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玲
1. 物理問題的環(huán)境。物理的概念、定律、公式源于物質(zhì)的運動,千奇百怪,豐富多彩的物理現(xiàn)象對學生是一種誘惑,一種吸引。因此,物理教學要誘發(fā)學生追求的樂趣,必須實現(xiàn)從理論向?qū)嵺`的回歸,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地想象出來、展示出來或描繪出來,提出問題,將直觀的、形象的東西從本質(zhì)上抽象出來、揭示出來。這樣的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從生活中產(chǎn)生問題意識,進而有了追求的欲望和樂趣,從中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設置問題情景,在形象和抽象的交織中進行“問題解決”的教學,是引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重要方法。
2. 教學語言的環(huán)境。物理學科要求的語言表達不但要準確、實用,最重要的是生動,能引起思考。教學中多用開放式的設問,防止一味附和教師的問答,學生找到答案還需說明理由。同時,教師還可以提供若干個反面意見,要求學生加以辨別說明否定的理由,以考驗學生的推理能力,甚至還可要求學生找出另一個與問題類似的情境,在一步步的引導中,學生主動參與思考理解并感受成功的快樂。教師若能巧妙地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就可以把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抽象的內(nèi)容具體化,復雜的東西簡單化,使學生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之感,在增強理解知識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
3. 主動參與的環(huán)境。在課堂中,教師一言堂的低效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間接知識,而不能主動地獲得直接知識。這也是學生對物理難懂、難掌握的一個原因。因此,我們的教學模式應該是“問題-探索-結(jié)論”的模式,而不是“傳授-接收”的模式。同時,物理學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而課堂教學十分有限,要靠課外自學來解決,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資料。學習物理不可僅滿足于教科書上內(nèi)容,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和課外讀物中閱讀到的物理問題,也要靠自主學習來進行。
4. 成功學習的環(huán)境。學習成功,培育學生自信心,使學生產(chǎn)生新的學習動力,心理因素得到優(yōu)化。為此,我們采取了“層次教學法”、“渡橋教學法”。“層次教學法”是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差異,分成ABC三個層次,按層次提出不同要求,讓每一次練習都使學生獲得成功,并鼓動他們向新的一個層次邁進。“渡橋教學法”是對難解的物理問題提供過渡性問題,讓學生一個一個思考,從而達到對問題的解決。這樣,物理問題難解的困境就可擺脫了。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有目的性,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以學生學會為準則,要有獨創(chuàng)性、預見性地教學。
5. 磨練意志的環(huán)境。成功與困難是相伴而成的。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只有憑借學習意志的巨大力量才能保證物理學習的順利進行,體驗戰(zhàn)勝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強化學習動機,潛心學習物理,置各種困難艱辛于不顧,自得其樂。引導學生在動機的驅(qū)使下,在強烈的情趣激發(fā)下,振奮精神去克服學習困難。當然,在學生自我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以支持、幫助,不僅是精神上的激勵,且在方法上給予開導,使他們在戰(zhàn)勝困難中獲得自信和力量。教師的這種支持和幫助,要建立在對學生的了解上,了解學生的知識分化點,了解學生思路上的障礙,了解學生學習的特殊困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磨練意志,提高信心,增強學習情趣。
6. 和諧人際的環(huán)境。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營造健康向上的教學氣氛,啟迪智慧,激勵創(chuàng)造,從而使師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教學任務。為此,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的過程。師生的交往是人與人的交流,它貫穿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他們間的交往應該是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關系。其次要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師生在年齡、閱歷、認識、情感上的差距,容易成為師生交往的障礙,阻礙著師生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感應。教師要從多方面去關心學生,進行角色置換,與學生盡量保持情感體驗上的一致。第三要促進教學文化的感染。和諧的師生人際關系,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友善文明的語言,團結(jié)的班集體,正確的集體輿論等,形成一種教學文化,對愉快教學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加強教學文化建設,是融洽人際關系、實現(xiàn)愉快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