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英
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動手操作與小組合作學習,以此來促進學生發(fā)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供動手操作空間,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教學中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新知,在學習中動手操作,這樣有助于學生獲取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數(shù)學課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缺少了很多趣味性,因此,我們更應該讓學生將動手與動腦、動口相結合,使數(shù)學課堂成為有趣味的課堂。人教版第五冊《平行四邊形》,雖然平行四邊形在學生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平行四邊形是比較難理解的幾何圖形,所以,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及特性是教學的重難點所在。教師首先出示學生熟悉的實物圖,請他們指出上面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實物使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的感知。再讓學生利用四個硬紙條和圖釘做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通過動手做平行四邊形,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的邊的特征的認識。接著讓學生分別拉一拉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在動手操作中比較,從中感悟到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這一特征。在利用方格紙畫平行四邊形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講如何畫平行四邊形,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嘗試畫。開始,學生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平行四邊形,有的對邊畫得不相等,有的邊畫得不夠直等等。利用投影儀展示學生的錯誤作品,教師鼓勵學生一起想辦法,把它們變成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主動練習,并再次給他們畫平行四邊形創(chuàng)造條件,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參與數(shù)學,終于畫出了正確的平行四邊形,并總結出了畫平行四邊形的正確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充分的動手時間,組織學生經(jīng)歷多次動手操作,在動手操作中感悟,以最佳的方式將知識內化。
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還學生學習主動權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并將其當做是教育的唯一目標。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型人際關系的出現(xiàn),人們已經(jīng)強烈地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合作的重要性,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又要能與他人合作,傾聽他人意見,借鑒他人經(jīng)驗。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之所以成為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主要是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傾聽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交流溝通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對例1稍作修改: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組織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各組組員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其他組員認真傾聽,并判斷其方法的可行性。學生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得出:在小路一邊植樹,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兩端都植、兩端都不植、只植一端。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會在學習好的學生啟發(fā)下,逐漸明確解題思路,理解并掌握解題方法,而且還有利于組員間互相取長補短,產(chǎn)生競爭意識。這種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之所以受到青睞,主要是因為它對學生的學習、情感、價值觀等能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但在教學實踐中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很多課堂內的小組合作學習變成了成績好的學生為成績差的學生提供答案,結果往往是一些“心直口快”者“一錘定音”,然后一起說閑話,小組匯報時永遠都是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說的還是個人意見。因此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要做好以下注意以下幾點:1.在進行分組時,要充分考慮每位學生的長處和短處,做到每個小組各組員之間形成一種學習上的互補。2.在進行小組合作之前,先明確分工,讓每個組員在合作時都有事可做,有話可說,真正讓合作學習落到實處。3.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小組合作,讓每個學生都有思考、交流、討論的時間和機會。4.小組合作時,教師要認真巡視,對每個小組進行適當?shù)奶嵝选⒅笇?,傾聽各組的不同想法,以此來掌握小組合作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課堂節(jié)奏,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5.小組匯報代表輪流當,并采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匯報:我們組經(jīng)過合作討論得到的結論是……
總之,正確運用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傾聽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
(責任編輯:陳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