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玲
有效的閱讀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閱讀教學效果。有效閱讀教學是一種提倡效果、效益、效率三方面并重的教學觀。本文試著從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這三個維度,談談實施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目標,提升語文閱讀實效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又是教學的歸宿。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明確了,學生才會在閱讀教學之后,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學有所得,有效果。如何做到目標明確呢?首先,目標要準確。要建立在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鉆研以及準確把握學生已有認識基礎上,確定學生學習的重難點和關鍵點。第二,目標要具體。目標一般包含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方面。面對這些目標,哪些方面要重點突破,哪些方面要“輕描淡寫”,教師要了然于胸。要根據文本特點,訓練重點,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比較細致的描述,切忌籠統(tǒng)。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控,游刃有余地加以生成,達成有效的教學。例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是一名小學生對大師季羨林的訪談錄。這一老一小,一個是德高望重的學者,一個是剛開始求學的小學生。他們倆在年齡、閱歷、學識上有著巨大的懸殊,卻在平等和諧的氣氛中就閱讀展開了逐步深入的交流。教學的目標是在把握訪談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的同時承載著略讀課文的獨特功能。如何確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呢?請看下面兩個案例的教學目標:
教學案例一:1.理解課文中一些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讀書的樂趣。4.開展課外閱讀學習。
教學案例二:1.能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讀懂詞句的意思。2.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3.把握談話的主要內容,進一步感受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廣泛閱讀的習慣。4.能從對話中得到怎樣讀書和學習的啟示,課外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
通過比較,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教學案例一”的目標非常籠統(tǒng),教學中不易操作,很難落實。而“教學案例二”的教學目標準確、具體,指向明確,教學時易于操作,易于落實,達成有效教學。如“案例一”中“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到底要讀到怎樣的程度,學生很難把握?!鞍咐敝械摹袄首x”要求,能具體到分角色朗讀,根據文本中人物的特點,引導學生讀出“小苗”和“大樹”說話時的不同語氣,讀出他們的不同感情。這樣的具體要求,學生就容易學習了。
二、授以學法,引導學生掌握方法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達到“自能讀書,不待教師講”境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學”的研究,做到“授之以漁”,讓學生手執(zhí)“金鑰匙”,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大大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效益。
例如《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等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可愛的農村少年形象。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文本后,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分析動作抓特點,理解語言知特點,“觀察”外貌看特點,體會心理明特點,對比之中想特點,最后總結出:閏土是個聰明能干,知識豐富,機智勇敢的農村少年。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學生歸納閱讀寫人文章抓住人物特點的方法: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來抓住人物的特點。
可見,有效益的閱讀教學一定要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因勢利導,另一方面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授予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三、科學設計,提高語文課堂實效
課堂效率是和時間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開時間就無所謂效率高低。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都應是當堂完成的任務。也就是在40分鐘內,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積極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其知識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養(yǎng),從而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
要生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因素有很多,但是,課前精心設計科學合理的教案是關鍵。因此,教師在課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要熟悉文本,還要熟悉與作者有關的資料,如作者的生活年代,生平事跡,主要成就等;2.要熟悉《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3.要考慮本單元、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和突破重難點的方法,以及整體的教學思路,關鍵問題的設計等;4.要考慮本班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情況。只有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能設計出比較科學的方案,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課堂,才能保證語文課堂的高效。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長文、難文,如何科學設計教案呢?一位優(yōu)秀教師在一次公開課上,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用“先學后教”的教學理念,科學設計了如下的“導學提綱”: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題目中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為什么加引號?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3)巴迪寫了一首詩,母親做出了怎樣的評價?父親做出了怎樣的評價?巴迪聽后的反應分別是怎樣的?
(4)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巴迪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5)把自己感受深刻或喜歡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并做上旁注。
3.小練筆: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感受嗎?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己任的教學理念,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意在引領學生親歷言語實踐過程,學語習文,得意得言又得法。在教學時,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映成輝,教學流程步步跟進,課堂操作步步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達成教學目標。在這短短的一節(jié)課內,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得到有效訓練,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率”。
(責任編輯: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