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麗 蘭宇等
摘 要:青少年時期是青少年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道德品質的高低決定了其人生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及理念。社會轉型時期,道德的轉型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水平與行為方式。導致青少年群體對現有的道德信仰產生了懷疑、動搖乃至拋棄,道德信仰危機日益嚴重。究其原因,青少年的道德信仰問題在于青少年道德價值觀的取向問題,在于青少年道德人格是否完整的問題。青少年的道德建設需要信仰的支撐。道德信仰將有益的道德因子不斷積淀為道德主體的德性,引導青少年塑造完整的道德人格。
關鍵詞:青少年道德信仰 信仰道德人格
道德的涵義很深刻,依據層次的不同可劃分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對青少年群體而言,個人品德是是衡量其道德行為的基本準則。青少年時期是青少年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道德品質的高低決定了其人生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及理念。社會轉型時期,道德領域也在經歷著深刻的挑戰(zhàn)與轉變。道德的轉型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思想水平與行為方式。面對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觀念的沖擊,當代青少年陷入了一種道德迷失的狀態(tài),精神極度空虛,導致青少年群體對現有的道德信仰產生了懷疑、動搖乃至拋棄,道德信仰危機日益嚴重。
一、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的根源
道德信仰對人們道德行為的選擇有著重大的影響。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未來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社會的安定。究其原因,青少年的道德信仰問題在于青少年道德價值觀的取向問題,在于青少年道德人格是否完整的問題。青少年由于處于從未成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在這樣一種臨界的狀態(tài)時期,他們既期盼又焦慮,既有收獲又有失落,因此,教會他們“在風浪中學會游泳”[1],在迷茫中尋求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健全道德人格,堅定道德信仰,是解決當前青少年道德信仰模糊,道德信仰缺失的關鍵。
二、 青少年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
1. 缺乏道德責任感。當前很多青少年不清楚自己身上都肩負著哪些責任,不知道自己要為自己的過失行為負何種責任。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選擇逃避。優(yōu)裕的家庭環(huán)境和豐富的物質享受導致青少年只懂得索取,享用,不知回報和承擔。有關研究研究發(fā)現,很多同學在校學習態(tài)度散漫,在家很少主動干家務,在班集體活動中無組織性、無紀律感,缺乏集體意識。
2.信仰缺失,理想意識淡薄。丹尼爾·貝爾指出: 現代主義的真正問題是信仰問題,用不時興的語言來說,它就是一種精神危機[2]。在市場經濟急劇發(fā)展的社會轉型期,新舊價值觀念的碰撞和多元文化的彼此滲透使得道德觀念還不成熟、人格發(fā)展尚未健全的青少年感到茫然、困惑,甚至誤入歧途。現在的青少年普遍缺乏明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很少有人能夠樹立和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理想。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的指引,青少年逃課、厭學現象嚴重,抽煙、喝酒、口出不雅之語隨處可見。
3.家庭教育的缺陷。家庭教育是道德信仰教育的先決環(huán)節(jié)和基礎環(huán)節(jié),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對青少年的道德信仰教育以及道德信仰的確立具有啟蒙作用。家庭教育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家長自身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和其科學文化水平。然而,在我國,很多家庭中父母本身的道德素養(yǎng)不高,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子女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水平的高低。父母本身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是非評判標準,無形中就誤導了孩子的道德價值取向。
4.學校道德教育的弱化。青少年道德信仰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離不開學校道德教化的引導。學校是青少年道德教化的主要陣地,良好的學校道德教育為社會輸送一批批合格的高素養(yǎng)人才。但是長期以來,學校教育普遍存在著重智輕德、重理輕文的現象。重智育輕德育的畸形教育方式,使得青少年對道德觀念的感知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無法引起學生對道德品味的高度重視,從而導致學生道德思想觀念的松弛、懈怠。而且,學校道德教育存在的另外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通過道德教育青少年具有了比較清晰的道德認識,但是這種道德認識僅處于一種認知的狀態(tài)很少能夠轉化成實實在在的道德行為。這種道德教育現狀導致很多青少年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能力的斷層,美德“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沒有真正體現道德教育的實質性。學校道德教育的成效甚微,使得青少年學生道德觀念薄弱、混亂,無法達到道德信仰的高度。
三、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培養(yǎng)
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缺陷正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必須引起社會各界------大到社會、學校,小到家庭、個人,的高度重視。
道德人格強調的是人的品格,強調的是德性。道德人格是理想人格的根基。然而在人情淡漠、享樂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和美德不復存在,誠實、美德、公德似乎只成了人們的口頭詞匯,對青少年來說道德人格的吸引力很難抵擋物質主義的沖擊。道德的規(guī)制力是潛在的、無形的,無論在物質匱乏、技術落后的古代社會,還是在物質豐富、經濟繁榮的現代社會,道德的調節(jié)作用始終都是無可替代的。物質的缺乏會產生生存的困難,但人性、德性等的缺乏所釀成的危機對整個人類來說,更為致命[3]。沒有德性的社會,沒有道德感的社會不能持久,暴力只會讓社會在經歷一段短暫的假象的和平之后迅速崩潰。
美國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教育領域興起了“人格教育運動”。威爾森也指出:今天美國公立學校里最具前瞻性且最流行的道德教育方法是人格教育[4]。作為教育者,應及時發(fā)現青少年群體的道德問題,引導青少年樹立規(guī)范的道德人格,將德性的觀念深植人心,激發(fā)青少年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意識與動力。
四、青少年的道德建設需要信仰的支撐
道德與法律是維持社會安定、公平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依據。法律具有強制性、權威性,是公認的用來制約社會人行為準則的標尺。然而法外容情,道德的存在彌補了法律條文過于精確和教條的缺陷。道德具有自覺性和人文關懷性。這種非強制性的特征說明道德的力量不能有效的制裁道德行為失范,但是卻可以作為衡量人類文明程度的標尺。道德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卻不能缺少,道德唯有依靠信仰的支撐才能發(fā)揮其本身的最大潛力,制約和規(guī)范當代青少年的行為。
信仰,源于宗教,卻高于宗教。信仰蘊含于宗教理論中,是宗教在精神層面的升華。黑格爾認為宗教的產生是人出自實踐理性的需要,為了實現最高的善中的一部分,理性的實踐要求我們盡義務;而為了實現整個至善,實踐理性則要求信仰上帝,信仰靈魂不死。因此宗教最終是服務于道德的需要,“一切真正宗教的目的和本質就是人的道德”[5]。因此,宗教的主體作用是信仰的作用。脫離宗教的本體,信仰也是德性所不可缺少的。它通過影響人的情感,決定人們的意志與行動,給人的靈魂以熱情和動力,來實現道德的終極目標。
弗洛姆認為:“信仰是一個人的基本態(tài)度,是滲透在他全部體驗中的性格特性,信仰能使人毫無幻想地面對現實并依靠信仰而生活。[6]”事實上,若一個人缺乏信仰,就容易產生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對空虛和喪失意義的焦慮以及對罪過和譴責的焦慮,就會期望獲得財富、權力或者知識以增強自身的安全感,就會下意識地做出利己的行為選擇,從而道德也無從談起[7]。在信仰的狀態(tài)中,人們有了一種精神的歸宿,道德感就有了需要被遵守被信奉的基本依據。加強青少年道德信仰教育,讓道德觀念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人人才樂于皈依道德,以德為榮,行道德之事。當信仰融入道德,道德才能以宗教的形式伴隨人生,發(fā)揮信仰強大的潛力,規(guī)范人的道德行為。信仰,作為一種通達永恒的精神機制,將有限的人生與無限的生命傳承相連接,能夠有效地調節(jié)個人本體利益與社會集體利益的關系。
道德信仰使道德主體具備自律的品質。道德信仰,作為一種精神形式,,是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價值觀取向的標準。道德信仰能夠為青少年的道德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后續(xù)動力。道德信仰將有益的道德因子不斷積淀為道德主體的德性,引導青少年塑造完整的道德人格。有了道德信仰的支撐,青少年,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通對道德進行內化吸收,不但成就了個體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而且使得社會秩序的維護有了強大的潛在主體力量的支柱。因此,把道德深植在信仰的基礎之上,關注德育對青少年個體生存、發(fā)展的潛在影響,讓學生體會到德性的美好[8]。
五、結論
青少年不僅是社會的精英和接班人,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因此,加強青少年道德信仰現狀的研究,弄清楚引發(fā)當代青少年道德及其道德信仰問題的根源,從而幫助青少年樹立堅定的道德信仰,既關系到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興衰成敗和社會的安定和諧。
參考文獻:
[1]葉瀾.世紀之交中國學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J].教育改革,1996,(5 ),1-7.
[2]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 上 海:三聯出版社,1994,74.
[3]魯潔.道德危機:一個現代化的悖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1,(4),7-12.
[4]威爾森.美國道德教育危機的教訓[M].國外社會科學,2000,(2).
[5](德)黑格爾.黑格爾早期神學著作[M]. 賀麟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71.
[6](美)?!じヂ迥?為自己的人[M].孫依依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184.
[7]黃瑞英.道德實踐需要信仰的精神支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12.
[8]張柱山.道德信仰:學校德育的終極價值關懷[J].教學與管理,21-22.
作者簡介:韓麗麗(1988.8-),女,山東省臨沂市人,學歷:西安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全日制研究生,單位:西安工程大學,專業(yè):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方向:中西方文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