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湖南之有私立學校,自明德學堂始?!睆倪@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胡元倓創(chuàng)辦的明德中學,是具有相當?shù)挠绊懥Α:獋劜粌H是湖南私立學校的倡導者,也是湖南近代教育界的一位元老,且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關(guān)鍵詞】胡元倓;明德中學
胡元倓,字子靖,號俺,晚年自稱樂誠老人,1872年9月9日(清同治十一年壬申八月初七)生于湖南湘潭的一個書香門第。他是湖南創(chuàng)辦私立學堂的第一人,也是湖南近代教育界的一位元老,他對近代湖湘教育的發(fā)展,可以說是具有相當影響的。
1902年,湖南巡撫俞廉三提出:“日本國學校如林,人才輩出,其教育諸術(shù),頗臻完善,亟應派人就學,以期卒業(yè)還湘籍端師范”。在俞廉三的提倡下湖南派遣12人赴日本宏文師范學院學習速成師范,胡元倓便在派選人選之中。到達日本后,胡元倓考察日本教育,并且十分欽佩日本教育家福澤渝吉創(chuàng)辦慶應義塾,儲才建國之舉。他在留學期間對普通教育極為感興趣,并且翻譯《日本普通學科教授細目中學校令施行規(guī)則》,對中學教育制度進行深入研究,該書在1903年在東京出版。i他堅信:“非從教育著手不足以救中國之亡,非辦私立學校不足以行一己之志”,興學儲才是他的志向所在,回國后他與任知縣的表兄龍璋商量辦學事宜,兩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龍璋當即決定出資兩千元支持辦學,湖南的第一所私立中學——明德學堂便從此誕生了。
胡元倓在《明德學堂開辦呈文》中說:“竊聞生存競爭,愈劇愈烈,非興學無以圖存,非毀家無以紓難”,毀家興學成為了他磨血育人事業(yè)的開端,而辦學經(jīng)費是明德學堂生存的首要困難。為了籌集辦學經(jīng)費,他或出關(guān)外,或走南洋,冒風雪,犯嚴寒,歷酷暑,跋險阻,含垢忍辱,其艱難困苦,為常人所不能堪者,胡先生莫不忍受之?!笆廊说溆柶蝈X興學,而不知胡子靖先生。為募捐明德經(jīng)費,到處乞求……致有胡九叫化之稱?!眎i在個人捐款中,以當時任上海道的袁樹勛為最多。袁樹勛是湘潭人,胡元倓與之稱道同鄉(xiāng),請求捐助。袁初不樂意解囊,胡竟然雙膝跪下乞援,袁感動不已,捐銀一萬兩。胡元倓還曾向時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募捐。胡元倓到北京,前往熊宅募捐,但熊因事常外出,多次未能得見,胡于是攜帶被褥,睡在傳達室等待。熊為可奈何地說:“胡九真難對付,常來捐款,不給則坐臥不去。而請其做官,則又堅決不就?!焙犃诵艿脑?,以詩答曰:“心如老驥甘伏櫪,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胡元倓就是靠這種以身殉學的精神,為明德辦學籌到了一筆筆款項,而他自己卻一生廉潔自守,淡泊如故,正如陳毖濤所云:元倓“終其身知鑄才以備國家之急用而臻文治之盛,百折不回,老而益壯!榮名權(quán)位,視同敝屣;而操守清廉,自奉刻苦;生平為學校籌款,以巨萬計,不以絲毫濟其私,蓋尤為難能!”
胡元倓為了沖破書院、私塾式的舊教育制度的束縛,大膽革新,把明德學堂辦成了一所一流的新式學校。他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fā),依國家與社會需要,來確定學校各部門和課程的設(shè)置。首先,他為解決各地師資缺乏的困難,仿照日本弘文學院的建制,于1903年九月開設(shè)速成師范班,為期八個月,以黃興主教務,先后舉辦明德第一、二期。永久師范班由于校址困難,又分別在茶陵、攸縣舉辦了經(jīng)正茶陵師范班、經(jīng)正攸縣師范班、明德攸縣師范甲、乙兩班,共培訓460人。
其次,他非常重視外語與體育課程的設(shè)置。1906年初,即設(shè)日語專修科,緊接著就開設(shè)英語課程。他把外語和體育兩項,作為“新教育之重點”以適應國內(nèi)形勢之需要。重視外語課程的開設(shè),是因為當時我國受列強壓迫,深感外交棘手,國家急需早就翻譯人才,以便與英、法和日本等國辦理交涉。重視體育課程,是因為他深感“東亞病夫”的奇恥大辱,認為要振興中華,國民非有健壯的體魄不可,體育與振作民族精神相連。
再次,他認定西方“商戰(zhàn)”力量強大,中國必須積極培養(yǎng)“商戰(zhàn)”人才。為此,明德辦了高等商業(yè)科和銀行??疲⑴c大清銀行約定,畢業(yè)生全部到該行服務。胡元倓這樣做,主要為應付“商戰(zhàn)”而設(shè),是為“中國部署應付‘商戰(zhàn)’的實際步驟”。
第四,他堅持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辦學方針?!睹鞯卵吩鞔_提到“校中當局,抱定德智體三育同時發(fā)展之宗旨”。在三育中,胡元倓尤其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經(jīng)常教育學生“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并把它作為訓育學生的惟一宗旨。在德育中,胡元倓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吃苦、真誠、正直的精神。明德學生有句口頭禪:“進入明德后,第一件事便是學做一個明德人。”明德人的最大特點,就是胡元倓倡導的四字校訓——“堅苦真誠”。他認為,非“真誠”無以盡己之性,非“堅苦”無以任重致遠。他還以兩句話自勉并教育學生:一為“忍耐為希望心”,一為屈原詩句,“雖九死吾猶未悔”。并教育學生“寧為笨牛,不為狡兔”,“一絲不茍,臨之以莊”。其目的無非是教學生要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明德中學在胡元倓的精心治理下,重視對學生智育的培養(yǎng),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學校開辦不久,巡撫趙爾巽來校視察,見學生正在自習,教室里鴉雀無聲,非常感動,連連稱贊“胡元倓辦學有方,非舊式私塾所能及”。還有人評價說:“明德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yè),從教師到設(shè)備,從管理到考察,無不以學業(yè)為中心?!碑敃r,學生一律要求寄宿,早晚自習,得有保證。自習時,有老師值班,可以質(zhì)疑問難。建有嚴格的考試制度,有舞弊者記大過,舞弊又情節(jié)惡劣的則開除,成績差的留級,過差的則退學,絕不徇私。由于考核認真,懲罰分明,因此學生人人自勉,進步甚快。1925年畢業(yè)學生有74%考取北大、清華、交大等著名大學。據(jù)《校史》載:1917年春,教育部視學李步青來湘視察學校,見本校成績卓著,大加贊賞。返部報告:“明德規(guī)模宏大,成才眾多,在私立學校中,實為有數(shù)之學校?!辈⒂山逃开劷o“成德達材”匾額。此外,明德對體育也十分重視?!缎J贰份d:本校對于體育,素極注意……對于運動之提倡,不遺余力。又據(jù)《明德旬刊》載:明德曾實施強迫運動,“蓋認定高深學問,寓于健全之精神,而鍛煉身體又為健全之基礎(chǔ)也……實施強迫運動,以期達到體育普遍之實效。除星期六以外,每日下午四時至五時,封鎖自修室、寢室,無論何人,均應馳騁操場,練習各種運動。而各同學亦皆樂從,并養(yǎng)成自動之風尚”。就是因為如此重視體育,明德中學在1925年至1934年十年之間,十次參加省、市及華中運動會,供得26次球類冠軍,其中足球三次、籃球四次、網(wǎng)球五次、棒球五次。排球自1926年連續(xù)九年奪得冠軍,學校享有“泰安球王”的美譽。
胡元倓自創(chuàng)辦明德學堂后,就成為了一個教育救國論的實際行動者。他決心將造就人才作為自己終身為之奮斗的艱苦事業(yè)——磨血事業(yè)。他曾對黃興表白自己的心跡:“流血革命危而易,磨血革命穩(wěn)而難,公倡革命,乃流血事業(yè),我辦教育,是磨血之人?!蹦パ锩m穩(wěn)而難,但“中國的建國問題,非這樣不能解決”。在胡校長及其同仁的磨血辦學精神的化育下,明德中學的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的優(yōu)秀人才。從民國前九年至民國十九年,明德中學學生升入各大學者373人,在高等院校進行深造后,明德畢業(yè)生成為掌握了新式知識的社會人才,不同于科舉士子只有一條仕途的出路,明德畢業(yè)生有多種職業(yè)選擇,他們成為新型的社會工作者,在政壇、教師、科技、工商、藝術(shù)等各個職業(yè)階層一展抱負,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湖南之有私立學校,自明德學堂始?!雹偎麖U棄舉子業(yè),開辦新式學校,樹立一代新學風;終身勞累奔波,獻身教育,足為教育工作者的楷模;明德的制度、成績和校風,堪為學校之典范。胡元倓還是湖南私立學校的倡導者。他鼓勵朱劍凡到日本留學,回國后創(chuàng)辦周南女校,并且始終擔任周南的董事、董事長。周震鱗、彭國鈞辦修業(yè)學堂,陳潤霖辦楚怡學校,方克剛辦妙高峰學校,都曾得到胡元倓的鼓勵和幫助。從此,各縣紛起效仿,學校林立,湖南成為私立學校發(fā)達的省份。正如有人說:“元倓是湖南私立學校的母校?!?/p>
注釋:
i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上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16.
ii 楊益.胡元倓畢生精力奉獻于明德[J].長沙文史資料,1987(5).
【參考文獻】
① 黃一歐.黃興與明德學堂[A].辛亥革命回憶錄(二)[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