀多寫為目標,從一年級開始,堅持開設(shè)閱讀指導課,為孩子們推薦國內(nèi)外兒童經(jīng)典作品,把課外閱讀引到課內(nèi),從最基本的細節(jié)開始教給同學閱讀的方法,要求學生在家安排“每天半小時閱讀時光”,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把好詞好句抄寫在專門的筆記本上,便于經(jīng)常翻閱。在起步階段可以由教師和家長把整本書的內(nèi)容讀給學生聽,慢慢過渡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由閱讀。語言的學習需要記憶,學生將優(yōu)美的段落、詞句存入“好詞佳句寶庫”中,記在心中,形成積累,并經(jīng)常與小伙伴交流為什么選擇這些詞句,以加深理解和感悟,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豐富詞語庫存,增強對詞語的敏感,語言積淀更加厚實,達到課標提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第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5萬字”的閱讀目標。這一本每一個孩子視為寶貝的“好詞佳句寶典”,印證了孩子們小學階段成長的閱讀軌跡,最終使孩子養(yǎng)成終生受益的讀書習慣。
三、重指導,精心組織寫話實踐
寫話屬于教學范疇,教師要將寫話教學滲透于每節(jié)語文課之中,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扎實訓練,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分調(diào)動多種感官刺激,將“聽、說、讀、寫”有機融于一體,引導學生關(guān)注語言的表達形式,發(fā)現(xiàn)語言的秘密,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練習表達,讓學生樂寫、善寫。
1.讀寫結(jié)合,模仿創(chuàng)新。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有讀寫結(jié)合的自覺意識,有意識地發(fā)掘讀寫訓練點。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模仿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基本途徑之一。這如同學習書法、繪畫一樣,臨摹是初學者的必由之路。教材中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范文很多,在引導學生“依葫蘆畫瓢”中,感受課文重點詞句的表達作用和表達效果,抓住常用的、有特點的詞語和句式設(shè)計仿寫練習,為學生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如仿寫教材中ABB式、ABAB式、AABB式疊詞,豐富學生詞匯量。再如,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第二、三、四節(jié)詩結(jié)構(gòu)相似,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節(jié)奏感,分別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在延伸拓展環(huán)節(jié),筆者請學生試著把課搜收集的其它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好辦法,仿照課文第二、三、四節(jié)的形式,創(chuàng)編詩歌寫下來。這樣的教學設(shè)計,學生不僅了解課文在語言表達中的特點,并實施了語言表達形式的拓展和遷移。
仿寫是起點,而非終點,要讓學生仿中求異,創(chuàng)意寫話。例如《雷雨》一課,結(jié)合雷雨前后景色的變化,引導學生理解“……越來越……”的意思和用法,展開想象,用“……越來越……”的句式說一說雷雨過后自然界發(fā)生的變化,然后寫下來。學生興致盎然,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繪著雨后的美景:“天空越來越藍,眼光越來越明媚,小草越來越綠,花兒越來越美,小鳥越叫越動聽,青蛙越跳越歡快,蜘蛛越來越忙碌,小朋友越來越高興……”如《比尾巴》《小熊住山洞》《春雨的色彩》《荷葉圓圓》《假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找春天》《畫風》等課文,我們都可以引導學生模仿它們的寫法,富有創(chuàng)意地寫一句或幾句話。類似這樣的仿寫練習,既給了孩子一個寫作的“階梯”,又為他們用力“攀登”提供了條件。
2.說寫結(jié)合,“我手寫我口”。低年級的寫話訓練要由淺入深,走“由說到寫、說寫結(jié)合”的路子。筆者經(jīng)常用“講故事,寫故事”的辦法來訓練學生的說、寫能力。在結(jié)合識字、學文中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講真話,抒真情,學生說得有條理,富有想像力,表達了真情童趣,就等于寫話教學成功了一半。教師還可以利用口語交際課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訓練,通過實物演示、圖片欣賞、角色扮演等形式,促進學生無拘無束地交流。口語交際的過程往往也是寫話指導的過程。從口語交際向?qū)懺捵匀贿^渡,在口語交際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寫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由于有了對話的基礎(chǔ),學生就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nèi)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教學《我該怎么辦》時,筆者先出示圖畫,引導學生看清圖意,說說圖上的人在干什么,會說什么?通過表演生動地再現(xiàn)語言,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shù)學生能圍繞主題進行表達。
3.學科滲透,遷移促寫。蘇聯(lián)教育家聶恰耶娃就主張,把作文訓練同閱讀、美術(shù)、音樂等學科聯(lián)系起來。語文是一門豐富的并起到紐帶作用的學科,它可以和音樂、美術(shù)等多種學科發(fā)生聯(lián)系。因此,在寫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聯(lián)系,將寫話的內(nèi)容向不同的學科延伸,通過樂曲、畫面等把學生帶到特定的意境中去感受,為孩子們寫話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低年級的孩子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喜歡畫畫。在《松鼠和松果》一課中,筆者讓學生想一想,畫一畫想象中的小松鼠住的這片松樹林的未來,把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在這樣的森林里幸福和快樂的生活編成一個個故事,從而使學生領(lǐng)悟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在《畫風》一課,教師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風后再動手畫風,再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寫下來。在學科融合中學生放飛想象、開拓視野,現(xiàn)出童心、說出真話,佳作不斷出現(xiàn)。
4.創(chuàng)編童話童謠,張揚個性。童話、童謠以其鮮活而富有個性的形式為廣大少年兒童所喜愛?!懊恳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边@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生觀。教學中筆者充分利用童話童謠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創(chuàng)編童話童謠中體驗情趣,受到熏陶,學習寫話。孩子們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和小詩歌,一個個作品看似稚嫩,但都充滿了童真稚趣。如學了課文《坐井觀天》《風娃娃》《小白兔和小灰兔》《兩只小獅子》《小松鼠找花生》《雪孩子》后續(xù)編童話故事,孩子們都積極參與,興趣濃厚。課本中有大量的兒歌《小小的船》《植物們沒有辦法》《柳樹醒了》,孩子們不僅喜歡讀,也喜歡自己編。程蔚蘭小朋友寫的兒歌《娃娃洗頭》“小小手,輕輕揉,娃娃從小愛洗頭。干干凈凈香噴噴,媽媽聞著點點頭?!弊⒁獾巾嵞_的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情趣的畫面和活潑可愛的娃娃形象躍然紙上,甚是有趣。王梵小朋友寫的童謠《我愛虎糾》也別有一番韻味——“美麗虎糾我的家,滿城都是大榕樹。三山兩塔一條江,有山有水好地方。鍋邊魚丸扁肉燕,來玩不妨吃個遍。角梳漆器和紙傘,禮輕義重帶著走。你問我在哪里住,三坊七巷最里邊?!毙∽髡咭粤鲃拥囊暯堑莱黾亦l(xiāng)“虎糾”(福州)的山山水水、小吃特產(chǎn),充分體現(xiàn)了福州小朋友的熱情好客,童謠具有回環(huán)整齊的美感。
四、重生活,使言之有物
精彩紛呈的生活是孩子創(chuàng)作的源泉,要做到“言之有物”,首先應是有“物”可說可寫。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關(guān)注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是學生寫好話的重要前提。同時寫話的內(nèi)容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與心理需求,才能激起他們寫話的欲望,他們才會不拘形式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充滿著童真與童趣,洋溢著個性與靈性的語言來。
1.教師要引領(lǐng)孩子走向大自然,走向課外活動。體驗是孩子最真的感受,花草樹木、風雨雷電、小生靈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描寫的對象。美術(shù)課上的繪畫作品,音樂課上的歌唱舞蹈,體育課上的競技游戲,科技課上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都是孩子們寫話的好素材?!叭碌奈L帶著香氣,悄悄地把春姑娘帶來了。溫柔的春風吹綠了柳梢,柳枝跳起了歡快的舞蹈,粉紅的桃花像一張張可愛的小臉,油菜花一片金黃……”美好的初春景象躍然紙上,這充滿詩意的語言是來自一位學生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
2.運用寫日記的形式練筆。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幫助學生找到寫話與生活的鏈接點,與學生心靈的融合點,這是語文教學的必要手段。讓學生用日記對自己的生活成長進行記錄,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行、所思,不要求字數(shù),這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應有的姿態(tài)。遵循“起點低、坡度小、寫生活”的原則,重表揚,不批評。尊重兒童的童真與創(chuàng)造,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即可。這體現(xiàn)一種開放的新課堂教學觀。不管學生寫得好壞、多少,只要他們堅持每天一記,教師都給予鼓勵。每周在班級中交流優(yōu)秀日記。由于門檻很低,教師評價很高,學生興趣盎然。王祎璠小朋友在日記《身邊的雷鋒》中寫道“我身邊的‘雷鋒是學校門口的那位交通協(xié)管員阿姨。每天放學的時候,她都會用手里的紅旗和口哨指揮馬路兩邊開的車停下來,幫老師和同學們安全地過斑馬線。不管是下雨天還是晴天,她都在保護我們的安全。那位交通協(xié)管員阿姨就是一個‘活雷鋒?!毙∽髡卟蓴X生活的浪花,感受身邊平凡人物的美好情感,真實感人。
(責任編輯: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