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熟讀成誦,學生自然也就能理解文義,也就能提高對事物的認識、分析、理解能力。要加強農(nóng)村中學的課文背誦,要認識到:
(一)多讀多背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呂淑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倍Z感的培養(yǎng)需從大量詩文的誦讀入手,有些農(nóng)村學生雖升入高中,但很多同學即使讀現(xiàn)代文也總是磕磕碰碰,斷句不清,加之膽小心慌,難以卒讀。一段讀完,不知所云。要改變這種狀況,只有從朗讀背誦開始,即“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二)多讀多背是指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良丹妙藥 詩圣杜甫也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杜老自己讀書寫作的真實寫照,杜老之所以能寫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傳世佳作,莫不得益于“讀書破萬卷”。中學階段所選的課文,每一篇文章都是美文精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的嘔心之作,任何一篇文章,不論是主旨、材料、結構,還是藝術手法、遣詞造句,莫不是作家深思熟慮,精心構思的肺腑之作。因此,教師完全可以以教材為綱,促使學生認真研讀,認真吟誦,既讓學生深入理解感悟“披文入情”,完成課文的鑒賞分析,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品味精彩語句、語段,從而完成作文的模仿訓練,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多讀多背是健全學生人格,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最強有力的保障 文以載道,經(jīng)典古詩文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好的載體,選入中學教材的古詩文都是經(jīng)歷歷史文化沉淀,久經(jīng)考驗的名篇,誦讀、理解、記憶這些詩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眼界、胸懷、志氣、品格,有助于學生陶冶情操,勵志磨心。如:誦讀《論語》能讓我們感悟到為人之道,為學之法,讀《孟子》讓我們感悟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浩然正氣,讀《莊子》讓我們領悟到“鵬程萬里”之浩蕩以及“無己、無功、無名”之淡泊……
一、重視背誦方法的指導
有許多學生不論是自愿還是被動,也很想完成自己的背誦任務,積累自己的背誦素材,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但正如有些學生的感慨“不是我不愛背記,而是我不知道怎樣才能背記”。針對這種狀況,作為教師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理解背誦法:教師先能熟背,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的情感變化,內(nèi)化課文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進而明了背誦的易難點,從而便于指導學生理解背誦,教師可以比較分析相關背誦篇目,如:《蘭亭集序》《赤壁賦》《滕王閣序》三篇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寫作特點:寫景―感樂―悟道。
2.分層分段背誦法:理解是背誦的前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先理解背誦內(nèi)容的總的意思,了解段與段、層與層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然后逐段逐層背誦,最后全文連串誦讀,也就自然成誦,如背誦《歸去來兮辭》,第一段寫的是“辭官歸途”,第二段寫的是抵家后的“家居生活”,第三段寫的是歸家后的“農(nóng)事活動”,第四段寫的“人生感悟”,只要理清了這些思路,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連綴背誦。
3.提取關鍵法(關鍵詞、關鍵句):(1)關鍵語句篩選法。我們在背誦時,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感觸:按照作者的寫作內(nèi)容理解背誦,但時不時會在某個點上被“卡殼”,其實這卡殼之處就是背誦的關鍵詞句。文如滔滔溪流,遇阻則起則伏,而起伏之處,即行文中易“卡殼”之處,而這就是背誦的轉折處,也就是關鍵處。每篇文章、每段文句都有關鍵詞句,背誦時若能抓住這些詞句,理清概念,背誦就能起到提綱挈領,融會貫通,迎刃而解的作用。如:《滕王閣序》愛卡殼的語句“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過渡引領句,它引出了后文中的各類人物官員、武將、騷人、自己;還有“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2)關鍵信息篩選法。針對段落間結構相似,內(nèi)容相近的幾段話,我們可以把相同相似的內(nèi)容提取出來比較理解,然后指導學生背誦。如《逍遙游》:課文所節(jié)選的三段都有大鵬的故事,都有小大之別的物、事、理,教師只要指導學生理清了“大鵬、風、杯水、蜩與學鳩、朝菌、蟪蛄”等比方,不僅理清了文章思路,容易背誦,而且也進一步領悟了莊子思想、人生哲理;又如《陳情表》,全文都是圍繞“劉夙嬰疾病”“臣需侍湯藥”,因此,只要扣住這兩句話,從“家庭現(xiàn)狀”“沐浴國恩”“不悖國策”“懇請報恩”四個方面去領悟背誦,作者的凄凄之情感受到了,課文的背誦也完成了。
二、有效加強背誦的督導形式
結合所教班級的特點,我采用了以下幾種背誦督導的方式:
1.小組監(jiān)督背誦法:四人小組,組長負責制。讓男女同學相互背誦督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自尊心,從而加強學生的背誦效果,進而實現(xiàn)背誦的預期目的。
2.紙片背記法:一是讓學生養(yǎng)成隨時隨地學習的習慣,抄到紙片上,可以在閑暇之時看一看、背一背,既完成了背誦任務,又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課堂抽背比賽法:以組為單位,每周抽一節(jié)課對本周所誦讀內(nèi)容進行背誦比賽,促進學生的集體榮辱觀和競爭觀。
4.單元過關法:學習小組編題出題抄到黑板上,隨意抽學號讓學生到黑板上來“考試”(默寫),不過關者適當進行“懲罰”,促進學生的自主性。
5.考試檢測法:每上完一冊或在每次考試前,安排學習小組認真組編背誦本冊或本學期篇目中名言名句、重難點語句。
三、教學效果的檢驗
1.檢查學生早讀氣氛,檢查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生的學習熱情。早讀氣氛好,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歡上語文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誦讀教學有成效。
2.統(tǒng)計學生平??荚囍斜痴b默寫的成績,根據(jù)成績的變化狀況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背誦成效。
3.統(tǒng)計學生平常或考試時的作文寫作狀況,根據(jù)作文成績的變化狀況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背誦成效。
4.了解學生語文綜合考試成績的變化,進一步了解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愛好,從而驗證學生的背誦成效。