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啟蒙階段,小學階段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語文作為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科目,孩子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再加上受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因素的限制,小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快樂,是新時期低年級語文老師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培養(yǎng);學習;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對人才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需求。新課改主張“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探尋學習的奧妙。小學生對社會和世界的認識還處于比較懵懂的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尤其是語文學科的教育。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也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語文知識的掌握。
一、故事激勵法
小學生的心理單純,他們相信月亮上真的住著孤獨美麗的嫦娥姑娘,相信孫悟空的金箍棒真的具有隨心所欲、千變萬化的功能。很多孩子可能不喜歡學習、不喜歡看書,但是他們對于童話故事有著難舍的情懷。童話故事里永遠有看不完的傳奇故事和說不盡的神秘人物,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因此,老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愛好,充分利用故事激勵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工作真正展開之前,老師可以聯系教學內容,搜集輔助教學的童話故事,用繪聲繪色的語言,結合生動有趣的動作,給孩子講述一些充滿新意又比較有深意的童話故事,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上《守株待兔》一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將故事演繹一遍,喚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借機將學生的注意力轉換到所講的內容中去,由于故事與課本中的內容有很多相似點,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掌握了語文知識。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手段也發(fā)生了很大改變,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新的可能,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豐富、清晰度高的特點,學生不僅能夠看到圖片,還可以聽到聲音,通過感觀的刺激,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拓寬學生視野、開闊學生眼界。比如說,在講解人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找春天》一文時,如果單憑老師在講臺上講春天如何如何,教師感到枯燥平淡,學生也會感到乏味無比,可想而知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老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圖像和聲音并舉的特點,將死氣沉沉的文字符號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影像,通過看、聽、想象,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春天里包含的生動有趣的事物了,要在生活中尋找春天的蹤跡,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以及叮咚的溪水都是屬于春天的顏色。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還可以讓學生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感受生活、尋找學習趣味
在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因此可以說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最好媒介。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習慣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真正的走進生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生活的美妙。同時在生活中,教師也要善于聯系和設計教材中所學習的內容,讓語文的學習不再是局限于課堂那一方小小的天地,語文的學習可以與生活相融合。比方說,老師在作文課上布置了一篇《秋天》的作文,很多同學感覺無處下筆,沒東西可寫,但是如果適逢在秋季,老師就可以帶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公園,走到田野,走進小樹林,看一看秋葉從枝頭飄落,候鳥忙著遷徙的景象,還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將自己看到的景象畫下來,用手去觸摸自然,用心去感受秋天里的一切,相信孩子們走進秋天之后,再去寫《秋天》的作文時會有很多想說的話,可寫的素材。
五、人物再現、情境塑造
人物再現、情境塑造的學習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此種方法一方面可以讓課文變得更加生動、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通過情景模擬,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得到極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還鍛煉了學生勇于表現的能力,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西游記》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進行重新塑造,并指導他們將重新構建的內容以劇本的形式展現,并讓學生們將故事表演出來,進行小組之間的PK?!段饔斡洝纷鳛槲覈拇竺?,大部分學生很早就有接觸,對里面的神話人物故事比較熟悉也很感興趣,尤其是很多學生對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可愛懶惰的豬八戒、老實忠誠的沙和尚以及善良虔誠的唐僧比較熟悉。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也擔當著重要角色,要積極配合學生的表演和學生的需求,為學生的表演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說道具的準備、舞臺環(huán)境的設置、服裝的選擇、角色的定位等。情景再現的表演,要讓唐僧身穿袈裟、悟空手拿金箍棒、八戒要胖一點、沙和尚要挑著擔,另外,老師要根據現場需要對學生的表演進行必要的指導,學生們從表演和欣賞表演的過程中不但能獲得快樂,也能夠增加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友誼。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當興趣轉化為習慣,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就不會再感到吃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是孩子語文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既積極主動又事半功倍。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讓孩子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語文課堂的幸福時光。
參考文獻
[1]李超芳.激發(fā)學生學習小學語文興趣的方法探析[J].課外語文(下),2013(1).
[2]傅蘭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興趣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2012(8).
[3]姚解芳.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版),2012(2).
[4]姚榮梅.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1(11).
[5]韓樹芳.小學語文興趣教學之我見[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版),2011(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