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占芳
摘 要: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高中教學的傳統(tǒng)模式也逐漸在改變,新的教學模式逐漸表現(xiàn)出強大的生命力,高中化學教學應該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重構新課堂。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改革;探討
一、重視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高中化學在難度上也有所提高,這使得很多學生存在一定的懶惰和逃避心理,這時學習興趣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說就有很大的作用。要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盡量創(chuàng)造相對寬松的課堂教育環(huán)境,高中化學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只要學生能夠靜下心去學習,也能夠發(fā)現(xiàn)化學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化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二、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占有絕對主導地位,教師不但是課堂知識的灌輸者,也是絕對權威者,由于教學內容比較多,教師很容易走上灌輸式教學的道路,學生也不敢對教師闡述的問題提出質疑,即使有質疑,教師也沒有時間挨個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回答,一般都拖在課下完成,到了課下就被別的事情耽誤了,問題也就被擱置下來。教師首先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實現(xiàn)角色的轉換,課程標準強調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更多自由學習的時間,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地位,讓學生更好地和教師進行溝通,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由于高考不考察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因此實驗教學往往不被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學習的內容都是理論和運算,這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化學學科本身就有較強的實踐性,化學理論和實驗經驗都是經過反復驗證之后得到的,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教師覺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會有危險,一般很少讓學生動手,只是自己做實驗,或者讓一兩個學生輔助實驗,學生沒有親自操作,對實驗的步驟、過程都不是很了解,即使強制記憶了,也很容易忘。教師應該加強實驗教學,并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改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
高中化學的教學評價方式和眾多學科一樣,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雖然考試次數(shù)明顯增多,但教師只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應試能力,并沒有對日常考試結果進行認真的分析,也就不能總結出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和存在的問題,這種評價方式缺乏實效性。化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關注學生每個階段的發(fā)展變化,結合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結果做出綜合評價,檢測學生實驗操作水平,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五、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素質直接影響教學質量,課程標準對教師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教學能力。教師是開展教學研究、轉變教學方法的領頭兵,必須扎實有效地學習教學理論、學習教育科研理論、學習新課程改革精神,組織化學新課程的實施,進行教學研究構建優(yōu)化化學課堂教學模式,向全校開設實踐課、展示課、研討課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全校開展的課程和教學基本功比賽以及課堂教學比賽,使學生得到鍛煉,有利于推動全?;瘜W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
高中化學教學的改革應該受到教師充分的重視,只有教師轉變了傳統(tǒng)的觀念,才能采用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張麗.普通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實施探究式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 青海省祁連縣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